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亭奖评审会上,资深评委曹宝麟先生力排众议,认为兰亭奖作为国际级奖项,是中国当代书法的最高奖,在评审上要严谨,注重专业性,不能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于金奖要做到宁缺毋滥,不能简单拔高充数。
![]()
在他的坚持下,兰亭金奖空缺,唯一的热门候选人降为银奖,造就了兰亭奖评审历史上的一段热议话题。
![]()
但是对于那位候选书家来说,则失去了唯一一次斩获兰亭金奖的机会,成为终身遗憾。这个候选人就是当代隶书名家张继先生。
![]()
此后张继先生被选举为中书协副主席,在书协地位举足轻重,不可能再次投展兰亭奖,也就再也无缘获得兰亭金奖了。
![]()
如果不是曹宝麟先生的坚决反对,张继先生已经将兰亭金奖揽入怀中,捧奖晋升让自己的书法人生更为圆满。
![]()
毕竟当时无论是书法水平还是个人声望,都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与之竞争,谁知已经手拿把掐的事却被曹宝麟先生搅黄了,不免让人倍感遗憾。
![]()
不过曹宝麟先生的坚持也非全无道理,从张继先生投展的那幅作品来看,确实不如其早年的作品完美,也缺乏新意,这是曹宝麟先生反对他获金奖的主要原因。
![]()
另外,张继先生在当今隶书领域声望很高,多年的授课施教,粉丝门徒众多,甚至影响了当今隶书的风格时潮,形成了隶书必学《张迁碑》,必须要写歪的时弊。反对张继先生获金奖,也是对这种单一潮流的一种遏制。
![]()
曹宝麟先生严谨的态度以及对当今书风发展的一片苦心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赞誉,张继先生也选择了沉默,所以这一事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
但是确实对当今隶书风格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让很多人重新回到自我的艺术思考当中,不再去追随流行书风。
![]()
就隶书水平而言,张继先生可称当代魁首,他的隶书主要取法《张迁碑》和简牍隶书,沉雄大气,又不失灵动奇巧,可谓将《张迁碑》写活了,为学习《张迁碑》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式。
![]()
但是他的隶书也并非没有缺陷,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太“巧”。可以清楚的看到,为了造势,张继先生为作品添加了太多的对比关系,整幅作品充斥着浓淡、粗细、方圆、大小、肥瘦、长短、疏密、曲直等等的对比关系,为作品营造出丰富的内容,确实很耐品味。
![]()
作为一名美术生,张继先生设置这种对比关系可谓驾轻就熟,并且他还在结字和章法当中融合了大量的美术美学思想,让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美感。
![]()
然而这种艺术构思显得太过刻意,却让作品失去了汉隶本应有的敦厚、朴实、自然、率真,汉隶的庄重肃穆就难以体现。将张继先生的作品与传统汉碑并列展示就能够明显看出其气势上的巨大差距。
![]()
当然作为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并无不妥,但是这种流于“巧”的构思理念却形成了一种潮流,让时代隶书风格逐渐偏离传统汉隶的审美核心,那就有必要进行遏制纠正。
![]()
由此可见,曹宝麟先生的坚持并非出于个人艺术理念的矛盾,而是出于对书法长远发展的担忧,这一干预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
![]()
不过,瑕不掩瑜,张继先生雄厚的隶书功底,以及独特的隶书风格,确实将当代隶书推上了一个艺术高度,为时代书法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当今书坛鲜有能与之并驾齐驱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