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中国的疆域缩水了一大块,外蒙古从“蒙古省”变成了独立的蒙古国。提起这事儿,谁听了都得心疼,毕竟那是祖辈传下来的土地,就这么丢了。说到关键人物,是霍尔洛·乔巴山,一个从草原牧民一路奋斗到蒙古国领导人的人。他的经历以及外蒙古的独立,背后既有大国角逐,也夹杂着复杂的历史恩怨,还有不少无奈。
![]()
乔巴山的曲折人生
霍尔洛·乔巴山生于1895年,来自清朝时期车臣汗部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那会儿的草原风大草低,日子过得艰难得像嚼干草似的。他13岁就被家里送到寺庙当喇嘛,天天念经敲木鱼,虽说肚子还能填饱,但心里啥盼头也没有。
到17岁那年,他实在熬不住了,偷偷带着一个小伙伴溜出寺庙,俩人挨个风餐露宿,硬是在沙场上狂奔了上千公里,才到了库伦(也就是如今的乌兰巴托)。这得多大的勇气和韧劲儿呀!
一到库伦,乔巴山先是干些苦差事儿,搬货扛包,混个温饱。后来,他走了个好运气,进了沙俄设的翻译学校。这学校可不是啥正经地方,专门培养亲俄的“大蒙古国”人士。
乔巴山挺聪明,学俄文学没多久,四年下来,不仅能流利讲俄语,还接触到从俄那边传来的革命思潮。1914年,他被派到伊尔库茨克的一所学校继续学习,课余时间翻看列宁的书,心里早就盘算着“闹革命”的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掀起了大浪,乔巴山回到库伦,进入电讯学校,一边学技术一边谋划着怎么搞革命。1919年,他找了几个志趣相投的兄弟,组了个“领事坡小组”,偷偷在小屋里开会商议。他们还和俄国工人金巴热夫斯基搭上线,听人家讲苏联的革命经历,个个听得眼睛放光。
1920年,乔巴山跑到苏联,去了红军的学校,练站队、听讲课,变成了苏联的坚定支持者。回国后,他和苏赫·巴托尔一合计,把两个小组合起来,成立了蒙古人民党,正式迈入了革命的行列。
![]()
外蒙古的独立之路
1921年,在苏联红军的支援下,蒙古人民党占领了库伦,建立了一个“君主立宪”政府。乔巴山成为了军事部副部长,握着枪,权力挺大。到1923年,苏赫·巴托尔去世后,他顺势登上了蒙古的核心位置。
1924年,他推翻了君主制度,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还亲自参与起草宪法,里面清清楚楚写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社会主义国家”到底是谁?懂点门道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苏联。
乔巴山一掌权,手段挺狠。到了20年代末,他开始清除党内的对手,就连老资格的红军元老德米德都被他冤枉处死。到了30年代,他和苏联关系越来越密切,允许苏联军队驻扎外蒙古,还自己当上了元帅兼国防部长,把军权握得死死的。他学苏联的那一套,在蒙古搞大规模清洗,把不顺眼的对手统统踢出去,党内没人敢有半点声音。
1945年,二战快结束的时候,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跟美英谈了笔买卖,提出“保持外蒙古现状”作为对日作战的条件。这“现状”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让外蒙古完全独立。乔巴山一看机会来了,立刻行动。7月,他在莫斯科和斯大林秘密商量,把苏联的计划拿到了手。回到乌兰巴托,他开始准备“公民投票”,想给外蒙古的独立换上“合法”的外衣。
1945年10月20日,投票正式拉开帷幕。从乌兰巴托的政府大楼到偏远的牧区,投票站点遍布各地。选民们要公开签名确认,旁边还站着士兵盯场,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官方数据显示,接近48万张选票全部支持外蒙古独立,没有反对票。这数字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但乔巴山毫不在意,直接宣布“民意”已经明确支持独立。这次投票的结果一被送到重庆,国民政府的人都惊呆了。
