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参与英国阿富汗安置工作的前翻译员,最近爆出了让人意外的料,被英国接收的部分阿富汗人,竟靠伪造酷刑视频骗安置资格,转头还敢回阿富汗度假?
按说他们申请时都称怕塔利班报复,可度假照里的轻松模样,跟受威胁的说法完全对不上。
这些假视频是怎么蒙混过关的?又有多少人靠这招拿到了英国身份?背后的审核漏洞到底有多大?英国的阿富汗安置计划出了不少乱子,有人造假骗资格、带超多人去英国,甚至去了英国还回阿富汗度假,但也有人说真有人面临塔利班威胁。
![]()
或许有人会说,那个匿名爆料的前翻译员,连名字都不敢露,会不会是故意夸大问题啊?毕竟他自己已经定居英国,会不会怕后来的人分资源,才把滥用情况说得那么严重?
这话不是没道理,单靠一个匿名人士的说法确实不够周全。
但也有实打实的细节撑着,英媒找到一个晒返阿照片的前翻译员,对方说回去奔丧还怕得不行,结果照片里有泳池聚会、机场打卡,被问住了就赶紧屏蔽账号、设私密内容,这操作确实可疑。
而且国防部后来把直系亲属名额从7人砍到3人,这也说明之前超带家属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
不过也不能全信爆料人,他没提那些真受威胁的人,比如另一个前翻译员拉菲说,塔利班把帮过英军的人当叛徒,逮捕、处决是常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有人会问,就算有少数人造假,总不能把整个计划停了吧?真有危险的人咋办?
![]()
这话戳中了关键,英国搞这个计划,本来是为了兑现对阿富汗盟友的道义责任,那些人当年帮过英军,要是因为有人钻空子就一刀切,反而显得不负责任。
滞留喀布尔的人,哪怕脸书有工作动态他说是账号被盗,至少能说明确实有一部分人可能活在恐惧里。
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搞计划,而是怎么把计划搞规矩。比如之前有人把20多岁的人报成18岁以下孩子,跟英国学生一起上大学,这明显是审核时年龄核查没到位;还有人已经在丹麦、比利时拿到庇护,还来英国蹭名额,这是没查清楚申请人的过往安置情况。
所以光砍家属名额不够,得在审核环节多下功夫,比如查威胁信的真实性、核申请人的海外庇护记录、验年龄证明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把造假的拦在外面,把真需要的接进来。
或许还有人会替返阿的人辩解,万一人家真有急事,比如家里人去世,回去一趟也正常啊,晒照片可能就是没多想。
![]()
这话得两说,要是真有紧急情况,比如奔丧,只要提前跟英国相关部门说清楚,按理是能理解的。
但那个返阿的人,一边说行程充满恐惧,一边晒泳池聚会、郊外野餐的照片,这就矛盾了,真怕塔利班的话,哪敢这么公开活动?
而且爆料人说有数百人来来回回,这就不是个别紧急情况了,更像是很多人根本没那么危险,只是把英国安置当成了移民跳板。
再说了,英国民众愿意掏数十亿英镑支持这个计划,是因为相信这些人面临生命威胁,结果有人拿着安置资格回阿富汗度假,换谁都会觉得被忽悠了。
所以对返阿的人,不能只听他们的解释,得追踪他们的出入境记录、看他们在阿富汗的活动痕迹,要是经常回去且没遇到危险,就该重新审查他们的资格,别让公共资源白白浪费。
![]()
说到底,这个计划的核心矛盾,是人道主义承诺和审核监督漏洞的碰撞。
既不能因为有人造假就否定帮盟友的道义,也不能因为要讲道义就放松审核、任由漏洞被钻。
英国国防部说所有申请者都要过严格安检,但之前2021-2022年初出现严重滥用,还有数据泄露后才补漏洞的情况,说明严格没落到实处。
未来要做的,是把审核从申请时延伸到安置后,申请时严查证据真假,安置后定期追踪情况,发现造假就及时调整资格,这样才能既不让真危险的人失望,也不让纳税人的钱打水漂,真正守住道义责任的初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