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上海女子花百万入股中国人寿,13年隐忍换来分红

分享至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部分人名地名已做化名处理。

1995年改革开放,社会处处涌动着机遇与风险。

申曦文和张振刚多年来省吃俭用、辛苦打拼,好不容易攒下了200万积蓄。

然而申曦文却做出了一个让张振刚无法接受的决定——她执意要把这200万交给保险员工蒋明,用于投资中国人民保险改制原始股。

张振刚得知后,顿时怒不可遏。

在他看来,这200万是是生活的保障,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拿去冒险?

他苦口婆心地劝说申曦文,甚至以离婚相逼,试图让她改变主意。

但申曦文固执己见,坚信这是一次能让家庭财富实现飞跃的绝佳机会。

时光飞逝,13年过去了。

两人怀着满心的期待,来到了证券交易所。

当交易员报出分红数字的那一刻,申曦文只觉得人生都改变了……



01

“申曦文,你是疯了吗?那可是200万呐!你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给人家了?”

申曦文被丈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她缓缓抬起头,看着面红耳赤、怒目圆睁的丈夫,脸上竟还挤出一丝笑模样,赶忙起身,伸手轻轻拉了拉梁振刚的衣袖,轻声说道:“振刚,你先消消气,听我慢慢跟你说。”

梁振刚用力甩开她的手,气得浑身发抖,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双手抱在胸前,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死死地盯着申曦文。

申曦文见状,微微叹了口气,走到梁振刚身边坐下,缓缓说道:“振刚,姜明说他有内部消息。他说中国人民保险很快就要从国有制变成股份制了,到时候一上市,咱们可就是原始股。你想想,原始股可比现在那些股票值钱多了,以后肯定能大赚一笔。”

梁振刚听了,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屑,冷哼一声道:“内部消息?你就这么轻易相信他?200万啊,那可是咱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打拼下来的血汗钱,你就这么轻易交出去了?万一出了什么差错,咱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

申曦文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但此时她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振刚,我知道你是担心钱没了,可这机会难得啊。现在股市这么火,好多人都在投资,咱们不能错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啊。”

梁振刚站起身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气呼呼地说:“股市火?那也得看你怎么投!你看看你,放着那些势头好的大热股不选,偏偏听一个保险销售员的话,把钱投到什么改制上,这不是瞎胡闹吗?”

时间回到1990年11月26日,那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正式形成,中国经济体制也由此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曾经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商业模式逐渐成为过去,投资理财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梁振刚和申曦文这对夫妻,早在80年代初就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座充满机遇的魔幻之都上海。

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做起了外贸生意。

他们将家乡的纺织品、玩具、工艺品等商品出口到国外,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发了家,身价达到了百万,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外贸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

特别是1993年前后,两部香港关于炒股题材的电视剧《大时代》以及《笑看风云》在国内播出后,引起了空前绝后的反响。

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股市,投资炒股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些手上有点闲钱的人,都不想再投资做生意,而是纷纷把钱投入股市,幻想着能过上天天在家数钱的日子。

申曦文看着以前那些不如自己的竞争对手,都转行炒股而且挣得盆满钵满,心里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她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可心里却像猫抓一样难受。

这一年她一直在观望股市,每天都会跑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厅,盯着大屏幕上的股票走势,眼睛都不眨一下。

有一次她在交易所里遇到了一个叫姜明的保险销售员。

姜明看到申曦文天天来交易所,便主动上前搭话。

他巧舌如簧,不停地给申曦文洗脑,说现在投资中国人民保险的改制是个绝佳的机会,还说自己有内部消息,保证能赚钱。

申曦文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可架不住姜明一次又一次地劝说,心里渐渐动摇了。

回到家后申曦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她想着姜明说的话,又想着那些在股市里赚得盆满钵满的人,心里越来越痒痒。

她觉得自己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于是第二天她瞒着梁振刚,将200万的可流动资金全部投到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改制上。



02

“振刚,我……我把家里那200万拿出去投资原始股了。”

梁振刚一听,手里的水杯差点没拿稳,“哐当”一声放在茶几上,眼睛瞪得老大,声音都变了调:“啥?原始股?申曦文,你是不是疯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咋不跟我商量商量?”

申曦文急忙解释:“振刚,我是打听过的,这机会难得,我觉得能赚大钱。”

梁振刚气得脸都红了,鼻子里“呼呼”地喘着粗气,感觉鼻子都要冒火了,大声吼道:“打听?你打听的都是啥呀!我早就托人打听过了,国家要收回地方保险业务,要重组保险行业呢。等保险行业国有化了,个人哪还能参与投资啊?到时候没人认账,那200万就跟打水漂似的,没了!”