其实,苏联早就对外蒙古虎视眈眈了。1911年辛亥革命一爆发,沙俄就开始鼓动外蒙古的王公们“自治”,打算把这块地方变成自己的后方基地。到了1921年,苏联红军直接开进来,帮乔巴山他们组建政府,嘴里说着“支援革命”,实际上是想把外蒙古算作一个缓冲地带。
到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就把这事定下来了。斯大林在克里米亚的会场里,跟罗斯福和丘吉尔商量,把外蒙古的归属写进了协议。中国根本没插手这事儿,几个月之后才知道自己被人给忽悠了。
![]()
蒋介石气得直跺脚,可打完抗战的中国嘛,国力那叫一个虚弱,几乎跟废纸差不多,哪敢跟苏联正面刚?他派宋子文去莫斯科谈判,结果宋子文知道这事签了就得背骂名,干脆辞职不干了。最后,王世杰接替签了,1945年8月14号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要看“公投结果”哦。
这公投也就闹个过场,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蒋介石其实不是不想留住外蒙古,早在1920年代,他就想着派兵去收复,但当时国内军阀割据,后来抗战又打得火热,根本腾不出手来管北边。到1945年,他还试图用“高度自治”换取主权,可苏联和乔巴山根本不答应。这边,美国为了促使苏联早点打败日本,也在旁边劝蒋“要考虑大局”。说到底,蒋介石那可是被逼到死角了。
乔巴山在这期间,干了不少活,他可是苏联的得力助手,跑前跑后,把“公投”办得井井有条。在乌兰巴托的办公室里,他翻看着苏联寄来的文件,安排宣传工作,派兵把守投票点,还亲自赶到莫斯科跟斯大林汇报情况。要说外蒙古的独立,苏联是主谋,乔巴山就是那执行者,缺一不可。
![]()
蒙古国的挣扎与乔巴山的结局
外蒙古独立了,乔巴山想着这下能自己当家作主了吧?可现实给他泼了盆冷水。他一门心思学苏联,搞“社会主义建设”,手段猛得吓人。牧民被逼着把牛羊交出去,加入合作社,传统放牧生活被搅得乱七八糟。喇嘛教更惨,900多座寺庙被拆,佛像砸了,经书烧了,僧人要么跑路,要么被迫还俗。乌兰巴托的街头,曾经的寺庙只剩断壁残垣。
![]()
在经济方面,乔巴山主要把蒙古国绑在了苏联的战车上,把矿产和牲畜以低价卖给苏联,换了点援助和支持回来。乌兰巴托也兴建了几座工厂,修好了几条铁路,但全都按照苏联的需求来设计,蒙古本土的工业基础真的很薄弱。生活用品基本上得靠进口,牧民们的日子没啥太大改善,城里的人也不是太享福。乔巴山时常去工厂视察,身穿军大衣,指指点点,但他压根没想过,蒙古的经济命脉其实早就握在苏联手里。
![]()
1952年,乔巴山在莫斯科去世,57岁。遗体被送回乌兰巴托,在苏赫巴托广场旁边安葬。葬礼办得挺隆重,士兵鸣枪,群众排成队,但不少人心里五味杂陈。有的觉得他是“开国英雄”,也有人背地里骂他把蒙古的文化和自由给毁了。乔巴山一死,蒙古还是老样子,靠着苏联的“输血”混日子。
那会儿,苏联还在,蒙古国表面上说得过去,人均GDP一度还比内蒙古高点。可这所谓的繁荣其实就是“虚胖”,全都仰赖矿产和牧业,工业基础薄弱,啥都离不开苏联的帮衬。一到1991年,苏联一崩溃,蒙古国顿时傻了眼。援助没了,市场也没了,经济一下子崩盘,通货膨胀像火箭一样直冲天际,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苦啊。
![]()
21世纪头几年,蒙古国靠着国际矿价涨幅赚了点门面,到了2011年,经济增速飙到17.3%,那阵子还挺得意的。不过他们没抓住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还是老一套,死盯着煤炭和铜卖。到2015年,矿价一跌,国家又重新陷入困境,外债占GDP的78%,货币图格里克变成了“全球最烂的货币”。
要是乔巴山还在,看到自己拼命争取的“独立”把蒙古国整成这个样子,估计会叹一口气吧。离开中国之后,蒙古国并没迎来好日子,反而失了靠山,在国际上的处境也晃晃悠悠,日子过得磕磕绊绊。这事儿,说到底,真应了那句老话:没大树遮风挡雨,自己折腾,迟早掉跟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