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今年9月,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正式启用,首批2400名师生入驻。新京报记者从“媒体走进副中心”集中采访活动中获悉,作为全市首个以“城市更新”方式建成的高校新校区,未来,该校的资源和场地将有序对社会开放,同时,该校正在谋划通州校区二期工程。
![]()
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会被学校的“设计感”和“时尚范儿”吸引。据北京服装学院基建处处长张超介绍,北京服装学院前身是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工业园区,以“织・造”为核心设计理念,对19万平方米工业用地进行系统性改造,让教育功能与工业遗存有机融合,既实现了校园与城市肌理的无缝衔接,又凸显了北服特色。张超说,通州校区是首个以“城市更新”方式建成的新校区、第一个实现产城学融合开放式办学的新校区,也是在既有大规模工业用房基础上改造为高校办学的新校区。学校组建了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优秀学生代表构成的跨学科团队,深度参与新校区设计、建设工作,可以说,整个校区的建设凝聚了北服全校师生的智慧与心血。
记者了解到,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二期正在谋划中。二期场地将在北泡轻钢周边建设,与一期相隔1.8公里左右。未来,新校区将与城市副中心形成“1+1>2”效应。目前,北京服装学院和张家湾镇已共同制定《张家湾设计小镇时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张家湾设计小镇要建成北京时尚产业发展新高地。该方案中有关北服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按照相关计划,设计小镇将发挥北服引领带动作用,聚焦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北服为主体,深入挖掘千年衣冠服饰文化,逐步搭建行业中式美学数据库,规划建设中国服装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
北服正在探索开展“开放式校园”试点,建立完善校园设施共建共用共享机制,打造“开放、融合、集聚、辐射”的时尚学园都市。未来,待校园环境进一步完善后,该校将逐步对社会开放共享,包括学校的食堂、运动设施,以及部分时尚活动等。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