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前村里丢个东西找半天,现在民警常来巡逻,还帮我们装了监控,夜里睡觉都踏实!”商丘市梁园区王楼村村民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群众安全感的显著提升。
2025年以来,河南省商丘市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6%、9.6%,刑事立案较2019年下降60.6%,群众安全感达94.5%,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商丘市公安局深耕“一村(格)一警”机制,以党建为引领、科技为支撑、共治为路径,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的强劲动能。近年来,商丘市公安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围绕“四防一保”目标,将警务力量嵌入城乡治理“最小单元”,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大格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商丘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1
党建引领
构建治理“新格局”
“从人员配备到经费保障,市局把‘一村(格)一警’当成‘一把手’工程抓,我们干着更有底气!” 商丘市公安局梁园分局平原派出所社区民警李萌,翻着手里的《基层基础十项保障措施》激动地说道。
为推动“一村(格)一警” 和基层社会治理走深走实,商丘市公安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每半年召开推进会,已累计召开党委会、现场会等20余次,从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全面发力。
2025年,商丘市公安局抓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契机,实施“一村(格)一警”扩围增效工程,在全市4829个行政村中,配备专职社区民警610人、辅警1000人、第三方辅助力量1716人、村级警务助理2301人,总人数5627人,覆盖率达116.5%,实现近10年最大增幅,构建起“民警—辅警—村警”三级架构,责任更清晰、响应更迅速。
“多亏派出所和村里联合调解,不然我和邻居的宅基地纠纷还得拖好久!”民权县王桥镇村民老刘和老韩对前不久的“地边儿”调解结果十分满意。
这一幕场景是商丘市公安局以“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为载体,推动村(格)党组织与派出所党小组(支部)结对协同的生动写照。与此同时,全市公安机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破解基层治理难点。梁园公安分局联合党政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建立楼栋长、十户长、十铺长机制,优先推选党员、退役军人担任负责人,明确各方责任分工,2025年以来组织党员民警和社区党员共同开展治安巡逻8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700余起。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民权县公安局实施“党小组建在警格上”工程,建立“1+X+X”网格党组织架构(1名党员民警+X名网格党员辅警+X名网格党员志愿者)470个,完善党员民警带队巡逻、就近处警、案件到场制度,不仅帮务工群众办理居住证、普及防诈骗知识,更在半夜处理邻里纠纷、帮老人找回走失宠物等小事中冲锋在前,推动警格内接警处警效率提升30%,矛盾化解率达98%,真正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2
科技赋能
打造治理“新引擎”
![]()
“以前排查矛盾纠纷靠手写笔记,现在用‘警采+’小程序,输入信息就能实时同步到市局平台,还能分级交办。” 商丘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民警曹罡展示了基础情报信息平台的操作流程。
为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处置效率,商丘市公安局与华为公司合作研发该平台,村(格)民警辅警通过“警采+”小程序及时录入情报信息和矛盾纠纷,实现市、县、所三级公安机关实时掌握属地隐患情况,通过“内”“外”循环分级处置,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2025年以来,全市社区民警辅警入户走访37.8万余户,梳理排查矛盾纠纷6.2万余条。“以前信息传递慢,现在平台一交办,相关部门当天就能响应,‘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15%。”曹罡说。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信息管理上,更融入安全防范与便民服务的方方面面。在安全防控领域,商丘市公安局以“一村(格)一警”为载体,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实现村(格)内重点路段、重点场所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设联网视频7万余路。以柘城县为例,当地部署乡镇视频监控专项任务,2025年以来依托视频监控找回走失老人、儿童68人次,立“四类”刑事民生案件213起,破案179起,破案率84.04%,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群众对技防建设的满意度达96%,真正实现了治安防控、民生服务“全覆盖、无漏点”。永城市公安局依托微信、钉钉等工具,构筑“三级微信群矩阵”1255个,951名村(格)民警和“村警”全部进驻,群众在群里就能咨询户籍业务、获取防诈骗提醒,通过预约服务实现材料齐全一次办好,通过群内信息解决群众诉求3200余件,办事效率提升40%,真正实现信息传递“零时差”、警民互动“零距离”。
3
多元共治
创新治理“新路径”
![]()
“我们十户轮流巡逻,再加上社区民警上门指导,村里从没发生过诈骗案!”夏邑县太平镇三包祠村村民王大叔,是当地“邻里联防”队伍的一员。
商丘市公安局深刻感知基层治理不能仅靠警方单打独斗,为此积极探索多元共治路径,充分调动群众与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夏邑县公安局太平派出所创新推出“包村片警+村干部+十户里长+村民”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开展法律宣传、防诈教育17场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使三包祠村未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和安全事故,辖区盗窃案件同比下降60%,让群众从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针对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商丘市公安局推动“警调对接”“诉调联动”,如永城市公安局创新组建“胡建平警民联调室”,吸纳人民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区老党员等参与,借鉴法院庭审模式开展听证调解35次,成功率达100%。2025年以来,该联调室累计调解复杂纠纷120余起,避免矛盾激化30余起,成功解决商户与厂家的货款纠纷等难题。
此外,商丘市公安局还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制订共治方案,像宁陵县公安局阳驿派出所指导村委会,针对种植户关注的大棚安全问题,实行“大棚安全十户联防”机制,将相邻10户种植户划为一个联防小组,组建5个小组覆盖全村;制定“夜间轮值巡逻表”,今年以来,联防小组重点巡查陌生人员28人、车辆39辆,排查消除火源隐患17处。“大棚是种植户的命根子,以前担心被盗、被烧,现在有联防小组和咱们民警一起巡逻,村民们都非常安心。”阳驿派出所民警王浩说,通过群防群治,当地大棚相关案件零发生,农民增收有了安全保障。
从党建引领下的机制完善,到科技赋能中的效率提升,再到多元共治里的力量汇聚,商丘市公安局秉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以“一村(格)一警”为抓手,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制订共治方案,充分依托警务室(站)、综治中心,发挥“一村(格)一干一警一法律顾问一民调队伍”机制效能,积极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祝亚伟
稿件来源:平安中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