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金秋时节,芜湖市弋江区火龙街道连片梨园里,秋月梨压弯枝头。金黄饱满的果子,像串串“金元宝”,甜透果农心窝,更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甜蜜引擎”。
![]()
秋月梨挂满枝头。
走进卡子口家庭农场,梨香扑面而来。
农场负责人王祥托起一个半斤重的梨子,笑意藏不住:“这梨清甜多汁,吃一个想第二个!今年亩产超 5000 斤,真是咱农民的‘摇钱树’。”
果园里,农户们忙得热火朝天,摘梨、分拣、装箱,动作麻利。“这季梨子早订出去几十箱,一点儿不愁卖!”正在打包的王金妹笑着说。她家种了十亩梨树,单这一季就有望收入数万元。丰收的喜悦,在话语里满溢。
秋月梨,因中秋前后成熟得名。它果皮薄、果核小,果肉细腻无渣,咬一口酥脆多汁。不仅好吃,还富含营养,能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为保果子绿色健康,农场有“土办法”:幼果期就套袋,防病虫;果园里散养鸡鸭,既能除虫除草,粪便还田又能肥地;再加上人工除草,从源头守住果品品质。
如今,这果园不只有秋月梨。桃子、桑葚、樱桃等水果错落种植,通过调控种植周期与温度,实现错峰挂果、全年有收,经济效益节节高。
产业兴了,就业机会也来了。
不少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农场,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收着租金,又能在农场干活,顾家、挣钱两头顾!”小王村村民王强一边搬梨箱,一边笑着说。
夕阳西下,果园渐静。
王祥哼着小调,把最后一筐梨搬上货车。待明日清晨,这些沾着晨露的秋月梨,就会运往各大超市,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弋江区火龙街道立足农业特色,紧盯市场需求,挖潜乡村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
一颗小小的秋月梨,成了群众增收的“金钥匙”,更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在弋江大地上,正续写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汪乐晴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