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京国立竞技场的圣火缓缓熄灭,一面象征田径最高荣誉的旗帜跨越海峡,正式交到北京手中。
北京时间9月22日,随着第20届田径世锦赛落幕,世界田坛进入"北京时间"——2027年9月11日至19日,第21届田径世锦赛将在"双奥之城"北京上演,这是时隔12年后,这项赛事再度回到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怀抱。从博尔特的闪电传奇到苏炳添的9秒99,从巩立姣的铅球弧线到石雨豪的跳远腾飞,12年轮回间,中国田径正在书写新的传承故事。
![]()
2015年的"鸟巢",注定成为世界田径史的重要坐标。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这里完成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的"三冠王"壮举,每次冲线后的标志性庆祝动作都引发全场5万观众的欢呼海啸。而中国军团的表现同样耀眼——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组成的男子4×100米接力队,先是在预赛跑出37秒92打破亚洲纪录,又在决赛以38秒01摘得银牌,创造了中国男子短跑接力在世锦赛的最佳战绩。
![]()
更令人振奋的是苏炳添的突破。这位广东飞人在男子100米半决赛跑出9秒99,成为首位闯进世锦赛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决赛中他与博尔特同场竞技的画面,至今仍是中国田径的经典瞬间。
女子铅球赛场,巩立姣以20米30的成绩夺得亚军,那时没人想到,这位当时26岁的选手会在十年后完成第十次世锦赛之旅,用坚守诠释体育精神。这些高光时刻共同构成了田径世锦赛的"中国印记",也让鸟巢成为中国体育迷心中的圣地。
![]()
刚刚结束的东京世锦赛,见证了世界田径格局的新变化。瑞典撑竿跳高名将杜普兰蒂斯以6米30的成绩第14次改写世界纪录,实现世锦赛三连冠,这位26岁的天才用近乎偏执的突破,延续着人类挑战极限的传奇。而中国田径的新老交替同样引人关注——26岁的石雨豪在男子跳远决赛中跳出8米33的成绩,为中国队拼下铜牌,这是继2022年王嘉男夺冠后,中国选手时隔3年再度登上该项目领奖台 。
![]()
更令人动容的是36岁老将巩立姣的坚守。第十次征战世锦赛的她,因密集赛程导致体力不支,最终以18.96米获得第九名,但这位四届世锦赛奖牌得主离场时的微笑,比任何奖牌都更具力量 。此外,中国男子4×400米接力队创造3分00秒77的全国纪录,年轻选手在多个项目中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这些都预示着中国田径在新周期的潜力。从东京到北京的两年过渡期,将成为检验中国田径新生代成长的关键阶段。
![]()
接过世锦赛接力棒的北京,早已做好准备。这座城市正在打造的"双奥100"精品赛事体系,计划引进20项国际顶级赛事、30项高商业价值赛事和50项本土影响力赛事,为2027年世锦赛营造浓厚氛围。
东京世锦赛前举行的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金标)北京站,已成功为北京田径热预热——中国选手在14个项目中斩获四金,钟涛追平个人最好成绩夺得男子撑杆跳高冠军,17岁小将严子怡投出64米46的佳绩,展现了中国田径的后备力量 。
![]()
作为"双奥之城",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场馆资源和办赛经验。国家体育场"鸟巢"曾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其先进的设施和运营能力得到世界认可。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和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玲表示,北京正通过优化整合城市体育空间资源,推动夏冬项目均衡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体系。这些都为2027年世锦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两年后的鸟巢,发令枪将再次响起。那时,我们或许会看到石雨豪向奖牌发起更强冲击,或许会见证新一代短跑选手突破苏炳添的纪录,或许会迎来中国田径在更多项目上的突破。
![]()
从2015到2027,12年的等待与积淀,不仅是赛事的回归,更是体育精神的传承。当世界田径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必将交出一份精彩答卷,让鸟巢再度见证属于中国田径的新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