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我把返城名额给了女友,从此她再无音讯,次年却寄来一双布鞋

分享至

“林卫国,有你的包裹!”

邮递员老王的声音,打破了白家洼午后的宁静。

我放下手里的锄头,满心疑惑。

“谁寄来的?”

“不知道,没写名儿。”

老王把一个四四方方的牛皮纸包递给我,“就一个省城的邮戳,还模糊不清的。”

我接过那个轻飘飘的包裹,心里“咯噔”一下。

省城......

一个我几乎要从记忆里抹去的地方。

我的手指,竟有些微微发抖。

这里面,到底会是什么?

01

故事,要从一九八五年的那个夏天说起。

那年头的夏天,好像比现在要热得多,也长得多。

知了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上,扯着嗓子没完没了地叫,叫得人心烦意乱。

我叫林卫国,是那个年代最后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

我们村,叫白家洼,一个地图上都得用放大镜才能找到的偏远地方。

黄土、泥瓦房、还有望不到头的庄稼地,就是我那几年生活的全部。

但即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变得有了光彩。

她叫苏静,和我一样,也是从城里来的知青。

她不像别的女娃咋咋呼呼,总是安安静静的,喜欢捧着一本书坐在田埂上。

阳光洒在她身上,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都在发光。

我们俩,就是在那片金黄的油菜花地里认识的。

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我知道了她家在省城,父母都是教师,家里还有一个弟弟。

她也知道了我是个孤儿,被村里的三大爷三大妈拉扯大。

共同的身份和对未来的相似期盼,让我们两颗年轻的心,很自然地靠在了一起。

那时候的爱情,简单得就像山泉水一样清澈。

没有鲜花,也没有誓言。

我会在上山砍柴的时候,特意绕远路去给她摘一把熟透了的野山杏。

她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我缝补磨破了袖口和膝盖的旧衣服。

我们最常做的事,就是并排坐在打谷场上,看着天边的晚霞,畅想着未来的日子。



“卫国,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啊?”她总是这样托着下巴问我。

“快了,静,一定快了。”我总是这样回答她。

我们约定好了,谁要是先有了回城的机会,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对方也给拉出去。

我们都坚信,好日子就在前头等着我们。

终于,在一九八五年的初夏,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砸到了我的头上。

村支书找到我,满脸笑容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县里分下来一个返城指标,经过村委会一致讨论,决定把这个名额给我。

他说我这几年在村里表现最好,能吃苦,肯干活,理应得到这个奖励。

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我终于可以回城了!

我终于可以带着苏静离开这个穷地方了!

我飞也似的跑到她住的知青点,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她。

她听完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了比花还美的笑容。

她为我高兴,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可笑着笑着,我却看到她的眼圈慢慢红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失落和迷茫。

那天晚上,她抱着我,哭了好久。

她说她当然为我高兴,可是一想到我要走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这里,她就害怕。

她害怕这无边无际的等待。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沉浸在一种复杂的情绪里。

喜悦和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备受煎熬。

我一遍又一遍地向她保证,我回城安顿好以后,最多半年,不,三个月,我一定想办法把她也接出去。

她总是点点头,靠在我怀里,不说话。

直到名额公示的最后一天晚上,她才终于向我袒露了心底最深的忧虑。

她拿出一封家信,信纸已经因为反复摩挲而变得褶皱不堪。

信上说,她的父亲病倒了,病得很重,急需人照顾。

而她的母亲,身体也一直不好。

家里希望她能尽快回去,撑起这个家。

她一边说,一边掉眼泪,那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砸在我的心上,又烫又疼。

“卫国,我不是不想让你走,我只是......我只是不知道,如果这次我回不去,我爸他还能不能等到我......”

她哭得泣不成声,瘦弱的肩膀在我怀里剧烈地颤抖。

那个晚上,我一夜没睡。

我看着窗外那轮明月,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一边,是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是看着我长大的乡亲,是我自己梦寐以求的前途。

另一边,是我深爱的姑娘,是她无助的眼泪,是她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我该怎么选?

