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已经把预制菜从厨房蔓延到了便利店,并做成了10万亿日元市场

0
分享至

一周前,先天流量圣体叠加全网用嘴惹事的老罗,又又又霸占了热搜。别这样别这样,这事儿的起因是老罗吐槽,在西贝吃了顿饭,发现全是预制菜。实在是恶心坏了,骂厨子犯坏,这都不是品牌伤害,你这是刨人家饭馆的祖坟呐。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西贝创始人亲自下场battle。没预制菜坚决起诉,甭管老罗在网上的风评如何,我个人对其是非常欣赏的。从最开始的新东方金牌讲师到后来的牛博网,还有锤子科技,和后续的甄嬛传网上黑的咋样,且不论,我本人可是真金白银买过产品的老锤粉了。我要高喊理解万岁,但截止写稿,这两位的论战还在升级。

吃瓜群众正方喊着拒绝预制菜,守护人间烟火。反方嘲讽,你吃的外卖、下馆子的连锁,哪家不是预制。但事实是,甭管你爱不爱预制菜,这玩意儿你大概率已经吃了十来年了,从麦当劳到黄焖鸡,甚至你的深夜食堂海底捞都是预制的。

退一步说,就算嘴巴会说谎,但钱包不会。这几年,预制菜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味之乡成了预制菜第一股,安井食品股价暴涨,千味央厨登录出版背后都是同一个逻辑,连锁餐饮要做大就得标准化。而标准化预制菜就是唯一解,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就当民众还在为现炒预制争论不休时,海对岸的日本已经把预制菜从战后厨房蔓延到了令和便利店,走了整整70年,并做成了10万亿日元的超级市场。所以今天不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日本,看看这条从厨房走向餐桌,从争议走向秩序的产业演变之路。

战后东京可谓是物资紧缺,物价失控。农业上一代青壮年几乎消耗殆尽,交通上铁路码头炸得没剩几个。城市里,东京、大阪、名古屋聚集了几十万难民,这情况你把天照大神搬出来,他都得说没救了,重开吧。

所以老麦来东京呆了一周后,看着这帮饿急眼的难民,给华盛顿发的第一封电报就是“Give me rest or give me the bullets”,翻译成中文,就是你要么给我粮食安抚民众,要么给我枪镇压民众。人要是饿急眼了,谁他妈还管你是几星上将啊?

而后来粮食倒是运过来了,但一片废墟的情况下,你洋人天天在家做饭,这是不是有点太扯了?于是,日本第一代预制菜出炉,名为“gu小ing”,这东西字面意思就是给商业和机构用的。翻译一下,就是人们今天所说的弊端预制菜。

它服务的不是你家,是成千上万工人排队吃饭的工地、学生扎堆就餐的学校、部队、医院、政府食堂。那时候的日本,不管你是谁,一天三顿能吃上炸猪排加米饭加味增汤。这玩意儿标准化配送、流水线加热、现实分发。总而言之,全是预制的。

至于你说它不美味,没情怀,但它便宜,统一不出错,饭都没有吃饱的年代,谈鸡毛情怀呀。所以从历史来看,日本的第一代预制菜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它是生存法则下的被动接受,但很快用不了10年,日本人对预制菜这事儿就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拥抱了。至于为啥?很简单,战后重建潮来了。

1955年,美国发动越战,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日本作为亚洲桥头堡,突然就从一片废墟丝滑地转为了物资中转站了。于是战争赔款没了,工业援助来了,技术支持到了,男人去工厂工地,女人去纺织医院,所有人都忙起来了。

而这也衍生了日本后续的黄金30年。而在那个年代,很快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出现。大家都忙,谁还有时间回家慢慢生活做饭呢?而社会的痛点就是商业的起点。很快,一个名叫安藤百福的哥们儿将重塑日本乃至世界的饮食习惯。

安藤百福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战后做过纺织、制研、幻灯机,时代的风口一个没落,全部都踩上,但又全部扑街。中年时更是喜提创业破产、入狱一条龙,“农场悟道”的条件算是拉满了。所以在这次全民吃饭难的风口上,这哥们儿发出了时代之问,这年头,一碗热面条为啥总要排那么长的队?为什么不能随时随地很快吃到?

