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日常饮食里不可缺少的小分子“亮片”,恰当补充能让免疫、皮肤、精神状态都更好。可如果误用,也有可能带来问题。今天就来聊聊维生素的“5 大好处 + 2 大误区”,懂得这些,吃得安心又有效。
![]()
五大维生素好处
1.增强免疫功能,抵抗感染
多项研究指出维生素A、C、D、E 以及 B 组维生素参与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比如维生素C和 D 能帮助减轻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缺乏这些维生素的话,易感冒、伤口愈合变慢。
2.维护皮肤健康与抗氧化
抗氧化维生素如 C 和 E 能中和自由基,对抗环境压力(紫外线、空气污染等)引起的皮肤暗沉、老化问题。同时维生素 A 是皮肤黏膜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支持能量代谢与神经功能
B 组维生素(如 B1、B2、B6、B12、叶酸等)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中的参与,能帮助身体将食物变为能量。也与神经系统功能、认知状态(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有关。这类维生素缺乏会导致疲倦、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
4.维护骨骼与牙齿健康
维生素 D 与维生素 K(还有钙)共同作用,帮助钙的吸收和骨骼矿化。缺乏维生素 D 会使钙吸收效率下降,骨骼变脆。尤其在阳光不足或冬季时,更需要注意维生素 D 的补充。
5.防止贫血与维持红血球功能
铁与维生素 B12、叶酸密切相关。B12 和叶酸参与 DNA 合成与红血球分裂,对于血红蛋白合成必不可少。缺乏这些可能导致贫血、乏力、苍白。
![]()
两大误区与陷阱
误区一:吃越多越好/“大剂量就万能”
维生素中一些是脂溶性的(如 A、D、E、K),体内可蓄积,过量可能造成中毒。比如维生素 A 或 D 超标可能引发头痛、肾脏负担、肝脏损害等问题。不是凡是维生素都能无限量吃。
误区二:全靠补充剂而忽视食物来源
虽然很多人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剂,但更多营养学研究强调饮食中摄取营养的重要性(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鱼肉蛋奶等)。补剂能在必要时帮补缺口,但并非长期依赖的替代品。
![]()
怎么吃 / 补 维生素才更合适
通过食物优先获取维生素:例如深绿色蔬菜、鱼肝油、鸡蛋、坚果、橙色水果等都是维生素 A、C、D、E、B 组等的好来源。
根据自身情况补充:如果生活在阳光较少或住在北方、偏素食、孕妇或老人等易缺乏人群,检测后按医嘱或营养师建议补充;并注意剂量与时间。
均衡搭配不同维生素一起进食:有些维生素吸收受脂肪、矿物质、其它维生素影响,搭配合理会效果更好。
注意服用方式与时机:例如维生素 D 多与脂肪同食能提高吸收率,B 族维生素一般饭中饭后吃效果好,避免空腹刺激胃。
谨防过量与相互作用: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与药物冲突,高剂量长期服用需监测;过量并不等于更健康。
![]()
维生素并非神药,但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配角。了解它们为什么重要、怎么合理补充、避免误区,才能真正让身体从这些微量营养素中获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