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世界都像得了躁郁症,一会儿劝你冥想,一会儿又往你脑袋上扔标签。
作者| 鸭叔
编辑 | 磊叔
题图 | 截图
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就扔了一串火药味十足的台词:“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背后配着一片灰滤镜,仿佛中国只剩废墟和偏执。奇怪,中国大连摩天大楼林立,夜晚灯光璀璨,他们偏要拿香港深水埗的破棚户区往上套。你问这是不是艺术创作?我答:这和艺术没半毛钱关系,这叫拙劣的文化意淫,打扮成“创作自由”的政治文宣。
更可笑的是——这剧根本就没资格在中国上映。你要真想看,只能违法翻墙,或者违规去审核黑洞里摸盗版。到头来,国内舆论巨浪滔天,但掀桌的手里却并没有遥控器。我们在骂《暴风圈》,其实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再让创作和现实混为一谈,不要再让“艺术作品”变成“辱华教案”。
![]()
全智贤的辩护者说:演员只是打工的,别难为她。可别忘了,她是制片方一员,有话语权;她上过热搜一千次,签过中国代言几十个;她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的红利,一边投机于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当年主动单方面解约恒大冰泉,到今天在华事业彻底归零。你管这叫“身不由己”?不,这个名字叫:自作孽不可活。
而抵制和封杀呢?很多人质疑:这样做能不能阻止下一次的“被辱”?能不能体现自信?我想说,抵制不是灵丹妙药,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不抵制一定会更糟。抵制的意义,不是幻想今天拉黑一个明星,明天世界就恢复清白;而是告诉资本、品牌和创作者:有些底线是算经济账也算不过去的。民族尊严不是道具,不是随便踩两脚,事后一句“艺术创作”就能抹平。
真自信,不是“让人骂还笑脸相迎”,而是敢于亮剑。我们该学会精准、有力的反击,让资本发现“侮辱中国=亏到吐血”,让创作者明白“消费偏见=市场断供”。真正的自信,不是妥协到无感,而是让全世界清楚:谁想拿我们当反派,那就准备自爆商业价值。
但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我们是不是该为自己划定界限?把艺术创作与现实政治分清,否则就会不断陷入“被辱”与“被冒犯”的叙事循环。一个虚构作品,不代表现实;但当它被心怀叵测者反复操作时,就容易在舆论层面强化误解。我们要剥开这层操纵,看清它的虚构本质,而不能被裱在滤镜里的垃圾情节牵着鼻子走。
抵制是一种能力,分辨同样是一种能力。我们要的不只是“封杀”,更要的是“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我们既敢于拍桌子,也敢于不把垃圾剧当圣旨,我们清楚,它不过是几个人的投机表演,不能代表现实世界。
![]()
全智贤关了Ins评论,仿佛关得住世界的质疑。关评论如同把鸵鸟头埋进沙子,以为暗无天日其实阳光刺眼。她终将为“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投机付出代价。真正该被关上的,是虚伪,是双重立场,是那些借“创作自由”肆意侮辱的念头。
艺术应当止于创作,不该变成现实屠刀。自信不是装作听不见,而是敢说——想侮辱中国?代价自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