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了个清大硕士,总裁问他:楚汉谋士砍 15 人,你留谁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张,你看上个季度的报表了吗?利润又下滑了五个百分点。我们最赚钱的那个‘拳头’产品线,市场占有率已经被南方那几家新厂挤得快没气了。”

总裁赵浩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副总裁张建国叹了口气,把手里的保温杯拧得更紧了些:“没办法啊,浩天。咱们厂里这些老人,都是跟你一起打江山的,一个个都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让他们加班搞研发,比登天还难。让他们降成本,就跟要他们的命一样。”

“就说上次,人家南方厂都用上新的ERP系统了,咱们也想上,结果呢?财务的老李说他用不惯电脑,销售的老马说流程太复杂影响跑业务,硬生生给顶回来了。这艘船,太老了,人也太老了。”

赵浩天没有回头,只是看着玻璃上自己那张不再年轻的脸,缓缓说道:“船老了,可以修。人心要是老了,那就只能换。”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异常坚定:“这个首席战略官的职位,必须找到一个能把这艘船砸出个窟窿的人。哪怕冒着沉船的风险,也比眼睁睁看着它慢慢腐烂要好。”

01

浩天集团,是这座二线城市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二十年前,赵浩天带着几个兄弟,在一个借来的、漏雨的自行车棚里,靠着一台二手的旧车床,成立了“浩天机械厂”。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几个人吃住都在一起,饿了就啃馒头,困了就轮流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赵浩天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冬天,为了赶一个急单,车间里的暖气坏了,他和张建国几个人,一边往手上哈着白气,一边赤着膊干活,硬是靠着体温和一股精神头,按时把货交了。

凭着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头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他们硬是把一个生产传统机械配件的小作坊,做成了年产值上亿的行业巨头。

赵浩天是个念旧情的人。公司做大了,当年跟着他一起吃苦的兄弟们,如今都成了集团里的高层领导。大家习惯了叫他“赵总”,但他还是习惯叫他们“老张”、“老李”。他给这些元老们配了车,分了房,给了高薪和股权,让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

这份江湖义气,在创业初期,是浩天集团无往不胜的法宝。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变了。南方沿海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更新、管理更灵活的民营企业。他们就像一群嗅觉敏锐的狼,疯狂地抢夺着市场份额。

而浩天集团,这头曾经的狮子,却在安逸中,渐渐变得臃肿而迟钝。

公司的元老们,一个个都躺在了功劳簿上。每天上班,就是喝茶看报纸。开会时,说得最多的是“想当年我们怎么怎么样”;谈到创新,个个都摇头,说“风险太大,没必要”。

公司的氛围,死气沉沉,年轻人待不住,有本事的人留不下来,剩下的,都是些熬日子等退休的老油条。

赵浩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五年,浩天集团就会被市场彻底淘汰。他和他的兄弟们,将一无所有。

他力排众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部,并高薪从外部聘请一位“首席战略官”,来主导公司的转型。

这个决定,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池塘,在高层中,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涟漪。

02

招聘启事发出后,收到的简历堆成了小山。



人力资源总监王姐,一个在公司干了十几年的元老,带着团队筛选了半个月,最终,三位候选人进入了赵浩天的视野。

前两位,都是行业内有名的职业经理人,履历光鲜,经验丰富,都在知名大企业里担任过高管,成功主导过项目,是那种四平八-稳、绝对不会出错的选择。

而第三位,则让所有参与筛选的高管都大跌眼镜。

他叫林峰,二十七岁,本地著名的省属重点大学“清大”的硕士毕业生。他的简历前半部分,是金光闪闪的学术成就,各种国家级奖项,甚至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有影响力的论文。可以说,是个标准的“学霸”。

但后半部分,却只有短短一行,触目惊心的字:“2023年,创办‘星途’科技公司,任CEO。2025年,公司破产清算。”

一个刚刚经历过惨痛失败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来应聘浩天集团的首席战略官?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在薪资要求那一栏,填下的数字:月薪16万。

在高管内部评审会上,这份简历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疯了吧!” 人力资源总监王姐,第一个表示反对,“16万月薪!他以为他是谁?咱们集团里,除了赵总您,就没人的工资超过十万!一个刚把公司开垮了的黄口小儿,哪儿来的底气?这不是胡闹吗?”

生产部的张副总,当年跟着赵浩天一起扛机器的老伙计,也敲着桌子说:“我最不信的就是这种高学历的。纸上谈兵一套一套的,真让他下车间,扳手都不知道往哪边拧。咱们搞实业的,要的是实干家,不是理论家!”

销售部的马副总更是嗤之以鼻:“我看他就是想钱想疯了,拿咱们公司当冤大头呢!这种人,就算有点本事,也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公司。”

只有赵浩天,看着那份简历,久久没有说话。他的手指,在那行“公司破产清算”的字样上,轻轻地摩挲着。

他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一个敢于把自己的失败,清清楚楚地写在简历第一页的人,要么是个傻子,要么,就是个有着绝对自信和胆识的狠角色。而这份胆识,正是浩天集团现在最缺的东西。

“让他来面试。” 赵浩天最终拍了板,声音不大,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03

最终面试那天,浩天集团最大的会议室里坐了一排人。赵浩天、几位副总、人力总监王姐,组成了浩天集团史上最豪华的面试官阵容。这既是面试,也是一场对赵总那个“离经叛道”的决定的无声审视。

林峰是最后一个进来的。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休闲装,没有打领带,看起来就像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但他走进来的那一刻,整个会议室的气氛,似乎都为之一变。