然后这哥们闷在家里琢磨了一年,试图做出一款能速食且耐存的面条。而他当时的全部家当就一台二手压面机和一口砂锅。剩下的操作全凭应试,如何让面条保存得更久,如何让面条快速地附水,如何让汤料附在面上,最终,他凭借着早年制盐和二把刀的手艺,拿出了时代的答案,瞬间油热干燥法和浓缩汤料。

1958年8月25日,世界第一包工业化生产的方便面鸡汤拉面诞生了,它用纸杯装着,售价35日元,只有鸡汤一个口味。这款产品在今天看来简陋无比,但在当时它精准解决了那个时代的所有痛点,便捷——热水一冲3分钟就能吃,无需任何烹饪技巧;廉价——35日元的价格是店里价格的十分之一;耐储——可以长时间保存,完美契合了忙碌不规律的生活节奏。随后,产品推向市场,压根儿没用任何推广,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所以真正的商业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逻辑,你能解决痛点,那么营销就是锦上添花。相反,你要是只会营销,那最终客户爱的有多深,恨的时候就有多恨。

结果就是,这款产品推出不到半年,就被冠以“魔法拉面”的称号,迅速风靡全国。它不是被当做一种无奈的替代品,而是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代表未来生活方式的产品被大众接受。

家庭主妇为少做一顿饭而庆幸,上班族为能省出一个小时而高兴,学生们爱上了这种三分钟清水变鸡汤的神奇,没人质疑它是不是预制菜,有没有过期。在吃饱加高效的buff下,批评声反而被视为古板。

而以此为始,市面上所有的食品公司都看清了时代趋势,餐饮便捷化,注定是与城市化伴生出现。于是,速冻饺子、速冻烧麦、速冻炒饭,各种速冻的日式料理、中华料理开始批量涌现,叠加当年美国的制冷技术快速发展,这让蔬菜和肉类也能长久保存了。随后,预制菜的菜单又从主食发展到了菜肴上,而即将到来的70年代,也将日本初代预制菜的最后一块拼图补齐了。

1969年,日本第一台家用微波炉上市。那句著名的广告语,响彻街头巷尾,将彻底颠覆单一且传统的家庭餐饮模式。它意味着,家庭主妇不再被厨房绑死,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孩子回家自己能操作微波炉,老公下班不再需要重新现做,这是日本预制菜真正家庭化的拐点。

现在回看这个阶段的日本预制菜,其实它干了三件事:

一、50年代业务食品,解决从无到有吃不上饭的问题。

二、60年代泡面解决了用餐便捷方面的问题。

三、70年代,冷冻食品和微波炉的出现,极大程度替代了主妇劳动的问题。

所以关于预制菜,很多人一开口就是这玩意儿没我妈没我媳妇做的好吃,没灵魂,没锅气。这话确实没毛病,但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种另类的凡尔赛呢?城市化社会很现实的情况就是无人陪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城市化的进程,就注定独身主义的盛行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坍塌,背井离乡成为常态化了。

这个时候,父母远隔千里,给不了你一口热乎饭。至于一个天天守在家里给你现炒现做的媳妇儿,这比例算了,怕打拳不聊了。所以我都漂泊在外996了,留给自己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了。那些不喜欢预制菜的,你们要享受美食、有锅气去享受呗。你们有温暖家庭,你温暖呗,没拦着你们,但不能你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说抵制预制菜。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指着预制菜来快速填饱肚子,争取一点为数不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至于健康,我他妈的都穷到吃泡面了,我还在乎健康。而在大城市更兴盛的日本,这种情况更是突出。

初代日本预制菜能起飞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合理,合理到在那个时空,它就是部分甚至大部分居民的最优解。而下一个时代,日本又开始琢磨,谁说预制菜就等于不健康,谁说预制菜就等于不好吃。一个商业模式只要能挣钱,这都叫事儿吗?接下来咱们看着下个时代的商家们怎么一个一个解决的。

如果说五六十年代的预制菜是吃不上饭的权宜之计,那么从70年代开始,就是厨房主动走出家庭,进入市场的年代。首先是城市节奏变,新干线在1964年开通,东京大阪之间两个小时生活圈成型,东明高速和城市地铁网络铺开,把人从家中拽到了办公室,通勤时间一拉长,三餐全在家吃就变成了奢侈的愿望。

与此同时,女性大规模进入职场。1965年,女性劳动参与率约为50%。到了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65%。职业主妇开始变成了白领妈妈。同时,日本首次出现了单人户,比例超过4人户。这些变化共同酝酿出了一个新社会议题,在节奏快、空间小、独居盛行的都市生活中,谁来解决吃饭这件事,而便利店就是那个时代的版本答案。

