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事业依旧毫无建树,错在哪?

分享至

三十岁后,特别是三十五岁之后,不管男人怎么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冥冥中他都会感受到一种恐慌。

逃避是逃避不了的,有人就是逃避,把希望寄托在别人或子女身上,自己选择继续平庸,以别人的成就来抚慰自己曾经的渴望。

而我要告诉你,觉察、正视你的恐慌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哪怕它会让你不堪、渺小、愤怒、无能,也比自欺欺人要好。

真实面对现实永远是最好的人生策略。

人到中年,事业依旧毫无建树,错在哪?

如上面所说,首先就是错在没有、不敢觉察,错在自欺欺人。

要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不假,可重点是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现状。我以前跟几个体制内的人接触,发现他们都是自我感觉良好,在那个圈子里自给自足,三四十岁的小官僚,有点小权和小钱,靠着熟悉的“三板斧”,一辈子好像都是稳定、确定性的程式,这样的人生简直完美。

但他们应该不知道一句话,世上没有绝对的稳定,或者说,所有的稳定都是幻觉。在失去了环境的庇佑后,他们的精气神比常人消沉得更快。这样的例子有太多了。

其次,沉湎于惯性当中,根深蒂固的自负让人活在自己的想象里不可自拔。

鲁迅先生在《伤逝》一文里说,“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系残生,决不会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

这其实是很多职场人士的真实写照。所谓积习难改,人到中年,要么改变,要么因循。古往今来,多少聪明才智之人都耽误在这个地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