他没有丝毫的紧张和局促,眼神平静而锐利,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大佬”,然后微微点了点头,不卑不亢地坐了下来。

面试一开始,几位副总就轮番向他发难,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充满了过来人的审视和优越感。

“林先生,你的简历很特别。你认为,你上一次的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生产部的张副总,皮笑肉不笑地问,想先给他个下马威。

林峰平静地回答:“资金断裂、市场误判、团队缺乏经验,都是原因。但最核心的原因,是我试图用一个理想化的技术模型,去对抗一个已经成熟的、野蛮生长的商业生态。我输给了现实,但不代表我的方向是错的。”

他的回答,坦诚得让人意外,也狂妄得让人皱眉。

“方向没错?方向没错公司怎么会破产?” 销售部的马副总冷笑一声,“年轻人,商场不是实验室,成王败寇,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就拿我们公司去年推出的‘金牛三号’产品来说,我们投入了巨大的销售资源,结果还是不理想,你觉得问题出在哪?”

他这是在考林峰,也是在展示自己的专业壁垒。

林峰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马总,‘金牛三号’本身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它的问题不在于销售,而在于定位和渠道。你们的广告,还在本地的晚报和电视台上投放,可你们的目标用户,那些年轻的工厂主,他们早就不看这些了。你们的销售渠道,还依赖于层层经销商,可你们的对手,早就通过互联网,把价格打到了底。你们不是输在产品上,是输在了时代上。”

一席话,说得马副总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因为林峰说的,正是他们内部复盘时,几个年轻销售经理提过,但被他嗤之以鼻的观点。

接下来,无论面试官们提出什么问题,林峰都能对答如流。他不仅对浩天集团的财务报表了如指掌,甚至对他们几条核心产品线的技术瓶颈和市场困境,都分析得头头是道,一针见血。

他的话,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浩天集团这头巨兽光鲜的外皮,露出了底下早已僵化和腐朽的组织。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尴尬。几位副总的脸色,也由最初的轻蔑,变成了恼怒。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面试一个求职者,而是在被一个年轻人公开处刑。

人力总监王姐看不下去了,她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问道:“林先生,最后一个问题。你要求的16万月薪,是基于什么考虑?据我所知,这个薪资水平,已经远超同行业的标准了。”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要如何解释自己的狮子大开口。

林峰靠在椅背上, 双手交叉, 看着王姐, 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贵公司浪费掉的,远不止16万。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一个月浪费掉的,可能是一个亿。一个因循守旧的管理团队,一年浪费掉的,可能是整个公司的未来。我不是来要薪水的,我是来为你们止损的。你们觉得,你们的未来,值多少钱?”

这番话,说得狂妄至极,也自信至极。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04

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浩天,在此时,终于开口了。

他挥了挥手,示意其他人都先出去。

“王姐,你们先出去一下。我跟林峰,单独聊几句。”

高管们如蒙大赦,一个个表情复杂地站起来,走出了会议室。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站在门外的玻璃墙边,交头接耳,脸上都带着看好戏的神情,都想看看,赵总到底要跟这个狂妄的小子聊什么。

会议室里,只剩下了赵浩天和林峰两个人。

“年轻人,你很狂。” 赵浩天看着林峰,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但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戳在了我的心窝子上。”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背对着林峰,缓缓说道:“这个公司,是我带着一群兄弟,一拳一脚打下来的。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也对我忠心耿耿。可是,现在,他们老了。不是年龄老了,是心老了。他们成了公司最大的功臣,也成了公司最大的阻碍。”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英雄迟暮的悲凉。

“我需要一个人,来帮我。不,是来逼我。逼我去做那些我下不了决心去做的事,去得罪那些我不想得罪的人。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个‘孤臣’,甚至是个‘恶人’。你,敢做吗?”

林峰没有立刻回答。他看着赵浩天宽厚但略显佝偻的背影,沉默了片刻,才说:“赵总,我创过业,我知道一家公司从无到有有多难。也知道,亲手埋葬自己的心血,有多痛。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当什么‘恶人’,我只想做正确的事。”

赵浩天缓缓转过身,重新坐下,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好一个‘做正确的事’。” 他点了点头,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我不问你商业了。我问你一个问题,一个跟工作无关的问题。”

“您说。”

“你读过历史吧?楚汉相争,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项羽那边,也有范增、龙且、钟离昧。两边加起来,谋士良将,车载斗量。”

赵浩天顿了顿,眼神变得异常锐利,一字一句地问道:

“现在,我给你出道题。假设,刘邦和项羽合体了,他们手下所有叫得上名字的谋士,一共15个人,都在你手下干活。但是现在,公司经营困难,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我必须裁掉14个,只留1个。你告诉我,这15个人里,你留谁?”

这个问题,问得石破天惊,莫名其妙。

门外偷听的高管们,一个个都愣住了。这是什么面试题?考历史吗?这不是为难人吗?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陷阱。说留张良,会显得你只重谋略;说留韩信,又显得你穷兵黩武;说留萧何,又好像只懂后勤。无论说谁,都难免会以偏概全,都必然会得罪赵总心中那个“没被选上”的答案。

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送命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峰的身上,等着看他出丑。

05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出风口的微弱声响。

林峰没有像其他人预料的那样,陷入长久的思索,也没有露出丝毫为难的神色。

他甚至连那短暂的沉默都没有。

几乎就在赵浩天话音落下的那一瞬间,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了然于胸的微笑。门外的高管们看着他这个表情,心里都在冷笑:装,我看你继续装。

他看着赵浩天,平静地说了短短一句话。

话音落下,不仅是会议室里的赵浩天,就连门外偷听的所有高管,全都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