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上周五之前我完全没想过。
![]()
小七月作品
因为身为幼儿园大班小姐姐的小七月,目前只有2个兴趣班,外加两个幼儿园放学后的延时课。我感觉这已经很多了。
上周五晚上有延时课,我去接她。
走在路上,遇到了她同学的外婆。接送娃两年多,认识了很多孩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每每见面,他们都亲切跟我打招呼,我也亲切喊一声“姨”“叔”。
下面是周五晚上,我跟七月同学外婆的的对话:
“你家报了几个延时课?”
我:我们报了俩。
“我们除了周二没有,剩下每天都有。”
我:怪不得最近没看到您带孩子去公园。
“哎呦,没时间玩。除了延时课,她爸妈还给她报了乒乓球、舞蹈、英语、思维、书法。好像还有一个什么,反正就是五六个课。”
我:哇!这些都是周末上吗?
“没有,周末上两三个,有的也是周中上。今天晚上就有一个英语课,你帮我看看,刚给我发的信息,我看不太清,是不是提醒我去上英语课?”
她把手机递到我面前,我看到她女儿给她发的信息,“妈,今晚去上英语课,6点50上课。”
我:是的。几点下课?
“英语下课要8点30了。”
我:孩子会不会太累?
“孩子有时还行,有时候也嫌累,说太晚了,能不能给我调早一点?”
我:太晚了是累啊。毕竟才5岁多。
“是,累得都没时间玩了。”
我们6点30左右接到了孩子,那个同学跟着外婆匆忙赶赴英语课了。
![]()
小七月作品
之前跟其他同学家长聊天,我也知道有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但没想到在有那么多兴趣班的同时,还有人选这么多延时课。
前几天,朋友带娃去上课,一栋楼里全是各种班。从思维到语言、演讲到音乐、舞蹈到体能、各种球类,还有一些是我们以前都没听过的。朋友在图上感叹一句:这要挣多少钱才够呢?
讲真,我没有这方面的焦虑或感叹。
兴趣班兴趣班,娃有兴趣才去上;而且兴趣能搞好一两项就不错了,我并没想让小七月成为全能型选手。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多尝试,怎么知道孩子适合哪个喜欢哪个?
嗯,有道理。
多上几个体验课,从中选择一下是可以的,但如果全都选择,我是不会的。况且,自己带大的娃,有什么特点,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家长应该是清楚的。跟娃商量讨论后,一起做出选择并不难。
其实,带娃上兴趣课,家长挺累的。
小七月虽然只有俩课,但每次带她去,她在里面上课,我在外面目光紧随,一点不闲着。
尤其上滑冰课时,她在里面滑,我在外面跟着她走来走去,她一堂课➕自主练习一小时下来,我的运动步数就是大几千。
为什么要这么走来走去?一来七月刚练滑冰半年有余,处于刚滑得流畅阶段,需要鼓励与关注;二来,为娘的想多留点照片视频,自然需要多走动。
![]()
小七月作品
大部分家长是不走动的,只是站在原地关注场内。即便如此,也需要一定的体力和心力。所以对陪上课的爷爷奶奶来说,不是件轻松的任务。
当5岁孩子的生活被那么多课填满,当孩子和老人都在疲惫中感叹时间不够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真的需要这样吗?
说实话,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0年前,我不意外。但今天还要问这个问题,我是很意外的。
之前看到新闻,商场里,有带毯子在长椅上补觉的奶奶;有爷爷给按摩椅“充了300块”,为了等娃时让给你自己舒服点。这些也反应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双职工家庭将职场压力转嫁给了老人,形成“赚钱-接送-学习”的死循环。
有调查显示,现在4-6岁儿童平均每周课外班时间已达12小时,远超过其专注力极限。
时至今日,我们真的还要这么早消耗孩子的童年吗?
现在很多省市已经推出“无作业日”,旨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让学生们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家庭劳动等,可我们学龄前的孩子们,却被困在各种课里。
这,合理吗?
我反正不会让我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课填满。
她刚5岁,还那么小,那么天真,好奇心那么旺盛,专注力那么强,我怎么能忍心让她的时间被各种班填满呢?
有人要问,你们不做启蒙吗?
当然做。
平时在家我们不会要求七月读书写字,因为从小亲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她每天会自己拿书找我们读;我没想让她学会数多少数,更没想过她会多少以内的加减法,她通过跟爸爸玩牌、跟妈妈分水果以及自己玩计算器,已经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甚至20以内);她通过2岁开始玩可汗app以及看英文动画,完成了英语的基础启蒙。
她看我练字,也拿个练字本过来描描画画;看我读书写字,也会照葫芦画瓢,前几天竟然从1默写到了109,虽然2和7都写成镜像,字间距完全没有,但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下图)。
![]()
她看我在家运动,也跟着蹦蹦跳跳;我做饭做家务,她自己玩剪纸或过家家;饭后抢着洗碗、拖地,偶尔还抢着洗自己的小袜子和小内裤。
我没教过她背唐诗,事实上我只是给她读过几次,倒是她自己跟着唱诗词的书学会了几首,又在有限的去幼儿园的日子里,跟着老师学会了几首。但给她读故事,读到优美感人的故事时,她会说:妈妈,我听得都要落泪了。
她经常会在很多事上给我出主意,往往都是很有用的主意。我常赞叹她的话是:哇!我闺女又帮妈妈解决了一个问题,太厉害了!妈妈怎么没想到呢?你这小脑瓜怎么转得这么快呢?你怎么观察得这么细呢?
身为一个5岁的小孩,这已经很好了,不是吗?
小孩子都喜欢涂鸦。
小七月之前涂鸦,会把一张纸画满。后来,我告诉了她留白的重要性,她似懂非懂,但从那之后,她就会适当留白了。
![]()
成长又何尝不是呢?
今年暑假,七月的姑姑领着孙女(七月的好朋友,也是比七月大一岁的小侄女)来我家跟七月玩。
为了让孩子多逛逛多感受北京,我们大人把每天的行程安排满。从天安门到长城,从北海公园到鸟巢,两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跟着我们,全程没有喊累,玩得也开心。
最后两天,我因为老家有事必须回去,七月爸爸要上班,七月的姑姑便领着两个孩子在家玩。
当知道不能出门要在家玩时,小七月的好朋友开心地喊:“欧耶!终于能在家玩了,不用再出去走走走了!”
给孩子们留白比填满更重要啊。
愿我们都能成为让孩子们想起就内心温暖的人。
祝福大家,祝福孩子们!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另,转载文章仅为知识分享,不代表智能观观点,版权归原作者;若有需要,请联系原出处。
若转自网络的文章及图片,因联系不到原作者而未署名的,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智能观删除。
我们关注AI+教育。致力于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以帮助每一位老师和我们的读者不断学习并提高技能。
我们努力让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最佳质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