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一、“微脱钩”的吹鼓手
2025年7月26日,美国社交媒体X上,认证为“中国网络安全问题专家”的达科塔·卡里(Dakota Cary)突然开启了“猎巫”行动。他点名了十家互联网和网络安全企业,阿里巴巴、百度、安天、安恒、绿盟等都在其中。他列举了这些企业的公开资料中安全服务品类中有渗透测试服务的截图,并用红框标注:这些企业伪装成守护者,实为国家级黑客的“武器供应商”。
![]()
渗透测试服务是网络安全行业常见的服务品类,是网络安全公司为协助客户发现安全缺陷的一项基础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本来就是美国网络安全企业所创造的,全球主要网络安全企业,包括美国主流安全企业都提供该项服务,只是在称呼上,部分美国企业称之为“红队”(Red Team)服务而已。
卡里是美国网络安全产业界最活跃的反华智库人物之一,被乔治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也是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研究员。显然他不会不理解渗透测试服务的意义,但却信誓旦旦地把渗透测试服务歪曲为受雇佣的网络攻击服务,这让他的中国同业们感到匪夷所思。
![]()
卡里给中国厂商安天的“罪状”中针对性添加了两条,一条是其支持了中国政府曝光美国网络攻击的行动,二是其为美国情报机构NSA关注的情报目标。这两条都很离谱,捕获、分析、曝光网络攻击活动,是安全企业的本职工作,也是能力体现;而说安天是“NSA关注的情报目标”是来自斯诺登曝光的拱形(CamberDaDa)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是NSA通过入侵全球运营商,从流量监听获取用户和安全厂商之间的邮件,来发现自身的攻击是否暴露。卡巴斯基等全球23家安全企业都是其关注的目标,其中包括安天。
卡里的真实意图,意在将中国网络安全企业从一项微软漏洞分享体系MAPP中剥离。MAPP(Microsoft Active Protections Program微软主动防护计划)是一个由微软安全响应中心(MSRC)发起的全球性安全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提前向认证安全厂商共享漏洞信息,缩短漏洞修复的防护窗口期,提升整体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微软分享漏洞信息给中国安全企业,也是让中国安全产品能有效防护Windows系统,本身是一件互惠共享的事情。
但卡里质疑微软公司,称微软在明知一些中国安全公司已加入CNNVD(中国的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的情况下,还继续允许这些中国公司加入MAPP计划。他指责声称:微软公司没有严格筛选加入MAPP计划的实体公司的资格和条件。
经过一番预热,8月1日,卡里任职的美国网络安全企业哨兵一号(SentinelOne)公司突然发布报告《当特权访问落入“不法之徒”之手》,诬称19家参与微软MAPP计划的中国企业“可能泄露漏洞给政府黑客”。
迫于压力,微软公司于8月20日宣布“限制中国企业通过MAPP计划提前获取网络安全漏洞”。次日,卡里再次发帖,用欢欣的语气,使用“Glad to see it”赞扬微软此举。从卡里在社交平台喊话,到其所在机构发布报告,再到微软进行响应闭环,决策的互动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在美国反华政治正确的大气候中,卡里展示了他的能量。
卡里是美国网络安全智库圈活跃的反华吹鼓手。在美国的智库体系中,有若干位具备不同领域专业背景并长期研究网络安全问题的人士,他们并非美国政府或军队的现职人员,但往往就职于带有鲜明的美国军方或情报机构的旋转门企业,或者在NGO研究组织担任研究员。他们在美国政府、军队和产业体系中拥有很大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人的统一符号就是有极度反华的政治立场,他们绞尽脑汁,不断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抹黑中国,为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打压中国,绞杀中国关键网络安全企业出谋划策。他们组成了美国网络空间智库的“反华合唱团”。
二、2012听证会:主唱登场,旋转门开启
卡里是“反华合唱团”的明星,但并不是最早的代表人物。合唱团的首任领唱无疑是在曼迪昂特(Mandiant)任首席安全官的理查德·贝特利希(Richard Bejtlich)。
