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开学一个月,班上29人吃抗抑郁药,厌学孩子的父母有这些共性?

0
分享至

每逢开学后,各大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科诊室永远排着长队。

有高中家长说,孩子班上50人里,竟然有29个学生在吃抗抑郁药……



本学期开学不久,来自湖北和江苏的两例中学生轻生事件,更是让全国各地家长的心头蒙上了阴霾。

与此同时,开学后北京大学的心理健康咨询预约,每个时间段点进去,都是预约爆满。



图源小红书@芝士鱼鱼

据《柳叶刀》子刊最新研究,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约3080万例。这批孩子,是厌学乃至休学的高频群体。

根据调研,超过50%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经历过休学,平均休学通常不止一次(1.78次),多在初中期间休学(14.16岁)。

每个抑郁症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同样迷茫的家庭

有的刚遭遇“晴天霹雳”,对孩子的确诊无比焦虑却无所适从,“我们承认自己不懂,但愿意为他去学习”。

有的仍在陪伴孩子漫长抗争,“我们开始学着好好说话,孩子变成这样是我们的责任。”

有的则在教训中艰难觉醒,“我女儿被救了回来,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三个孩子的故事,更是三个家庭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呼唤着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抑郁症孩子的情感疗愈。



1

孩子确诊抑郁症后

爸妈反复询问“是不是搞错了”

14岁的阿哲走进心理科诊室时,手指还在无意识地抠校服袖口。

校服上印着的校名,象征着他三年间转的第三所学校——父亲的工作调动让他从县城到地级市,再到如今的省会城市。

新学校的同学早已形成固定的小圈子,他插不进去;课本进度不一样,数学课上老师讲的函数,他连基础概念都没听过。

渐渐地,阿哲开始躲着同学,课间缩在座位上假装看书,放学故意磨蹭到最后一个走,晚上躺在出租屋的小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总循环着“我怎么这么没用”



母亲最早发现他的不对劲:以前爱说爱笑的儿子,现在回家就关房门,问他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只能得到千篇一律的敷衍。

“给他买喜欢的篮球,以前都是欢天喜地去和朋友玩,现在就扔在床底下落灰。我觉得奇怪,但是问他也不说。”

直到有天晚上,母亲起夜时发现阿哲在卫生间偷偷哭,手腕上有几道浅浅的划痕,才慌了神,第二天一早就带他去了医院。

阿哲确诊了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拿到诊断书时,父亲的声音都在抖,他反复问医生:“是不是搞错了?孩子就是有点内向,适应适应就好了。”

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想起网上一些“抑郁症是矫情”“靠意志力就能好”的说法,竟真的试着跟阿哲说:“你就是太脆弱了,多跟同学打打球,别总胡思乱想。”

这话当然没起到作用,阿哲反而更沉默,连饭都吃得少了。



复诊时,医生推荐阿哲的父母去听抑郁症科普讲座,当听到“频繁转学导致的社交断裂,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诱因”时,父母才恍然大悟。

“我们以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就够了,实在是忽视了他的意愿,每次刚交到朋友就又搬家了。”

从那以后,家里的氛围慢慢变了。父母不再逼阿哲尽快融入班级,也不再催他补齐新学校的学习进度,而是帮他报了线上数学辅导班,由着他从基础学起。周末,阿哲不再参加安排得满满的补习,而是和父亲一起去公园打篮球。

两个月后再次复诊,医生说阿哲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缓解。那天回家,阿哲主动跟父母说:“我们班有个同学也喜欢打篮球,下次我想约他一起。”

母亲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她看着重新打起精神的儿子,想起讲座上说到,孩子患上抑郁症时,家长的“不慌乱”比“多用力”更重要。

我们承认自己不懂,但是为了儿子愿意去学习,愿意更耐心一些,多陪陪他,有用实在是太好了。”

阿哲的故事,是无数初遇抑郁困境家庭的影子。很多时候,家长的慌乱与误解,会成为孩子康复路上的第一道障碍。

父母的及时转向,不把抑郁症当成孩子的错,而是看作全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是缓解孩子抑郁问题的关键一步。

轻度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用错误的方式将孩子推向更深的孤独。不妨听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所需要的,或许只是来自家人的支持与陪伴

2

孩子“满是争吵”的记忆里

填满了父母的忽视与伤害

在小棠的记忆里,父母的争吵从未停过。

从忘了交水电费到对孩子不上心,一句话不对就能摔碎碗碟。有次父母吵到要离婚,吵醒了睡觉的小棠,父母都看到了,却没人过来抱她。

慢慢的,小棠学会了“闭嘴”。一回到家,她就把自己关在房间,用耳机堵住父母的争吵声,作业本上的字越写越轻,成绩从班级前十掉到中下游。

直到升入高中那年,父母因为给她报补习班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父亲摔门时撞倒了她的书包,课本散落一地,小棠突然情绪崩溃,尖叫着把书扔得满屋都是。



那次崩溃后,父母才带小棠去看病,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母亲坐在诊室走廊里哭了很久,医生的话让她意识到,自己和丈夫的争吵,早已在孩子心里刻下了伤痕。

医生建议全家一起做心理咨询,父亲起初不愿意,觉得是孩子的问题,跟自己没关系,但看到小棠服药后仍频繁情绪低落,还是妥协了。

第一次家庭咨询时,咨询师让他们说说家里最温暖的时刻,空气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小棠小声说:“小学时妈妈带我去放风筝,风筝线断了,我们追了一路,笑得肚子痛。”

