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K。专注分享智能制造和智能仓储物流等内容。
新书《》
新书《》
新书《》
新书
一个曾经被誉为协作机器人鼻祖的传奇企业,再次走向了终点。
Rethink Robotics在2025年8月宣告第二次破产,这家由MIT前实验室主任创立的公司,曾经引领了整个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方向。
更令人唏嘘的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从A轮到E轮全程跟投,累计砸下1.12亿美元,占公司总融资额的三分之二,如今这笔巨额投资彻底化为泡影。
在最后的挣扎中,Rethink试图通过转型AMR和复合移动机器人来寻找新的生机,但时间已经不够了。
贝佐斯的豪赌与技术理想的破灭
数字最能说明这场投资悲剧的惨烈程度。
从2008年创立到2018年首次破产,Rethink Robotics在10年间获得了8轮融资,总计1.5亿美元。
其中贝佐斯个人投资1.12亿美元,几乎承担了公司发展的全部资金需求。
这种押注源于对协作机器人概念的坚定信念——让机器人与人类安全协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自动化解决方案。
公司推出的双臂机器人Baxter和单臂机器人Sawyer,采用独特的弹性驱动器控制技术,在当时确实代表了行业的前沿水平。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到2018年9月,公司仅售出2500台机器人,远未达到商业化的预期目标。
转型AMR的最后一搏与无奈落幕
2024年9月,联合机器人集团重新启动Rethink品牌,这一次不再局限于协作机器人,而是将产品线扩展到AMR和复合移动机器人领域。
这个战略转向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相比固定的协作机器人,能够自主移动的AMR在仓储物流等场景中展现出更大的应用潜力。
新任CEO Julia Astrid Riemenschneider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产品发布计划,招聘新员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和库存准备。
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这家多灾多难的公司。
由于产品开发进度滞后,销售业绩远低于预期,投资方最终选择了撤资,导致公司在2025年8月再次宣告破产。
Rethink Robotics的两次破产,不仅让贝佐斯的1.12亿美元投资血本无归,更为整个机器人行业敲响了警钟。
从协作机器人到AMR的转型尝试,虽然方向正确,但时机已晚。
这个案例深刻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仅有先进的技术理念是不够的,还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高效的商业化能力和充足的资金支持。
Rethink的失败,或许正是无数技术创新企业需要汲取的宝贵教训。
知名企业
入群:
--海外项目英语手册--
--仓储物流自动化项目避坑手册--
--智能仓储项目实施指南:甲方必读--
-智能仓储物流技术研习社-
欢迎大家到本文底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