我翻来覆去地想,想得头都快炸了。

天快亮的时候,我看着身边已经哭得睡着了的苏静,她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我的心里,突然就有了答案。

前途没了,可以再拼。

可要是心爱的人没了,那这辈子也就没什么盼头了。

我悄悄地起了床,没惊动她。

我找到村支书,告诉他,我想把这个名额让给苏静。

村支书当时就愣住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卫国,你小子是不是睡糊涂了?这可是返城名额啊!多少人打破头都抢不到的好事,你说让就让?”

他以为我在开玩笑。

我把苏静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跟他说了。

我告诉他,她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

我一个大小伙子,在哪儿不能活?在农村也能扎下根。

可她一个女孩子,家里还有病人等着,不能再耽搁了。

村支书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最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你小子......真是个重情义的。”

他同意了。

我瞒着苏静办好了一切手续。

当我把盖着红章的调函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傻了。

她不敢相信地看着我,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随即,她反应了过来,把调函狠狠地摔在地上。

“林卫国,你凭什么这么做?你经过我同意了吗?你的前途就不是前途吗?”

她第一次对我发了那么大的火,眼睛通红。

我捡起那张决定了她命运的纸,重新塞到她手里。

“静,听话。你家里的情况比我更需要这个。我向你保证,我很快就会去城里找你的。”

我抱着她,任由她捶打我的胸膛。

最后,她打累了,趴在我怀里,哭得像个孩子。

离别那天,是个大晴天。

村里那辆能去县城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响着,像是催命一样。

苏静的眼睛又红又肿,一看就是哭了一晚上。

她死死地抓着我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

“卫国,你一定要等我,我安顿好了,最多半年,我一定回来接你!”

“我发誓!”

我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傻丫头,我当然信你。快走吧,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

我把她扶上拖拉机,帮她放好行李。

拖拉机开动了,扬起漫天的尘土。

苏静的身影在尘土中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我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一直站着,直到再也看不见那辆拖拉机的影子,直到尘土落定。

我心里空落落的,像是被什么东西给掏走了。

但我没有后悔。

我相信,我们的分别只是暂时的。

为了我们更长久的未来,这短暂的牺牲是值得的。

那时候的我,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天真。

我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战胜一切,包括时间和距离。

我却不知道,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所有此刻的赠予,都将在未来以更加残酷的方式,让我一一偿还。

那一年,我二十三岁。

我亲手送走了我的爱情,也亲手,改变了我们两个人一生的轨迹。

02

苏静走了。

我的心,也跟着她一起走了。

日子一下子变得漫长而煎熬。

我每天都跑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望着通往县城的那条土路,盼着邮递员那身绿色的身影出现。

第一个月,我没有收到她的信。

我对自己说,不着急,她刚到城里,人生地不熟的,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要安顿家人,要找工作,哪有时间写信呢。

我理解她。

第二个月,还是没有信。

我开始有点慌了。

我按照她留给我的地址,写了第一封信寄出去。

信里,我问她一切都好吗,家里父亲的病怎么样了,工作找得顺利吗。

我没有提一句我的思念,我怕给她增加压力。

我把信投进邮筒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她收到信时惊喜的表情。

第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收到回信。

我寄出去的信,就像一颗石子丢进了大海,连个回响都没有。

这下,我不只是慌了,我开始害怕了。

各种不好的念头开始在我脑子里打转。

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还是地址写错了?

或者,她是不是......已经忘了我?

我不敢再想下去。

我写了第二封信,第三封信......

每一封信,都承载着我越来越沉重的思念和越来越强烈的不安。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半年很快就到了。

这是她当初向我承诺的最后期限。

可是,我依然没有等到她任何的消息。

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消失在了我的世界里。

这时候,村里开始有了风言风语。

一开始还只是几个长舌妇在背后悄悄议论。

“听说了吗?林卫国那个城里对象,一回去就没信儿了。”

“嗨,这还用说?肯定是把咱们卫国当跳板了呗,拿到返城名额,谁还愿意搭理一个农村小子。”

“可怜哦,卫国这孩子,实心眼,被人骗了还蒙在鼓里。”

这些话像针一样,一根一根地扎在我的心上。

我装作没听见,可心里却在滴血。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认识的苏静是那样的人。

她不是。

可是,为什么没有信?哪怕一个字也好啊!