贝特利希是带着鲜明的“旋转门”色彩的网络安全专家,他曾服役于美国空军,在美空军CERT(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小组)担任实时入侵检测主管。2012年3月26日,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举行“中国的网空能力与核能力发展”听证会,三位美方专家就中国网空活动问题在听证会作证,贝特利希就是其中之一。
![]()
贝特利希在听证会上诬称“中国政府,特别是其军队,是进行大规模、持续性网络间谍活动的主要实施者。”这次美国国会听证会,开启了美国在网络空间正式以中国为首要假想敌的第一个十年周期。
2012年听证会是美方持续筹划的结果,在网络这个决定未来的空间中,美方需要一个假想敌。特别是当美方自己不想再掩饰“网空能力作用于军事和情报领域”的价值时,自然认为“审查中国网空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此时,在网络攻击活动上,美方认为自己已成为“山巅之国”。2010年震网事件曝光,美国情报机构预谋多年,通过网络攻击方式攻击伊朗铀离心设施的行动大获成功。而后在中东、在中国,陆续发现了火焰、高斯、毒库等蠕虫木马攻击活动。国际安全企业卡巴斯基、中国安全企业安天等发布了多份技术报告,证实了这些攻击与震网的同源关系,但这些努力在美国把持的国际舆论场的引导下,并未形成世界各国对美国网络攻击活动的警惕和外交压力。这让美方在对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问题横加指责时,完全没有“贼喊捉贼”带来的心理压力。2012年USCC听证会成为美国在网空领域全面打压中国的一次重要策源点,在贝特利希的登场和鼓吹下,美方确立了“点名羞辱”这一初始策略,指责中方正常捍卫自身安全的合理活动,并全力打压中国信息化和网络安全企业,其绞杀的头号目标自然是已经在数字通讯领域全球领先的华为。
贝特利希随后在同年11月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中对中国网空活动进行无端指责,建议美国国会对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行为进行深入评估,对从“间谍活动”中获利的企业施加更加严厉的惩罚,主张将网络攻击的责任直接归咎于具体的国家和实体。
此时美国政府、企业和金融的旋转门已经在悄然转动中。投名状、标的、收购方、政府订单都已经准备完毕。次年2月20日,贝特利希就职的曼迪昂特公司炮制了臭名昭著的APT1报告,抹黑中国网络安全问题。美国网络安全企业的“上市保送生”火眼公司(FireEye)迅速跟进,加入到发布技术报告抹黑中国的接力中,并于2013年9月以亏损业绩登陆纳斯达克。其上市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在2014年1月收购了曼迪昂特。而火眼当年便获美国家安全局2.3亿美元合同大单,之后更将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的订单拿到手软,旋转门的链条完整闭环,史密斯专员落袋为安。
杜鲁门说:“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企业自由。这前两种自由与第三种自由息息相关”。一语道破了美式价值观背后的寡头资本利益本质。
三、2022听证会:“合唱班”的集体亮相
2022年2月17日,在USCC第一次中国网络安全问题听证会的十年之后,再次开启了主题为“中国的网络能力:网络战、间谍活动及对美国影响”的听证会。
在专家“证人”中,出现了四个“关键人物”,形成反华合唱的和弦,他们的证词中构建了进一步妖魔化中国,并对中国网络安全企业进行打压的叙事链。
听证会上,年轻的卡里已经成为领唱,负责指控多家中国网络安全企业。他在听证会上点名中国科技公司、大学与军方、情报机构合作,为网络间谍活动提供支持、培养黑客。卡里证词直言:国会应超越“点名羞辱”对中方实体实施制裁。约翰·陈(John Chen)在听证会发言中,分析中国军方在信息作战中的作用可能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如网络管理或数据中心、计算机服务器场,甚至海底通信电缆)的动能作战。
![]()
温诺娜·德松布尔(Winnona DeSombre)操控舆论,认为“中国使用了美国受国际法或国内法律限制所不允许使用的能力,通过这种不对称能力获得了对美的巨大战术优势;中国的网络机构持续对美国和全球公司进行经济间谍活动。德松布尔特别点名两家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安天实验室和奇虎360公开发表了对美国国安局和中央情报局网络攻击行动的分析,称“安天和奇虎是中国最资深的两家反病毒公司,因此他们推出这些信息可能让民众更加信服”。
