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奉节五马镇:创新模式织就山区善治新图景

0
分享至

今年夏天,五马镇陈营村两个社因持续干旱用水紧张,矛盾一触即发,互不相让,就在争执最为激烈的时候,陈营村里的“总管”丁德明赶到了现场,他立即召集了两个社的代表,对照村规民约现场勘察,组织协商分水方案,经过一天的耐心调解,最后在总管主持下两个社签订了书面约定,一场可能升级的群体纠纷就这样化解在了田埂里,这正是五马镇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为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奉节县五马镇党委、政府创新推行一村一总管制度,构建“1+16+3+N”大调解网络,打造总管有“法”说特色品牌,让小角色发挥大作用,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微治理推动大和谐。

“以前完全不清楚什么是调解笔录,自从当上总管参加了培训之后,现在不仅能独立调解纠纷,还能去给他们宣传法律法规,感觉自己真的成了‘法律行家’。”大木村总管冉绍锐常这样自豪地说。

这源于镇里 “选、育、用” 全链条培养体系——选贤突出 “口碑好、经验足、热心肠”,优先从老党员、乡贤中推选;培育依托 “周一驻庭观摩 + 月度法治讲堂 + 案例讨论”,让 “土专家” 变 “行家里手”;使用上推行 “一排查二调解三回访”,赋予总管矛盾排查、政策宣传、纠纷调解三重职责。总管主动深入网格,及时宣传最新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编织一张覆盖全面、响应迅速、化解有力的基层治理网络。

针对山区地广人稀的治理难题,五马镇搭建 “纵横交织” 网络:“1+16+3+N” 大调解网以镇调委会为核心,联动 16 个村调委会,整合法庭、司法所、派出所 3 支专业力量及商会、志愿者等 N 方力量,专攻复杂矛盾;“1+16” 小调解网聚焦邻里纠纷等微矛盾,实现专业力量与乡土智慧融合。

在五马镇一场热闹的婚宴现场,总管化身移动普法站,手持大喇叭,宣传土地管理法、反诈知识等,这样的场景在五马镇的红白喜事上屡见不鲜。不仅如此,五马镇还精心规划建设了2个主题鲜明的乡村法治文化打卡地,总管 “你点我讲”,结合案例释法,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学法。这种 “老办法 + 新媒体 + 打卡地” 的普法组合拳,激活了乡村法治内生动力。

“1+16+3+N”模式的价值,不仅在于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社会协同的治理体系,更在于培育了一支扎根乡土、熟悉乡情、服务乡亲的总管治理队伍,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如今,“1+16+3+N” 模式不仅构建起协同治理体系,更培育出扎根乡土的总管队伍,为山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头活水,绘就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新图景。(魏时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0534文章数 2007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