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教育故事,你肯定听过不少老师教学生的典故,可你听过学生当老师的吗?春秋时期就有这么一件奇事,堂堂的孔圣人竟然拜了个7岁的娃娃当老师。
![]()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满腹经纶的大学者怎么会输给一个刚会走路没几年的小屁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春秋战国那会儿,孔子已经是个有名的学者了,手下跟着一大帮弟子到处游学。
那天他们正往莒国东边的一个小城赶路,走着走着就看见路边蹲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
![]()
这小孩叫项橐,才7岁,正专心致志地在泥土上勾勒着什么。
孔子一看,这孩子画的竟然是个城池的样子,城门、城墙、护城河,样样俱全,画得还挺像回事。
孔子心想,这小家伙倒是有点意思,就停下脚步想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项橐抬起头看见这群大人,也不怕生,继续埋头画他的城。
孔子看这孩子气定神闲的样子,心里更加好奇了。
![]()
平常见到的小孩不是哭就是闹,这个倒是挺特别。
孔子向来喜欢跟人讨论学问,看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小孩,心里痒痒的想试试他到底有几斤几两。
孔子走上前去,笑呵呵地问项橐在画什么,小孩头也不抬地说在造城。
孔子觉得这话有趣,一个7岁的娃娃说要造城,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吗?他决定逗逗这孩子,就提议两人来个比试,互相出题答题,谁答不上来就拜对方为师。
![]()
孔子这么提议可不是一时兴起。
他当时已经收了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贤人,在学术界已经小有名气。
面对一个7岁的孩子,他心里还是很有把握的。
再说了,就算输了也不丢人,反正对方只是个小孩子,没人会当真的。
![]()
项橐听了这个提议,竟然一口答应了。
这下孔子更觉得有意思了,这小孩子还真敢接招。
孔子决定出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的题目。
他指着天空问项橐:"小朋友,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吗?地上又有多少颗粮食呢?"
这个问题在孔子看来简直是必胜题。
![]()
天上的星星谁能数得清?地上的五谷更是不计其数。
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小孩子肯定会被难住。
谁知道项橐想都没想就答了:"夫子,天那么高,地那么广,用什么尺子能量得出来呢?星星嘛,一天一夜就是一茬,粮食呢,一年一茬,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孔子一听,当场就愣住了。
这个答案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是逻辑上完全说得通。
![]()
天高地广确实无法丈量,星辰的周期性运行和农作物的年度收获,这个解释简直妙到毫颠。
项橐答完孔子的题目,轮到他出题了。
小家伙也不客气,连续抛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鹅鸭能在水上游来游去?为什么大雁要在天上叫个不停?为什么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孔子听了这几个问题,心想这还不简单?他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鹅鸭有蹼,所以能游泳;大雁叫是为了联络同伴;松柏常绿是因为它们的特性。
![]()
项橐听完摇摇头说:"夫子说得不对。
如果是因为有蹼才能游,那为什么龟也有蹼却要爬到岸上晒太阳?如果大雁叫是为了联络,那为什么夜里安静的时候它们不叫?如果松柏常绿是特性,那为什么同样是树,其他树就要落叶?"
这一连串的反驳把孔子问住了。
![]()
这个7岁的孩子不仅能答题,还能反驳,而且反驳得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孔子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的不是普通的小孩子,而是个真正的天才。
孔子站在那里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出合适的反驳。
按照之前的约定,答不上来的人要拜对方为师。
孔子是个说话算话的人,既然立下了约定,就必须遵守。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地向项橐行了拜师礼。
![]()
这一幕把孔子的弟子们都看傻了,他们的老师竟然真的给一个小孩子下跪磕头。
孔子拜师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敬佩。
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想到今天真的应验了,而且这个老师还是个7岁的娃娃。
这件事让孔子更加坚定了虚心学习的信念。
项橐成了孔子的老师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整个中原都知道有个7岁的神童能难倒孔圣人。
人们给他起了个"圣公"的称号,意思是小圣人。
![]()
齐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事,想把项橐招到宫里当顾问。
毕竟能让孔子拜师的人,一定有过人的智慧。
国王派人去请了好几次,但是项橐都拒绝了。
这个小孩子虽然聪明,但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更愿意待在家里过普通的生活。
国王被拒绝了几次,心里不高兴了,觉得一个小屁孩竟然敢不给自己面子。
齐王心胸狭窄,容不下项橐的拒绝。
![]()
在项橐13岁那年,齐王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了。
一个本来可能改变历史的天才就这样夭折了,实在让人痛心。
项橐三难孔子这个故事后来成了经典,产生了"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等成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不分年龄,学问不论高低。
![]()
孔子能够放下身段向一个7岁的孩子学习,这种精神到现在还值得我们学习。
真正有学问的人从来不会因为面子问题拒绝学习的机会。
这个故事还说明了另一个道理:天赋异禀的人往往命运多舛。
![]()
项橐这样的神童如果能活到成年,说不定会成为比孔子还厉害的思想家。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
孔子拜7岁娃娃为师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无止境,师者无界。
真正的智者永远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高就看不起别人。
![]()
项橐虽然早逝,但他用短短的13年生命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智慧和谦逊的课。
这样的故事,值得每个时代的人好好品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