![]()
另一位合唱团成员亚当·科齐(Adam Kozy)也是一位旋转门型的网络安全专家,他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情报分析师,参加听证会时,他担任众击(CrowdStrike)公司首席情报分析师,专门负责亚洲网络安全团队,尤其是对中国的网络安全和治理能力进行“技术发展和评估”。梳理了中国的“国家黑客”,认定奇安信、启明星辰等“参与战略网军”。
![]()
面对自己的继任者们,贝特利希不禁在社交平台怀念起其2012年参加首次关于中国网络安全等情况听证会作证的情形。而新一代反华合唱班的核心成员在听证会的集体亮相合奏,推动美方形成对中国超越“点名羞辱”,直接开启“打压产业实体”的行为范式。
四、新贵崛起:投名状“旋转门”
2022年听证会背后旋转门加速转动,听证会上还是乔治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 研究助理的卡里,在4月就迅速加盟了克雷布斯·斯塔莫斯集团(Krebs Stamos Group),名为“集团”,实际上是一个人员寥寥的小型咨询公司,其创始人是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主任克里斯·克雷布斯(Chris Krebs)。而听证会第二年,克雷布斯·斯塔莫斯集团就被SentinelOne公司以1390万美元收购。卡里也自然变身为SentinelOne的战略咨询顾问。
SentinelOne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其产品ActiveEDR是一种行为AI模型,能够记录每个设备上发生的所有信息,但其最具特色的能力并非终端防护,而是为资本家和老板监控员工的一举一动。SentinelOne也有非常典型的旋转门风格,其首席信任官(CTO)亚历克斯·斯塔莫斯(Alex Stamos)曾是阿斯彭研究所网络安全工作组和CISA的咨询委员会成员,还担任爱沙尼亚北约集体网络安全卓越中心的顾问委员会成员。2021年6月30日,SentinelOn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融资12亿美元。
显然开发员工行为监控产品不能满足SentinelOne的野心,它希望效仿前辈火眼,通过发布技术报告抹黑中国缴纳投名状,成为美军和情报机构的承包商。2023年1月SentinelOne如愿以偿的成为CISA联合网络防御协作组织(JCDC)的成员,该组织隶属于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正式迈进了网络空间军火承包商的行列,同年11月在收购了克雷布斯·斯塔莫斯集团后,将其更名为PinnacleOne战略咨询公司,名正言顺的帮助美官方收集、分析和共享相关网络情报信息。
在网络安全和网络攻击等问题上抹黑构陷中国的行动,更像是美国IT和网络安全企业向美国政府交纳的投名状,“发布抹黑中国的技术报告——收购情报机构成为旋转门企业——获得国防和政府订单”,已是美国网络安全企业的新发展套路。
SentinelOne公司就走上了这条的“黄金路径”。打开SentinelOne的财报,其政府订单占比从2021年12%飙升至2025年37%。这种爆发增长与三次“反华动作”精准同步:2023年Q2首发点名中国三家网络安全企业报告后,政府订单增长15%;2024年Q4首次推动将中国踢出微软MAPP计划提案,政府订单增长22%;2025年Q3,在再次推动将中国安全厂商“微脱勾”的报告后,即中标了北约项目。这些订单中包括5700万美国防部漏洞监控平台合约;2100万/年的联邦调查局网络威胁情报订阅服务等,一跃成为美北约情报机构的宠儿。
但SentinelOne还不算那个保送生,亚当·科齐(Adam Kozy)就职的众击公司才是,这个关键人员来自美国最老牌杀毒公司迈克菲(McAfee)的云安全公司,在网络安全传统边界崩塌,安全支点重回主机系统时代异军突起,在全球云安全市场获得垄断级别的市场份额。众击公司接过火眼的接力棒,成为抹黑中国的主力,并成为了美国“向前防御”战略的主导支撑厂商之一。
2024年7月19日中午,由于其升级文件错误,导致全球近千万台主机蓝屏,给全球大量企业机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些银行、交通等基础设施瘫痪。面对如此重大的事故,众击公司处置迟缓,态度傲慢,遭到全球用户和业界的一致声讨。但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其不仅在这起重大灾难后全身而退,在股价阶段性下跌后,连续上涨,市值突破千亿,成为美国市值第二大的安全企业。