梁振刚心里又急又气,急的是妻子这么冲动就拿出这么多钱,气的是她居然把钱投给了一个他一直看不上的“废物”。

在他心里保险就是个只吃不拉的貔貅,专门骗人的玩意儿。

这些年他见过不少人因为保险的事儿闹得家破人亡,所以他一直对保险行业敬而远之。

可申曦文却不这么想,她心里也有些委屈,眼睛微微泛红:“振刚,当年要不是我提议咱们到上海闯闯,咱俩现在说不定还在家里种地呢。哪能有现在出门坐豪车,回家有保姆伺候的好日子啊!”

申曦文想起当年,她和梁振刚刚结婚的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她看着村里的年轻人一个个出去闯荡,心里就痒痒的,觉得不能一辈子守着那几亩地。

于是她鼓起勇气跟梁振刚提议到上海去。

刚开始梁振刚不同意,觉得太冒险了,可架不住申曦文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跟着她来了。

到了上海,他们吃了不少苦,住过地下室,吃过泡面,可申曦文从来没有抱怨过。

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努力,慢慢地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后来他们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日子也越过越好。

所以申曦文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她觉得这次投资原始股也不会错。

她接着说:“保险行业前些年虽然有过动荡,还全面停办过一段时间,可从1982年恢复办理后,到这13年间,人身保险业务平均每年都以40%的速度递增呢。这说明保险行业是有发展前景的,我的选择肯定没错。”

梁振刚听了,气得直跺脚,指着申曦文的鼻子说:“你别跟我说这些数据,我不懂!我就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搞国有制改革,保险行业改股份制那只是时间问题。你赶紧把那200万要回来,不然咱俩这日子没法过了!”

申曦文也来了脾气,梗着脖子说:“不可能!我相信我的判断,我不会把钱要回来的。”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吵越凶,声音越来越大,把屋里的保姆都吓得躲进了厨房。

最后梁振刚气得满脸通红,一拍桌子,大声吼道:“申曦文,你要是不把那200万要回来,咱俩就离婚!”

申曦文听了,心里一阵刺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她没想到梁振刚会说出这么绝情的话,她看着梁振刚,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日子就在他们的争吵和冷战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到了1996年,这一年保险行业有了新的变化。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入了专业化经营时代,摇身一变成了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又向国有化迈进了一步。

申曦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一下子就没了底。

她开始担心自己的投资会不会真的打了水漂。

她坐在沙发上,眉头紧锁,手里拿着电话,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拨通了姜明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姜明熟悉的声音:“姐姐,找我啥事儿啊?”

申曦文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弟弟呀,姐就是想问问,姐那200万什么时候才能变现啊?”

姜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好姐姐,我比你都急呢。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改制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你放心,到时候分红一定不会少的。”

申曦文听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追问道:“那要是姐现在想把钱拿回来呢?”

姜明的声音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姐姐,你可要想清楚了。要是你现在违反合同把钱拿回去,不但多一分也没有,还要承担违约金呢。而且以后要是再想入股,可就难了。”

申曦文听了,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她紧紧地握着电话,手指都泛白了。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边是自己的投资,一边是丈夫的威胁。

她纠结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挂断了电话。

就在这时,梁振刚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份离婚协议,“啪”的一声甩在了申曦文的面前,冷冷地说:“签了吧,咱俩好聚好散。”

03

申曦文颤抖着双手拿起协议,当看到里面要求自己净身出户的内容时,她的心猛地一揪,后悔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抬起头,看向丈夫,只见梁振刚一脸无所谓,眼神里没有一丝往日的温情。

那一刻她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好陌生,仿佛自己从来都不曾真正认识过他。

曾经他们刚到上海的时候,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两人一起挤在上海弄堂里用石棉板搭建的简陋屋顶里过活。

每到梅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就变成了水帘洞,地上全是积水,家具都被泡得发霉。

那时的梁振刚一边紧紧地抱着她,一边信誓旦旦地发誓,一定要努力挣钱,让她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如今仅仅为了这200万,他就要同她离婚,甚至让她净身出户。

申曦文不禁在心里感叹,果真是应了那句“夫妻可以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

这一年里每每提起投资保险这事,梁振刚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总是把她拿出来在众人面前数落一番,让她颜面尽失。

申曦文咬了咬嘴唇,想求得原谅的话在嘴边打转,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终她毅然决然地拿起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上海的富人区搬出来,再次回到弄堂的出租屋,申曦文只用了一天的时间。

出租屋又小又破,墙壁上还残留着往日的污渍,窗户上的玻璃也缺了一角,冷风呼呼地往里灌。

她默默地收拾着行李知道她离婚消息的亲友,纷纷像躲避瘟神一样离她而去,生怕她开口借钱。

那些曾经接受过她帮助的人,更是躲得远远的,生怕她从此粘在身上甩不掉。

更有她的竞争对手,特意跑到她面前说风凉话。

“哟,这不是申老板吗,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我就说,一个女人不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干什么,最后还不是被老公甩了,一无所有!”