把名额让出去的事情,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被我家里人知道了。

一手把我拉扯大的三大爷,气得用烟杆指着我的鼻子骂。

“你个糊涂蛋!你个败家子!那么好的机会,你眼睛都不眨就给了别人?你对得起谁啊你!”

三大妈坐在一边,一边抹眼泪一边数落我。

“国啊,你让我们怎么说你啊。现在好了,人家在城里享福去了,把你一个人扔在这穷山沟里,你以后可怎么办啊。”

我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可他们不懂。

他们不懂我和苏静之间的感情。

因为这件事,三大爷气得大病了一场,躺在炕上好几天都下不来床。

家里的气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我成了全家人的罪人,也成了全村人的笑柄。

以前,我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对象,是年轻人的榜样。

现在,我走到哪里,都能感觉到别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

那种眼神,有同情,有怜悯,但更多的是嘲笑。

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整日埋头在田里干活的“傻子”。



只有在劳累到极致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心里的痛苦。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秋天来了,冬天又来了。

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我的心,比这天气还要冷。

我不再去村口等信了。

我把对她的所有思念和怨恨,都埋在了心底最深处。

我开始怀疑,我当初的决定,到底是不是错了?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爱情承诺,我搭上了自己的前途,还连累了家人。

我到底图什么?

无数个寒冷的夜里,我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睁着眼睛看着漆黑的屋顶。

苏静的脸,会在黑暗中慢慢浮现。

她的笑,她的泪,她说过的话,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一遍遍地过。

“卫国,你一定要等我!”

这句承诺,曾经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如今却变成了最锋利的刀,反复凌迟着我的心。

我开始恨她。

恨她的言而无信,恨她的无情无义。

甚至,我开始怨恨我们当初的相遇。

如果没有遇见她,我是不是早就回到了城里,过上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也是最毒的毒药。

它慢慢抚平了最初的伤痛,也慢慢磨灭了最后的希望。

我开始接受现实,接受我将要在这个小山村里待一辈子的命运。

我开始像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变得麻木而没有波澜。

我以为,我的人生,大概就要这样了。

我以为,苏静这个名字,将永远被我尘封在记忆的角落里,再也不会被提起。

我甚至在三大妈的安排下,开始去和邻村的姑娘相亲。

对方是个朴实的农村姑娘,话不多,但手脚勤快,看我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羞涩和仰慕。

媒人说,姑娘家对我很满意,只要我点头,这门亲事就算成了。

三大爷和三大妈都很高兴,觉得我终于想通了,人生总要往前看。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张被风霜刻上了痕迹的脸,眼神黯淡无光,心里一片死寂。

就这样吧。

或许,这就是我的命。

我对自己说。

03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

转眼,就到了一九八六年的秋天。

距离苏静离开,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我甚至已经快要记不清她的样子了。

就在我准备彻底放下过去,答应那门亲事,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我刚从地里干活回来,一身的泥土和汗水。

邮递员老王骑着他那辆叮当作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在村口喊我的名字。

“林卫国,有你的包裹!”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

包裹?

我在这里无亲无故,谁会给我寄包裹?

我带着满心的疑惑走了过去。

老王从后座上解下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小方盒子,递给我。

我接过来,那包裹很轻,没什么分量。

我翻来覆去地看。

包裹上没有寄件人的姓名,也没有地址。

只有一个从省城盖过来的邮戳,字迹已经非常模糊,几乎看不清楚了。

我的心跳,没来由地开始加速。

省城......

一个我刻意回避了一年多的地名,再次闯入了我的生活。

会是她吗?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我立刻掐灭了。

不可能。

怎么可能是她。

她如果想联系我,早就联系了,何必等到现在。

也许是哪个搞错了的吧。

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揣着包裹回了家。

三大妈看我拿着个包裹回来,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谁给你寄的呀,国?”

“不知道,兴许是弄错了。”我随口答道。

我回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

屋里光线很暗,我坐在床边,把那个小小的包裹放在膝盖上,呆呆地看了很久。

我的手指,有些微微发抖。

我不知道自己是在期待什么,又或是在害怕什么。

最终,我还是颤抖着手,解开了包裹上捆着的细绳,一层一层地剥开了那早已被磨得柔软的牛皮纸。

当里面的东西露出来的时候,我的呼吸,瞬间就停滞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