以色列战机于9月9日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瞄准哈马斯高层,此举不仅将战火引向美国另一个亲密盟友,更让美国陷入了一场难以自圆其说的外交危机。尽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此次行动是“独立行动”,以方承担“全部责任”,但诸多迹象表明美国恐怕难以完全撇清关系。卡塔尔境内设有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乌代德空军基地,该基地部署有“爱国者”、“萨德”等先进防空反导系统。以军约15架战机飞越漫长距离空袭多哈,美军强大的雷达监测系统却似乎“集体失明”,这在外界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
这种局面让美国陷入了极其尴尬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亲密的盟友,美国长期以来对其行动予以纵容、撑腰甚至直接支持。另一方面,卡塔尔同样是美国的重要盟友,是美军关键基地的东道国,并在地区斡旋中扮演着美国所倚重的角色。因此美国的批评态度无法太过高调,生怕与以色列关系陷入僵局,甚至可能暴露自己某些不愿公开的参与。于是我们看到美国试图“两头哄”:既要对卡塔尔展示“安抚”姿态,承诺“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又无法对以色列进行任何实质性的谴责或约束,其表态必然含糊其辞、左右为难。这种既要表达立场又不敢说透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国在政策上的困境和虚伪。
卡塔尔领导人此次访问美国,主要带着两大明确目的。一是要求美国澄清其在袭击事件中扮演的真实角色。美国目前简单地将责任“甩锅”给以色列,声称自己并不知情或未予默许,这种说法难以让卡塔尔和国际社会信服。卡塔尔需要美国对其在事件中究竟发挥了何种作用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二是寻求美国未来对卡塔尔安全的坚实承诺。卡塔尔需要确保本国主权和安全不再被轻易无视,要求美国进一步强化对其的保护承诺,防止类似事件重演。
无论美国如何解释,恐怕都难以彻底说服卡塔尔和平息国际舆论的质疑。为了安抚卡塔尔,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承诺在卡塔尔周边部署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或与卡塔尔签署新的国防合作协议、提供更多政治安全承诺文件等。然而这些承诺能在多大程度上修复受损的信任,仍需打上一个问号。此次事件已让地区国家看清,在美国的盟友体系中,它们可能被视为“二等盟友”,其安全关切可以在“更亲密”盟友的优先事项面前被牺牲。美国提供的安全保护伞已然“漏雨”,其信誉在中东地区再次遭到沉重打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