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仁爱礁和黄岩岛吃了败仗,竟然找乌克兰要武器,中国在南海要提高警惕以防不测。
![]()
根据比利时《军队鉴定》网站的报道,菲律宾与乌克兰正在就防务合作协议进行深入磋商,包括乌克兰战斗测试过的无人机技术转移和共同生产,特别是海军自杀无人艇。
该协议有望在2025年底前敲定,旨在帮助菲律宾提升不对称作战能力。
![]()
这与菲律宾最近在南海热点地区的挫败密切相关。
菲律宾公开拒绝中国,将黄岩岛划为“自然保护区”的声明,并开始了侵犯黄岩岛领海的企图。
2025年9月16日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公务船故意撞击中国船只,中国海岸警卫队使用水炮驱逐菲律宾船只,结果是菲律宾船员受伤,船上设施多有损坏。
仁爱礁方面,菲律宾补给船多次被中国海警阻挡或水炮攻击,导致补给行动受挫,这些事件加剧了马尼拉的战略焦虑。
![]()
接连吃了两个败仗,菲律宾找外援也情有可原,但是找上乌克兰,这恐怕有点故意给中国“上眼药”。
菲律宾海军力量远逊于中国,传统舰艇在南海对抗中屡屡受挫,如黄岩岛碰撞中菲律宾船只被“围堵”。
乌克兰的主力无人艇,能携带爆炸物自主攻击,可模拟平民渔船外观,隐蔽性强,便于在浅水区或岛礁附近部署,用于“蚕食”中国巡逻船或补给线。
这借鉴了乌克兰在黑海,对俄罗斯黑海舰队的“蜂群”战术,旨在通过“低端高伤”方式弥补常规力量差距,避免正面硬刚。
![]()
菲律宾采取这样的手段,背后可能有美国的推动。
菲律宾正加速军事现代化,目标是到2030年构建“无人机群”能力,以反制中国可能的“无人机蜂群”优势。
与乌克兰合作不仅是技术引进,还包括联合生产,可能扩展到导弹和火箭技术,借此将本土船厂转化为防务产业基地。
这与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相呼应,菲律宾可能接下来会被美国当成“战场实验室”,乌克兰的战场经验,可能会部分挪到南海对峙现场。
![]()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在战略上不必担心,但是战术上要做好调整应对。
首先对于乌克兰,我们要提出警告,你们必须遵守联合国武器禁运框架,对敏感技术出口要加以限制。
其次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反馈给东盟,要知道东盟国家最反感的,就是美国把南海地区局势,引导向“乌克兰危机化”的倾向。
中国自身方面,加强南海常态化巡逻,部署更多反无人机系统,比如激光武器或电子干扰器等等。
![]()
针对自杀无人艇开发“智能拦截”战术,确保在黄岩岛和仁爱礁的“事实控制”。
同时加速本土无人艇研发,形成技术反制,形成“以无人机对无人机”的平衡。
总之,中国应对的核心是“战略定力”:不被菲律宾的“不对称升级”牵鼻走鼻,避免让乌克兰技术成为南海“新导火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