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怕的不是告别,而是来不及说再见。
9月22日,湖南宁乡青山桥镇,一场追思会正在举行。主角是位年仅32岁的体育老师——闵宁锋。身高1米8,体格壮实,笑容腼腆,前一天还在操场上带着学生喊口令、做早操,结果一转身,人就走了。
![]()
猝死。
两个字,像一记闷棍,砸在所有人头上。没人想得到,一个看起来生龙活虎的体育老师,会突然倒下。可现实就是这么狠: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从学校发布的讣告里,我们知道他是安保宿管科科长,也是体育老师,是学校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中层干部。前途一片光明,家庭也正幸福——有妻子,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有个牵挂他的妹妹。
![]()
按理说,这种年纪、这种岗位,正是人生“开挂”的阶段。可偏偏,命运不讲逻辑。
学生们回忆起来,全是细节里的温柔。
![]()
有人说高一那年半夜发烧,是闵老师守在床边,端水拿药,直到退烧;有人说毕业晚会上,他还特意走过来打招呼,笑着问:“现在工作怎么样?”
有人晒出合影,照片里的他穿着运动服,站得笔直,笑得像个大男孩。谁也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面。
![]()
更让人心酸的是,就在离世前几天,他已经感觉“浑身不得劲”。但没请假,没休息,照常上课,照常带操,甚至在最后一节课上,还坚持站在阳光底下,一声声喊着“一二一”。
体育老师嘛,身体好着呢——这是大家对他的刻板印象,也成了他忽视健康的“遮羞布”。
可再强壮的人,心脏也不会提前发预警短信。我们总以为“猝死”是中老年人才该担心的事,却忘了:现在的年轻人,也在被生活一点点“耗干”。
![]()
32岁,上有老下有小,工资未必高,责任却很重。他是老师,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是弟弟。每一个身份背后,都是沉甸甸的压力。
熬夜加班、饮食不定、精神紧绷……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常,其实都在悄悄透支生命。而体育老师这个职业,更容易让人误以为“他肯定健康”,于是连他自己都忽略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他妹妹后来发文追忆哥哥,字字戳心。她说哥哥会陪儿子玩奥特曼,会买花哄老婆开心,买瓶饮料都要扫码看看有没有中奖,中了五毛钱都能乐半天。
![]()
这些琐碎的小事,拼凑出一个真实、温暖、接地气的男人形象。不是什么英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对家人好,对学生好,对生活认真。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走得那么突然。家里人甚至不敢第一时间告诉她真相,只说“哥哥状态不好,快回来”。等她赶回去,才知道人已经没了。那种痛,不是眼泪能流尽的。
![]()
这件事之所以让人格外唏嘘,是因为它太“近”了。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闵老师”:
那个每天笑呵呵的同事,
那个总说“没事挺得住”的朋友,
那个凌晨还在回工作消息的亲人。
他们不说累,不代表不累;
他们看起来健康,不代表真的安全。
![]()
如今,社交媒体上全是悼念的声音。有人说:“以前觉得体育课可有可无,现在才明白,那个陪你跑步、教你坚持的人,有多重要。”也有人说:“他教会我们的不只是立正稍息,更是如何挺直腰杆做人。”
![]()
可惜,这位人生的“教练”,再也听不到了。
我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话听着感人,可太残忍了。
老师不该是被燃尽的蜡烛,而应该是有血有肉、会累会病的普通人。
他们值得被尊重,也值得好好活着。
![]()
愿闵宁锋老师一路走好。
愿天堂没有早操点名,没有值班巡查,只有他最爱的儿子喊一声“爸爸”,和那瓶终于中了大奖的汽水。
也愿活着的我们,别等到失去才懂珍惜——按时吃饭,早点睡觉,不舒服就去医院。
因为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撑一撑就过去了”这回事。有的只是,一回头,人已不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