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双手抱在胸前,脸上满是嘲讽。

“女人就不适合做生意,当什么女强人,这下好了吧,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另一个男人也在一旁附和着。

申曦文听着这些刺耳的话,心里一阵刺痛,但她只是咬着牙,没有说一句话。

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再给姜明打去一个电话。

年近四十岁的她,决定从头再来。

她顶着炎炎烈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做起了保险推销员。

每天天不亮,她就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

有时候为了谈成一笔业务,她要在客户公司门口等上好几个小时,忍受着别人的白眼和拒绝。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此时的前夫梁振刚,却坐在高级写字楼里,吹着空调,喝着手磨咖啡。

他看着股市的行情,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自己能在股市里大赚一笔。

自从和申曦文离婚后,他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进了股市,还带着一些亲朋好友一起投资。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机制,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此引发。

股市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路暴跌,企业纷纷倒闭,股民们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就如同《大时代》里演的那样,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纷纷选择跳楼自杀。

梁振刚也被这场金融风暴波及,他的投资血本无归。

为了弥补亏损,他不得不低价卖掉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外贸公司,还背负了大量的债务。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他变得一蹶不振。

而此时的申曦文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是一名优秀的保险销售人员了。

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真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转眼到了1999年3月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国有独资的一级法人,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申曦文紧紧握着那份已经泛黄的合同,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等待它改制的那一天。

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等就是四年。

在这四年里申曦文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

2003年12月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发行H股。

公开发行价为全球机构投资者每股3.625港元,香港公开发售每股3.59港元。

当姜明将股票证交给申曦文时,申曦文的双手微微颤抖着,八年的等待与委屈,在这一刻化作了她无声的泪。

04

转眼间五年就过去了。

这五年里申曦文凭借着自己的坚韧,一路披荆斩棘,东山再起,如今已然回到了上海的黄金地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那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



当奥运圣火在鸟巢上空熊熊燃烧,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国际赛场上冉冉升起,整个世界都认识了中国的风采,中国也借此机会,大步迈向了世界舞台。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占据了一席之地,连带外贸生意也跟着红火起来。

申曦文站在自己位于上海黄金地段写字楼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华的都市景象。

这座写字楼高耸入云,她的办公室在很高的楼层,比当年梁振刚的办公室还要高。

她轻轻叹了口气,回想起这些年走过的风风雨雨,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申曦文回过神来,说了声“请进”。

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正是梁振刚。

梁振刚此时看起来憔悴不堪,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满是沧桑。

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走进来,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希文,看在咱们曾经夫妻一场,还有儿子的面子上,你也得帮帮我啊。”

申曦文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熟悉又陌生的男人。

当年梁振刚逼着她离婚时的傲慢模样还历历在目。

那时候他高高在上,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

申曦文忍不住冷哼一声,心中暗道:“梁振刚,你也有今天!”

申曦文转身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那本红色的股权持有证。

这几年她一直把这个证放在身边,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曾经走过的那段充满荆棘的道路。那些日子里她被人嘲笑,被人质疑,但她从未放弃过。

如今看着眼前落魄的前夫,她知道是该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申曦文重新坐回椅子上,看着梁振刚,冷冷地说:“我可以帮你,但这五年的股票分红,我会作为投资给你,帮你渡过难关。不过,条件是儿子的抚养权必须给我。”

梁振刚听了,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儿子一直是他的心头肉,他舍不得把抚养权交出去。

但眼下高额的利息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银行催债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他咬了咬牙,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

那天两人一同去了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交易员们忙碌地敲打着键盘,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申曦文和梁振刚坐在交易台前,等待着交易员核实分红。

交易员在电脑上操作了一番,然后抬起头,看着申曦文:“申女士,您这五年的股票分红金额是……”

还没等交易员说完,申曦文就不由得愣住了。

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看着交易员,大声问道:“多少?不可能……是不是算错了……红利不可能是这些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