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最近这波操作实在让人看得有点懵,他们刚刚把后卫安芬尼·西蒙斯换来,转头又打算把他送走,这变脸速度比球场上的急停还快,说实话,这不是普通球迷能秒懂的事,西蒙斯才刚穿上绿衫军的队服,一场都没打,就成了下个“待离者”,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摆明了撞上了当前凯尔特人的核心难题,塔图姆跟腱断裂赛季报销,核心结构直接断层了,球队也不像去年那样拼搏进东部决赛,结果就是“摆烂”两字,明晃晃挂在管理层脸上。
你说球迷上火吗,肯定的,明明去年还在争冠,现在直接进入省钱+摆烂模式,塔图姆休养一年,波尔津吉斯、霍福德和霍勒迪也都离队,冠军班底碎了一地,如果说放弃下赛季是个权宜之计,那也是看名字都知道“没戏”,管理层的算盘不复杂,摆烂等待2026-27赛季全员复出,然后去拼高顺位的新秀,至于西蒙斯——说白了,哪怕他上赛季有19.3分、2.7篮板、4.8助攻,还有36.3%的三分命中率,在绿衫军眼里,2700万美元的年薪就是一笔让人上火的负担,球队连战绩都不想要了,还要个合同年球员干啥,明年又能自由走人,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波买卖太不划算。
其实西蒙斯来波士顿是个意外插曲,霍勒迪和西蒙斯互换本来怎么看都像是补强后场,毕竟西蒙斯之前在开拓者已经是利拉德走后队里的新领袖,打得也不水,但到了凯尔特人,直接被管理层定位成“可以交易”的筹码,现在已经跟灰熊聊过交易,没谈成,走不走还两说,这场交易大戏就像篮球场上的突然暂停,说不定下一秒又来个换人,球迷只能边等消息边琢磨,怎么搞成这样。
要说西蒙斯边缘化,背后是凯尔特人进攻端和薪资结构的撕裂感,既要摆烂又不想白送工资,西蒙斯的能力没问题,纯论数据和表现,他完全能在一支争季后赛的队里当主力后卫,可凯尔特人现在就不争了,直接控成本,他的合同最后一年,明年变自由球员,续约怕是没戏,现有阵容也不能围绕他搭建,只能尽早“止损”换回点资产,别让他像今年霍勒迪一样,送了主力只打了一波就走人,亏本太多,球队得给自己兜底。
![]()
灰熊没谈成,那就不排除后续还有其他下家,管理层和西蒙斯的经纪人估计也处在“对喷”阶段,各方都知道这不是围绕西蒙斯建队的思路,是典型的“交易价值最大化”,说白了,摆烂球队就爱这么磨,能换来点首轮签或者潜力股就行,不求今年火起来,只求别把资产浪费在莫名其妙的合同上面,说不定等到赛季一半,西蒙斯又多了一个新东家,这剧本NBA球迷都快看吐了。
球队摆烂,球员无奈,其实放眼联盟历史也不是头遭,前几年雷霆海量囤积选秀权,火箭也有一段时间人走茶凉,反观凯尔特人这回,明显更有点仓促感,一切被塔图姆跟腱断裂“闪击”,班底撤退得太快,明明西蒙斯能力在线,为啥不能留一手?原因无非是赌下下个赛季重建,把阵容和薪资压到极致,不想在合同年强行刷数据,带着西蒙斯拼一波,既不是管理层的目标,也不是球员自己的选择,谁都明白这是大环境的无奈操盘。
现在看下来,球迷一边感慨阵容换血快如闪电,一边又对西蒙斯的处境有点心疼,毕竟上赛季他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在联盟二三线后卫里也打得出来,但到了这种全员摆烂的队伍,任何表现都成了“待售资产”,说白了,能力再强没什么意义,球队目标已经不是赢球。
问题来了,凯尔特人靠摆烂就真能等来下一个巅峰吗?答案当然没那么简单,看看当年76人、火箭,重建博高顺位实属常态,但你总得有个靠谱的核心补锅,否则就是一波接一波的尴尬重建,球队得有底牌,不然球迷等两三年又成了失望的“铁杆”,西蒙斯这波交易能不能变现资产,最终也要看市场行情,不是随便推一推就有队接盘。
![]()
说到底,这次凯尔特人和西蒙斯的交易风波,折射出NBA休赛期交易的无情和现实,球员刚刚安顿下来就被闲置,球队一朝核心受伤就战略转向,哪怕是能力不差的数据型后卫,最后也难逃成为薪资“弃子”,球迷们见怪不怪,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割裂感,毕竟老牌强队摆烂的画面还挺难消化。
最后再提醒一句,这事还没尘埃落定,西蒙斯能不能顺利被送走,暂时还说不准,但凯尔特人这波战略性摆烂,已经在全联盟球迷间炸开了锅,毕竟摆烂不是万灵药,资产变现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成,管理层得小心别摆成了两头不到岸,球迷也只能继续刷交易消息,见证这场操作到底有几个“点赞”又有多少“回怼”,NBA的休赛期,就是这么多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