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份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书。案件到二审,结果大概有预期,可当那几个字落在纸面上时,心里还是沉了下:谁赢了? ![]()
01 是被拖着走流程的原告?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打官司。可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只能被程序推着往前走。从起诉到二审宣判,整整两年。两年里,他或许也承受着漫长的等待和不确定性。
赢了判决,不一定赢了案子,判决不过是纸面财富。
02 是被迫争取时间的被告?
被告并非恶意赖账,而是暂时没有还款能力。一审也好,二审也罢,对他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不是为了翻盘,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现实。他或许知道结果大概率不会改变,但在压力面前,他也只能用法律赋予的程序,为自己争取喘息空间。
03 是夹在争议与大局间的法官?
法官在卷宗、程序和各方压力之间,只能顾个大面儿。
外界常呼吁司法者要有勇气和担当,可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他的职位上,你才能理解他的为难。勇气与担当,在现实里是一种奢侈品质,自己做不到,也别强求别人。他不是神,要面对考核、监督、舆论,还要在有限时间内处理无限案件。
所谓“公正”,很多时候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对他而言,做一个中规中矩、大差不差的判决,或许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选择。
这就是司法运转的现实:公正有时只能被制度和大局稀释。
04 谁赢了?
看似案件告一段落,可实际上只是各方困境的延续。
原告继续背着心理消耗进入执行......
被告继续在现实压力下寻找缓冲......
法官继续在案件洪流中机械运转......
司法只能解决宏观的权利义务,却解决不了人间微观的苦。
愿:天下无讼,人心各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