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9月22日电 (记者杨启红)9月21日,2025首届青海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在西宁市召开。本次大会以“数聚青海,链通丝路”为主题,汇聚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数百人,共同探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生态构建及青海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
会议现场。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介绍,近年来,青海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时代机遇,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先行推动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推动形成“1+2+N”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变绿电为绿算、变电缆为光缆、变瓦特为比特,着力开辟发展新赛道。
“发展数据要素产业,青海具有独特的禀赋优势,丰富的应用场景。”靳力表示,青海将持续秉承数据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完善“通算+智算+超算”一体化供给体系,培育数据标注、算力调度等数商集群,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同时,青海将以首届青海数据要素生态大会为契机,积极引进数据要素领域新兴企业、领军企业在青海落地,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领域推进一批合作,共筑青海数据要素生态。
西宁市城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张恒山表示,城西区作为西宁的中心城区,积极融入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大局,扛牢首位责任,坚持将数据要素视为激活区域发展的“金钥匙”,积极探索走“算力筑基、场景赋智、生态兴城”的发展之路,全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奋力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
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中心揭牌。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会议现场,青海省数据要素流通服务创新中心揭牌,标志着省级数据要素统筹、交易、流通和运营平台完成升级,将在制度创新、场景孵化、生态集聚等方面发挥枢纽作用。西宁市城西区发布《全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出以“一区三中心”架构,即区级数据中枢、行业数据节点、企业数据节点,实现政务、金融、民生等领域数据的安全共享与价值释放,为打造“西部数据港”核心承载区提供技术蓝图。西宁市城西区数据要素人才培育计划签约。
![]()
城西区发布《全域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规划》。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青海省畜牧总站与城西区共同签署“牦牛贷”金融合作项目并完成授牌,项目依托牧场物联网、牦牛耳标、卫星遥感等数据,建立活体资产动态评估模型,将传统畜牧业转化为可计量、可风控、可融资的数字资产,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牧民少跑腿。”
青海作为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关键节点,正积极推进数据要素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此次大会的举办,标志着青海省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将为青海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