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开幕之前,这场汇聚顶尖智慧与前沿思想的盛会,早已在每一个角落涌动起交流的热潮——主会场前,银发闪烁的诺奖得主们正亲切交谈,远处,一群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鱼贯入场,步履匆匆却目光灼灼。
以青年为名,论科学之道。当“重磅”科学家遇上“重磅”议题,当经验丰富的学术泰斗与锐气勃勃的青年才俊并肩而坐,他们在谈论什么?最关心的又是什么?小北通过会议间隙的走访,记录下一个个生动而充满启发的瞬间。
![]()
一个新想法:
一场对话,点燃一个合作“火苗”
“刚坐下没一会,就跟旁边的陈功教授加了微信,咱俩聊了好几圈,一个新的合作想法就这么有了。”
一个“强强联手”的新想法,要经历怎样的碰撞才能诞生?也许只需要一场碰面、一次畅聊。在下午的生物医药主题会议上,就有这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北京大学的吴玺宏教授,与神曦生物创始人、董事长陈功教授,“同桌”二人聊技术、谈方向,话匣子一开,合作的“火花”噼里啪啦就冒了出来。
陈功教授专注原位神经再生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将大脑内源性可分裂的胶质细胞直接转分化为神经元,有望给脑胶质瘤、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新希望。技术上攻克了难题,但如何追踪、观测人脑中再生的神经元?这正好是在脑科学和类脑智能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吴玺宏教授的“强项”。
“吴教授说,他可以用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看到人脑中的神经元再生。”陈功在分享中感慨,“今天来得太值了,期待能跟吴教授一起推进新合作,也希望能和药谷其他企业一起,修复大脑、造福人类!”
也许,最闪亮的创新,就这样不经意间在此发了芽。
一批新项目:
一位“六边形战士”的论坛日程
上午11点,吴昊正站在媒体采访区,详细介绍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新签约的一批项目;
下午1点半,他在餐厅门口被一位药谷合作伙伴“拦截”,两人就技术转化紧张讨论;
下午2点半,他又准时出现在生物医药主题会议的现场,专注聆听每一位讲者的发言……
在新区生命健康领域,这位北大生物医药工程博士、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副主任,被同事们称为“六边形战士”——他懂科研、擅招商、通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吴昊带领团队走访了全国多所知名高校,遴选了1000余个项目。而本次论坛期间,他更将自己的多面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带“生物医药”标签的场合,几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身边同事笑言:“早在论坛筹备阶段,他就已经排好了哪位技术经理人该出现在哪场活动、对接哪个项目。”
以会为媒,挖掘优质项目、招揽优秀人才,新区青年永远朝气蓬勃。
一位新朋友:
从左右座的同行,到上下楼的伙伴
有人盯紧好项目,有人认识好朋友。今年刚落地新区的星智云开创始人李源博士笑着说,她在论坛上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医诺康创始人解维林博士。
由于两人同属一批上台签约的企业代表,于是座位恰好相邻。原本只是礼节性寒暄,却没想越聊越投机,更意外发现:对方的公司,就在自己团队的楼上。
“在这样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上,能认识一位志趣相邻、位置还如此之近的伙伴,特别有意义。”李源说。下午生物医药主题会议上,公司更是出动三位核心成员,一起听分享、学技术,发现全球科技最新动态。
一场论坛,发现一个并肩前行的机遇,更让创新生态在物理空间与思想层面同时生根。
一个新圈子:
5分钟之内,喝一杯咖啡、聊一个项目
一场论坛,遇到了许多新伙伴,当然也少不了老朋友。新区本土企业世和基因的创始人邵阳博士,在会前抽空跟我们聊起了两件他看到的“新鲜事”。
第一件新鲜事,是身边的小变化:他发现,愿意在江北定居的同事越来越多了。“以前,公司周边‘人气’还没起来,大家基本上都是过江上班。”邵阳感慨,“现在不一样了,居住条件不断上升,绿地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交通日渐完善,许多同事是真把家安在这儿了。”
第二件新鲜事,也是身边事——“家门口”的大学,也越来越多了。不只有南农、南信大、南工大,时隔近20年,南大和东南这对邻居,也再次聚首龙王山下,带着前沿学科,在此开启教学科研、建设中心平台。
而高校的扎堆落地,更为企业在产学研用方面拓展了一个“新圈子”。“开车5分钟,就可以找到对方,面对面喝杯咖啡,聊项目、谈临床转化。”邵阳笑道,“方便多了。”
说是新鲜事,其实更是开心事。与新区共同成长,还有更多值得期待。
一些新公园:
“这里好像能找到家乡的味道”
技术、合作、项目……在一众“硬核”话题中,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布莱斯教授(Blaise Elyse),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聊起了家门口的新公园。
“新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园,工作累了的时候,我就会去待一会、回回血。”布莱斯是一位法国籍专家,2019年,他应朋友的邀约来到新区,加入南信大。“浪漫之都”的文化使然,布莱斯热爱美食、美景和时尚,而令他惊喜的是,在新区6年,这座充满活力的新城,也让他找到了几分“家乡的味道”。
“我对高新片区的建设印象深刻,一天天看着南京北岸‘华丽丽’发展起来。”布莱斯笑着向我们说起他在这里的生活:南信大里有很多湖泊,春天的时候,绿树成荫,非常美好;学校附近还有个名叫“大土豆”的餐厅,是他跟朋友聚餐的“根据地”;身边的人们对他都很热情,自己的朋友来中国也更加频繁……
“这些年来,新区时尚元素越来越多,我还看到了很多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潮流潮玩。”关于自己在新区的故事,这位可爱的“老外”朋友还有很多话说。
素材来源 | 各园区
文 | 高媛、周琴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