母亲听到这话,眼泪又掉了下来,父亲也红了眼眶。太久没关注过孩子的感受,他们甚至忘了,自己也曾是温和的父母。

“我们开始学着好好说话。”父母约定以后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有矛盾就等小棠睡着后再沟通。

如此两年后,现在的小棠,虽然还需要定期复诊吃药,情绪也会有反复,但已经能主动向父母表达情绪。“总体而言是向好发展的,我们不奢求她马上康复,只希望不要再让她更难受。”



小棠一家的抗争之路,显得十分漫长,也更加艰难。她的抑郁症,源于家庭关系的裂痕,而康复的关键,也在于家庭关系的修补。

一般而言,如果孩子患上抑郁症,其家长患病的可能性其实也很高。

根据斯坦福医学院的综述,在大多数抑郁症病例中,大约50%的原因是遗传的,大约50%源于其他因素。在一个不够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很难保持阳光向上。

很多时候,父母总以为给孩子物质就够了,却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温暖的家庭

抑郁症的治疗没有捷径,但当家庭愿意一起反思、共同改变,那么爱或许也能够修补曾经的裂痕,给孩子更多与疾病对抗的力量。

3

孩子轻生被抢救回来后

一个家庭的悔恨与疗愈

林溪从教学楼坠落的前几天,外套口袋里还有一张皱巴巴的精神科挂号单。被送到医院抢救的那三天,父母守在ICU外,几乎没合过眼。

母亲一遍遍翻看林溪的手机,才发现女儿藏了太多秘密:

高中的QQ空间私密内容里,写着她对生命的“无意义感”,当年被自己批评为心思不正;

刚上大学没多久的第一张精神科挂号单,女儿从没跟他们提过;

没有关注任何人的社交媒体账号里,最后一条更新内容是“太累了,好想歇会儿”。

林溪的抑郁,其实早有征兆。

高中时,她因跟不上重点班进度而焦虑,跟母亲说想转到普通班,母亲却骂她没出息;大学时,她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相处,被室友孤立,和父母说在学校很孤独,却被要求要多适应,别总想着别人的问题。

她尝试过自救。从大一开始,她就去精神科报了到,拿到抑郁症确诊书后,也尝试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却预约了两次都没敢去。

从小到大,父母的反馈让她认为情绪问题是“没出息”的,是“羞耻”的,于是林溪把所有情绪都藏在心里,直到再也撑不住。



万幸的是,她被救了回来。苏醒后,她看着病床前憔悴的父母,没说话,只是费力转过头盯着窗外。母亲握着她的手,哭着说对不起,林溪的眼泪才掉下来。

那段时间,父母请了长假,24小时守在医院,给她擦身、喂饭,即使得不到回应,也坚持和她说话聊天。

他们还加入了抑郁症患者家属互助群,跟着其他家长学习怎么跟孩子沟通,甚至去做了公益志愿者,在医院给其他困境家庭分享经验。

病床上的林溪,身体机能依然没有完全恢复,但医生的诊断让这个家庭看到了一分希望:她的轻生倾向,已经不再强烈。

林溪家的教训是沉重的,父母的忽视和指责,把孩子推向了绝望的边缘,能在悔恨中重新学习如何爱孩子,是幸运之神的眷顾。

很多时候,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却忘了恰恰是不懂得表演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从来不是小题大做;总以为学习最重要,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才是孩子一生的基石。

林溪的幸运在于,轻生后能被救回来,这个家庭仍然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但不是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机会。



阿哲在家庭的陪伴下逐渐走出阴霾,小棠仍在与抑郁症的抗争中慢慢前进,林溪则在父母的觉醒中重新开始生活。

三个孩子的经历,展现了抑郁症对家庭的不同冲击,也反映了抑郁症比起个人的疾病,更像是整个家庭的痛苦。

研究表明,当孩子持续有症状未康复时,高达68.8%的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36.6%有抑郁倾向,32.2%高抑郁倾向)。即便孩子病情好转,无明显症状回归正常社会,仍有46.2%的家长存在抑郁问题。

可以说,抑郁症是整个家庭的潮湿。

而家庭同样也是抑郁症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面对抑郁的孩子,家长需要摒弃“抑郁症是矫情”“情绪问题不重要”的错误认知,把情绪教育纳入日常。

多跟孩子聊感受而非成绩,多关注异常信号而非表面乖巧,多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而非过高的期待。



抑郁症不是孩子的“病”,而是需要整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

它像孩子心里落了场漫长的雨,而来自家庭的温暖,会让他们知道这场雨总会停。

参考资料:

[1]男孩派:开学季两个初三学生轻生事件:为什么越是优秀的孩子,心理问题越严重?

[2]谷雨数据:孩子抑郁休学,家长也在同一个漩涡里丨谷雨数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小秋情感说
2025-10-26 14:17:16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懂球帝
2025-11-02 23:00:15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01 18:55:03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有料财经
2025-11-02 13:25:22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12:23:22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未曾青梅
2025-11-02 23:27:41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雷速体育
2025-10-31 10:02:11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华庭讲美食
2025-11-01 07:35:28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6:17:55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谭谈投研
2025-11-02 18:12:20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食味艺文志
2025-09-19 23:03:14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述家娱记
2025-11-02 22:35:31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青史楼兰
2025-10-31 17:37:1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9 00:20:03
2025-11-03 01:04:49
新东方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
新东方,旨在提供有文化价值的教育、生活、文旅服务。
1179文章数 1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数码
艺术
教育

旅游要闻

“诗和远方”并不远!青海·海西生态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广州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教育要闻

英国QS前百学校发Offer的态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