五、隔空对决:中国网安企业与美国旋转门企业的斗争
2022年,听证会上的合奏紧逼与旋转门的加速转动相互呼应,使中国网络安全企业清晰感受到来自对手的针对性压力,凛冬骤临,生死存亡,反而激起了几家中国网安企业开始密集的威胁曝光和实证反击。
2月23日,奇安信发布“Bvp47-美国NSA方程式的顶级后门”;
3月2日,360发布“网络战序幕:美国国安局NSA(APT-C-40)对全球发起长达十余年无差别攻击”。
3月15日,安天发布“从‘NOPEN’远控木马浮出水面看美国网络攻击装备体系”。
9月5日和27日,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发布“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报告”之一和之二。
2022年这些集中发布的报告将美方的网络攻击样本与过程揭示出来。这是全球网安业界十几年来持续揭露美国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的长途接力赛的一次中途冲刺。在这场远比马拉松更艰苦、漫长的征程中,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0年的“震网”事件触发,围绕“震网”“火焰”“毒库”“高斯”系列样本的攻击活动、样本同源性与关联展开。此时卡巴斯基等国际企业担纲主导,中国安全企业积极跟进,也取得部分独家成果。但直到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出现,全球业界才发现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第二阶段是从方程式组织(隶属于NSA)被发现开始,全球业界围绕其硬盘固件持久化能力、积木化载荷、复杂通信加密、多平台样本,和其组织的“原子化”作业模式等展开,并逐渐证明方程式组织与震网密切相关;安天以率先破解其加密指令、率先曝光Solaris、Linux等平台样本,获得国际关注;
第三阶段则是围绕“影子经纪人”维基解密等泄露的大量美方漏洞利用工具和恶意代码武器,包括中国安全厂商在内的全球业界和研究者展开更深入的拼接分析和复盘。
2023年4月11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的报告《美国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的历史回顾——基于全球网络安全界披露信息分析》基本完整复现了这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中国外交部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了这篇报告。
面对中国网安关键企业不惧“打压”的威胁,反而以持续输出技术揭露做出的反击,美方终于一改不回应的态度,正在努力成为保送生的SentinelOne跳出来混淆视听。在卡里等人的操刀下,2024年2月12日,一篇题为《中国的网络报复——中国为何无法支撑其对西方间谍活动的指控》(China’s Cyber Revenge/Why the PRC Fails to Back Its Claims of Western Espionage)的报告在网上发布,对中国三家网络安全企业360、奇安信、安天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等机构揭露美方情报机构网络攻击的相关报告进行歪曲解读。
该报告一改美方智库人物习惯性夸大中国网络安全能力,为其情报机构和军工复合体争取巨额预算的套路,而是开启一波对中国企业分析溯源能力很差的“嘲讽”,攻击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发布的分析成果或者是跟进国际厂商卡巴斯基,或是依赖美国情报机构泄漏的资料,因此中国厂商的报告对美国没有指控力,这让中国安全业界愤怒了。美方的逻辑是典型殖民时代的侵略者傲慢,将被殖民、被侵略和被伤害者的艰难反抗视为一种原罪。
3月21日,安天回敬了《如何让“鹰鹫”在迷雾中显形》报告,该报告相对完整地回顾了安天从震网事件以来跟踪分析美方网络攻击的过程,公开了多处此前未发布的技术细节,对比多个工作时间线,介绍了分析曝光Solaris、Linux、iOS平台的攻击样本,破解了样本加密机制等过程,证实了中国安全企业的自主发现能力。
安天的工程师也开启了反向嘲讽:“如果我们不向SentinelOne(我们愿意称呼他们为美国同行)点破若干他们视而不见的真相,包括向他们分享一点我们(也包括国际网络安全业界)对APT分析工作的真正理解,就不足以让人们看清SentinelOne报告貌似专业、甚至‘公正’的梳理和分析下面隐藏的对世界的欺骗。”报告最后以“施害者不因施害的高明而高贵,反抗者不因反抗的艰难而卑微”作为结束语。