1974年,日本第一家7 - Eleven在东京丰州开业,谁也没想到,这个原本卖烟酒饮料报纸的小店会因为饭团意外走红。原因很简单,饭团好吃,冷了也能吃,不用排队,不用热菜,一个能饱,两三个能顶一顿饭。于是7 - Eleven迅速复制,几年间席卷东京街头,便利店的冷柜也开始更新换代,引入微波炉和增加冷藏便当、饮料乌龙茶。

只要你进来,买一盒便当,顺手拿瓶乌龙茶,在收银台一边等着结账,一边微波炉加热,店里坐个5分钟,就是一顿饭,连碗都不用洗,它太合理了,合理到像是为当年的东京生活节奏量身打造的一样。甚至你都没法说便利店的食物全是凑合,因为没过几年,便利店就全面引入了pos系统。

至此,每个便当饭团的销售数据都有记录。哪个卖的好,哪个口味没人要,不同地区的顾客偏咸还是偏甜,都有数据。于是,鳕鱼便当在东北地区偏咸,在关东就要清淡一点。午餐时段主打高蛋白,晚上主打清食解腻,而企业也顺势给这种方式贴上了健康均衡、专业的标签。

便当标注了热量、脂肪、盐分,饭团做成了糙米、糯米、山药、纳豆等细分款,甚至还推出了女性人气款、上班族专用款、锻炼人群增肌款。这一套下来,直到前几年测评日本便利店,依旧是各大海外美食博主经久不衰的必拍企划。

当然,便利店也不是独角戏。进入80年代,日本大企业开始引入了中央厨房配送,大型食品企业如味之素、米其偷雷、一腾中食品开始大量开发符合便利店需求的中短保质期商品。这时候便利店的菜单里已经有了炒饭、炸鸡块、牛肉盖饭、煮物、早烧鸡腿。看明白了吗?

到了这里,预制菜已经不是最原始的图省事的方便面和图吃饱的冷冻饺子了,而是一个集合了主食、副菜、肉类、米饭,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的完整的一顿饭。

同时社会上也开始为预制菜正名,有的甚至有点偷换概念地发明了一个新词——“中食”。这两个字可太有意思了,它直接把日本的饮食分为了三个世界。那时在家做代表传统家庭,外食下馆子代表社交享受,中食——买预制菜回家吃代表高效现代。

这一下子,就把不做饭这个事儿上升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了。咱不做饭,不是因为懒,是因为懂得时间分配,家庭主妇(也包含家庭主妇哈)哐哐往购物车塞便当成了理所当然。毕竟我把省出的时间用来健身学习,这很合理。

那故事发展到这里,预制菜已经完成了吃饱、快捷、健康,但这玩意儿啊能让人吃好吗?别急呀,昭和泡沫来了呀。等到80年代后期,纸醉金迷的昭和来了,遍地是钱,那咱预制菜也得升级呀。于是就可以看到这个时期开发了大量的奢华便当,比如九州的烤鳗鱼,那玩意全实木包装,连送的筷子都是欧ma咖RC店铺同款,当年售价高达1.2万日元。这是什么概念?

一顿便当能买当时深圳一平米的房子。至于什么来自北海道的土豆沙拉,那玩意儿号称黑毛和牛级别的土豆做的,这宣传都给我看愣了,土豆还有黑毛和牛等级的,但你甭管,商家敢卖就有人敢买。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当时人都傻吗?花这钱去餐厅吃现做的不香吗?对此,我只能说人很难想象跳脱自身的时代去想事情。对于当年日本高级白领来说,我去餐厅要打扮,要预约,要注意礼仪,而买一份高级便当回家,倒杯红酒,用10分钟就能给自己打造出孤独但精致的仪式感,并且这玩意儿健康、精致、美味,还不用折腾开火,何乐而不为呢?

而今天天价外卖的逻辑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呢?我有钱,但我这会儿不想预约,开车折腾一个点儿去吃饭,但我依旧想吃顿好的,因为200块和20块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那么200的外卖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需求。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人傻钱多,每一个离谱消费的背后,都藏着这个时代更离谱的实际诉求。

当然,在这股全民预制的潮流下,也不是没有反对声。一些作家、老年人、文化学者开始怀念锅气,批评日本年轻人活得像机器,连吃饭都工业化了,甚至AHK还拍过纪录片,探讨便当是否夺走了家庭的温度。但在时代大潮面前,这些声音更像怀旧的低语,最终被10万亿日元的预制产业红利彻底淹没。

写到这里,我在往后查资料的时候就陷入了一个问题。因为21世纪后的日本预制菜,其本质已经不是增长,而是渗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基础设施。而我做内容的原则就是这玩意儿真有意思,有看点能古今对照,能引发思考,而不是硬要形式化地做成编年史书凑字数。所以关于这段,我们只聊一点,预制菜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日本社会的必需品?

