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甘肃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甘肃创新实践座谈会召开

0
分享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6周年之际,9月18日,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央广网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甘肃创新实践座谈会”在兰州召开。会上,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甘肃创新实践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黄河流经甘肃省913公里,占黄河全长的16.7%,地表水资源量125.2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流域总水量的五分之一。甘肃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黄河上游的关键区域,甘肃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甘肃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李作斌说,“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甘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顶层设计、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区域协作等多个方面系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2024年,甘肃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率达到98.65%,创历史最好水平,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率为97.56%,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稳定达到Ⅱ类。2025年1月—8月,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92.68%,上半年有4个市州首次进入国家地表水质量前30名。黄河干流临夏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发展阶段影响,黄河甘肃段生态保护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生态质量的改善仍不稳固。”李作斌说,下一步,甘肃将强化生态修复、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深度节水控水、强化科技赋能与监管创新、深化区域协作与文化传承,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决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甘肃力量。

兰州大学副校长勾晓华及其团队基于兰州大学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野外监测实践,识别总结出生态本底脆弱,系统稳定性维持难;气候变化加剧,水源补给不确定性增强;人类活动干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难题突出;体制机制瓶颈,系统性协同治理能力不足“四大痛点难点”,并针对性提出六大重点破题方向。

据了解,座谈会后,主办方还将组织媒体记者分赴兰州、白银、甘南、临夏等地实地采访。采访聚焦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城市能级、乡村共富等内容,充分展示甘肃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工作与成果。(李翔宇)

来源 | 甘肃生态环境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incentive-icons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团结全国环境新闻工作者
4428文章数 61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