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名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此次发病历经两次心跳骤停,瞳孔散大,命悬一线,最终在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重获新生。
![]()
患者为老年女性,高血压病30余年,平日血压控制不理想,老年体检时述“心脏病”。入院2天前出现活动后胸痛伴呼吸困难,后逐渐缓解未就医。然而危险正在迫近,入院1.5小时前,患者突发呼吸困难,随后在120急救车上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医护人员立即展开心肺复苏,经持续胸外按压,患者暂时恢复心率。然而危险并未远离,到达急诊科后,患者再次发生心跳骤停、瞳孔散大,生命垂危,急诊医师迅速实施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并立即将患者转至重症医学科。
入重症医学科时,患者神志不清、瞳孔散大、对刺痛无任何反应。科室团队立即启动高级生命支持: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亚低温脑保护、镇痛镇静降低氧耗,同时予以利尿、抗凝、抗血小板、调脂、保肝等综合治疗,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内环境变化。权衡利弊及征求家属意愿,暂缓ECMO治疗。经持续抢救患者瞳孔回缩,自主循环恢复。
当日夜间,患者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至85/50mmHg,立即通过深静脉通路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联合间羟胺)维持循环。在彻夜不间断的密切监护与精准调控下,次日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血流动力学逐渐稳定,氧合及心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团队持续进行动态心电监护、动态评估心肺功能、严格电解质管理等,为患者保驾护航。
经继续稳步治疗,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动态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加强气道管理,入院第3天,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平稳。第4天,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经评估转至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重症医学科与多科室协作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相结合的显著成效。
健康小贴士
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切勿掉以轻心!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并尽快拨打120求助。心跳骤停后的4-6分钟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早期心肺复苏(CPR)和使用AED除颤仪,并及时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定期监测血压、规范服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从源头远离心血管急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