数据显示,2020年起,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突破了28%,到2035年,预计将接近33%。同时,独居户占比已达38%,是全世界独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就意味着无数日本家庭家中只剩下一位老太太或中年男性,一个人做饭、吃饭、洗碗的完整流程已经从情感上到功能上彻底失效了。

而在健康方面,过去十年,日本社会掀起了一波轻盐低油、糖分限制、过敏标签管理的风潮。传统手工料理不仅效率低,反而容易因为不标准而踩雷。基于此,如今的日本预制菜某种意义上已经开始从便捷、口味、便宜上升到功能阶段了。

比如关怀系列,专为牙口不好的老人设计南瓜糊、豆腐羹、煮到烂熟的鱼肉,包装上常印着“牙巴拉咖”;低糖低盐系列,精准控制盐分糖分,照顾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小分量套餐,一人食不浪费,杜绝一个菜吃3天的现象;功能系列,添加蛋白质、钙质、膳食纤维等,满足不同健康需求。

而全民接受预制菜的另一个基石就是食品安全。我先说个暴论,日本是全球食品安全最顶尖的国家之一,在亚洲领域更是断层的第一。看到这个结论,你要是觉得这是公知或者古早之音,赶紧把手机关了吧,要不我怕接下来的数据你看了闹心。

一、在经济学人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中,评估113个国家的食品安全表现,日本常年稳居前三。

二、日本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国内农产品合格率99.9%,进口食品合格率99.7%。

三、目前超市普遍标注产地透明、生产日期加可追溯码,甚至大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民众的信赖,比如7 - 11、全家、无印良品这些企业的内部食品安全标准,还要高于国家标准的20%到30%。

综上,预制菜虽然算是工业产物,但是在安全性上,日本人真就挺放心的。

至于种类上,日本这方面也基本算是走到头了。2024年,永旺集团甚至开始给预制菜弄起了个三色分区概念。红色eat区约450个即时SKU,橙色eaat区约870个极热SKU,绿色cook区约180个即烹SKU。回望这70年,日本的预制菜的过程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必须。

所以今天的日本,你可以选择走进厨房,享受烹饪的乐趣,也可以选择打开一盒料理包,省下时间去陪伴家人,放飞自我。两者之间不再是道德判断,只是选择不同。

看到这里,诸位还觉得预制菜有问题吗?坦白说,人间烟火谁都想要,但这玩意儿越来越像奢侈品。并且在高度城市化的今天,预制菜大概率会是大城市病的必须解药,甚至范围会越来越大,种类会越分越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著名音乐人去世,今晚演唱会紧急取消!

深圳晚报
2025-11-01 20:13:18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31 00:07:57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万科:深铁集团同意向公司提供本金总额最多为220亿元贷款

界面新闻
2025-11-02 16:50:01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影星哈里斯·福特抨击特朗普:随心所欲赚得盆满钵满,世界却走向毁灭

爆角追踪
2025-11-02 10:48:56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1 23:56:55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广东不欢迎蹭席,有网红去蹭两家都失败,称当地酒席没有备用席的

呼呼历史论
2025-11-01 15:20:18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BRTV新闻
2025-11-01 15:21:16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述家娱记
2025-10-31 14:04:50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凡人侃史
2025-10-31 22:09:26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苏超”冠军的牌面,泰州市委书记和市长更衣室祝贺泰州夺冠

懂球帝
2025-11-02 14:13:07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军机Talk
2025-11-01 11:48:36
2025-11-02 18:11:00
流苏晚晴 incentive-icons
流苏晚晴
爱分享的小仙女
11151文章数 67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头条要闻

"吉林一号":对台湾省进行全方位拍摄 是非常轻松的事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旅游
本地
艺术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数码要闻

微星带来非 MAX 版 MAG B850 TOMAHAWK WIFI 主板,规格略有出入

旅游要闻

官宣!全部免费 包括所有无锡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