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袈裟遮不住心魔,戒牒挡不住因果自从7月底释永信案件通报以来,近两个月的时间,关于释永信案件的进展传言,总是不间断。
人们对于这位曾经的得道高僧,有着天然的窥探欲。毕竟,就连当年采访时候,李湘都直白的问到,释永信是不是佛在人间的代言人。
没想到,一语成谶。从1981年剃度出家进入到少林寺,释永信在少林寺待了整整44年!即使是远渡海外,国际出访,最终还是会回到他那间禅房。
如今,少林寺依然还在,释永信却被注销戒牒,世上再无高僧释永信了,一地鸡毛。而最近关于释永信案件的消息,又有权威媒体报道。
据深圳新闻网19日独家报道,赵某某、钱某某、刘某某等多名与释永信关系密切的当地人士,已被带走协助调查。
相关部门正在全力侦查释永信的两起刑事案件及多名私生子女。
![]()
报道虽然比较简短,但是重要信息全都写上了。首先是与释永信关系密切的当地人士,已被带走协助调查。
养虎为患,人之过也。释永信从1987年、行正法师圆寂那年开始接任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到出事之前,掌管少林寺38年!这期间想要办成事,让少林寺走出河南、走出中国甚至走向全球,非释永信一人之力所能为也。
一个好汉三个帮,释永信能成为今天这样,背后一定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牵绊,而三四十年盘根错节背后的关系,如今渐渐浮出水面。
打蛇打七寸,先把释永信身边关系密切的人带走调查,一定是掌握了充分的证据,或许释永信已经全面交代,这些曾经和释永信走得近、甚至协助其运营的人,进去是迟早的事。
其次,通报说,正在全力侦办两起刑事案件和私生女事件。
刑事案件兹事体大,但是私生女事件,其实早有通报,坊间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传闻!
![]()
如果传闻属实,时至今日,释永信最大的私生女,应该已经成人,甚至开始接手释永信的权利手柄!
佛教协会官方通报内容显示,在和释永信牵扯的众多人士当中,有一位赵某某上面标注着是释永信的直系亲属,疑为其私生女。
毕竟,释永信作为出家人,直系家属只能是母亲。但是她的母亲并非姓赵,而是姓胡,名叫胡昌荣。所以,疑是情人,也可能是私生子。
![]()
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释永信的天,终究还是彻底的塌了。
有些故事,走到了今天,回头看才觉得意味深长。
佛与魔的疆界,本不在袈裟皮囊之间,而在一念心动之间。
释永信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无经济地位,则无社会、政治地位及话语权。”
说的倒也是大实话,只是当佛门方丈说这话的时候,总觉得挺别扭的。如今看来,这不就是他一生的注脚吗?
从16岁的单纯少林,出家至嵩山少林寺方丈释行正为师,披剃出家。仅仅7年后,23岁的年轻小伙子便已执掌少林寺!
而后,让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古刹重新散发生机,成为世界名刹。38年弹指一挥间,初心不再,便是灾难!
其实,释永信的危机,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埋下。
![]()
只是因果循环,时至今日才被召唤,也算是被佛祖庇佑过了!相关问题直至十余年后才依法查处,正中了佛门那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十多年的时间,享尽荣华富贵,看遍世间繁华。
他或许早已知晓,世道轮回,因果报应。
所以,在被带走那一刻,据说他只是平静地说出“我知道了”四个字,就跟随办案人员而去。
只是,他或许心有不甘。一手缔造的少林王国,从此与自己再无瓜葛。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释永信被带走后,河南省佛教协会又发表文章痛批释永信背弃了正信正行的沙门传统,枉费了广大僧众的追随信任。
当这些协会把早已落水的释永信拎出来再度批判示众的时候,其实也是他们力求自保的时候。
不仅是这些机构快速与释永信切割,很多早些年与其有往来的明星,也纷纷发文切割。
包括早年因为穿着丝袜采访过释永信而被网友热议的李湘,迫不得已出面发文,澄清事实。
![]()
而央视的女主持人刘芳菲,这位当年曾经采访过释永信,结果释永信出事后网友在网络上传播关于她和释永信的八卦,甚至还把她的名字传成了刘亦菲。
刘芳菲反应很迅速,迅速发文回应,她说自己和释永信只是一次正常工作而已,双方之间合影留念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
![]()
不仅如此,关于其情人和私生女的传闻,一直都像水中花、镜中月,总是看不透,又说不清楚,所以总被人拿来调侃。
释永信曾言之凿凿的说:
我从三十多岁开始,就对女人不感兴趣了。因为作为修行人,把慧命看得很重,比什么都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都重。
如今看来,这些话,就像黑色幽默。
他所谓的 “六根清净”是装的,装着 “弘扬少林文化”,装着 “慈悲为怀”,装着 “不恋名利”;不过是把欲望藏得更深而已。
一道是庙门,关住了袅袅烟火;一道是心门,锁住了春花秋月。
庙门外是人间烟火,庙门里却也是人生百态,哪有什么六根清净,哪有什么遁入空门?
![]()
人生在世,从来都是一场欲望的角逐,越是不曾拥有过的人,便越是心心念念想要追逐。
所以,越早进入佛门的人,越难放下心魔,总想窥探一下人间春色,反倒是一一体验过的人,才会释然,才会放下。
毕竟那是来时的路,亲身走过,才知道不过如此。
佛魔只在一念间,戒律从来是底线。
释永信曾说 “无经济地位,则无话语权”,这句话最终成了他的人生注脚 —— 当他将少林推向世界的同时,也让欲望在禅院里生了根。
河南省佛教协会在通报中强调,要 “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戒律”,这或许正是事件最深刻的警示:无论是佛门弟子还是世间众人,守住初心的从来不是身份的光环,而是对规则的敬畏。
少林寺的晨钟依旧回荡,只是它在提醒每一个人:真正的清净,从来不在袈裟之内,而在人心之中。
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心往何方。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仅做分享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做分享交流,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行为,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