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前,巴基斯坦方面对外宣称5月7日的印巴空战战果为6:0,看似已取得压倒性胜利。
但随着更多情报披露,不仅让印度在舆论上遭受打击,也在战略层面陷入被动境地。
![]()
实际战果疯狂打脸
最初的消息称,巴基斯坦在5月7日的空战中击落了6个印度空中目标,其中包括3架“阵风”战斗机。
然而,一个更为残酷的真相浮出水面。
巴方确认,实际战果远超初报:被摧毁或重创的战机远超6架。
![]()
详细战果令人触目惊心:4架“阵风”战斗机被彻底击落,另有4架严重受损,其中一架返航后因损伤过重直接报度。
被击落的“阵风”编号分别为BS001、BS021、BS022和BS027,它们均隶属于印度空军最精锐的第17和第101中队。
打脸的力度远不止于此。
除了“阵风”战机之外,巴基斯坦空军还确认,在这次空战中,印军的幻影2000、苏-30MKI、米格-29各有一架被击落,甚至连一架“苍鹭”侦察无人机也未能幸免。
![]()
换句话说,这场被印度大肆宣传为“阵风立功”的空战,其实是巴空军依托歼-10C体系化作战,打出的一场彻底的反击战。
这次战果,已远超单纯的战术胜利,而是一场对印度空军体系的毁灭性打击,让印方彻底陷入被动局面。
![]()
这一消息,直接让印度军方彻底破防。
过去几个月,围绕“5·7印巴空战”的战果争议不断。
印度方面坚称,“阵风”战机表现出色,空战大获全胜;
而巴基斯坦则一直态度冷静,从未正面回应所谓的“实锤”。
如今,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一切争议尘埃落定。
![]()
这一次印度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飞机性能不如对方,更深层次反映出整个作战体系的短板。
印度空军在信息整合、预警支援和协同作战方面显露出明显劣势,使得单机性能优势也无法转化为战术优势。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依托中国提供的先进技术平台,将预警侦察、信息网络、指挥控制与作战飞机紧密融合,再结合自主研发的战术理念,构建出一套高性能、体系化的空战能力。
这不仅提升了整体作战效能,也让单机优势最大化,最终在空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
![]()
强强联合
歼-10C与霹雳-15的强强组合,轻松压制阵风。
印度“阵风”搭载的“流星”导弹标称射程150公里,但实际不可逃逸区仅80公里;
而霹雳-15射程达200公里,不可逃逸区140公里。
![]()
这次巴基斯坦采用的战术堪称“静默猎杀”。歼-10C在作战中关闭了自身雷达,完全依赖预警机传来的目标数据进行导弹发射。
结果,印度“阵风”战机的电子系统无法提前侦测,等到发现威胁时,已经来不及规避。
大显中国军工装备实力
这场空战的胜利,不仅直观地揭示了印巴两国空军力量的对比,更充分体现了中国战机的可靠性与作战效能,彰显了中国军工装备在实战环境下的强大实力。
这无疑是给中国装备打的最好的一次广告,无需任何美化,只用实力说话!
![]()
结语
中国装备以“交付迅速、战力生成快、实战可靠”的全新形象,成为全球瞩目的标杆。
这场胜利不仅是一次局部战果的展示,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真正的胜利属于那些能够整合、掌控并主导信息流动的力量。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印度官员:“阵风”被击落,是因为飞行员以为自己在PL-15E射程之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