七个月后,卡里突然在X上发起了对安天的“政治喊话”,而且回应了安天的“我们愿意称呼他们为美国同行”。他说:“我向他们的研究团队表示歉意。如果我能更直白地表达我的担忧: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因国家保密法而无法发布独特的归因数据和分析,对于任何世界级研究人员来说,这显然非常令人沮丧,安天的许多员工都是如此。我并不是要贬低你们的分析,而是要指出你们的分析报告似乎在其他(国际)公司发布相关报告之前受到限制。你们的卓越表现受到了压迫性政府的束缚。不必担心我们是否是同行,因为我相信我们是同行。”显然,这是赤裸裸的政治引诱加挑拨。
在安天不予理睬后,卡里在炒作MAPP的中国威胁,推动“微脱钩”之时,就再次对安天“集火”。
六、净评估:网空战争的准备
2025年7月8日,长期为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等机构提供服务的“边缘研究”公司(Margin Research)发布了题为《动员网络力量:网络民兵在中国网络战力量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增强》(Mobilizing Cyber Power: The Growing Role of Cyber Militias in China’s Network Warfare Force Structure)的长达75页的长篇报告。这份报告重点关注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在国家网络民兵建设中的作用和实践,特别用专门章节将360和安天作为案例单独研究,认为这两家企业是中国网络民兵的运营样板。
报告的作者基兰·格林(Kieran Green)也是美方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重要智库人物之一,曾短暂在美国国防大学担任助理,之后长期在美国军工承包商埃克索维拉(Exovera)公司担任面向中国情报高级分析师。该公司在2024年9月因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被中方制裁。
![]()
格林展示了其团队极强的开源情报分析检索能力,在报告的附件中,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汇聚梳理出了中国136支网络民兵的基本情况表,还一一标注了地理坐标。但格林的美式旋转门思维在报告中暴露无疑,他认为中国网络安全企业“通过成立一个规模庞大、具有可操作性的网络民兵单位,将政治信号转化为制度实践,这表明对国家安全目标的支持不仅成为爱国主义的标志,也成为获得商业机会和监管优惠的战略途径”。显然这是对中国国防动员机制的误解。格林在报告中更对安天的创始人,全国政协委员肖新光做了大量分析解读。
2025年7月18日,美国科技媒体“连线”刊文引用美政府智囊专家相关研究,并关联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安全研究中心(CSS)关于中国“红客”系列报告,重点梳理所谓参与 “国家网络活动”的民间“黑客”力量。
2025年8月13日,意犹未尽的格林又发布《网络民兵重现:或者,“为什么你的老板也可能是你的中国排长》”(Cyber Militias Redux: Or, "Why Your Boss Might Also Be Your Platoon Leader in China")。
从2022年“反华合唱班”在听证会的亮相,要求超越点名羞辱,直接打压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再到“边缘研究”的中国网络民兵报告,传递着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信标。从历史上,美方政府部门、情报机构、智库和旋转门企业评估重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而今天美方的评估活动,已经全面覆盖中国网安产业和重点企业、民间人才等各个方面,已经构成了全体系、全方位、全链条的能力净评估。
相关人士指出:这是美方在网络空间全面分析中国的家底,是筹划发起网络战争的重要信号。
七、知华反华的“中国通”们
格林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还拥有美国塔夫茨大学中文和国际关系双学士学位,他自称自己的中文水平是“专业级”的,始终以“中国通”为人设。其实在“反华合唱团”中,还有有比格林更懂中国的“中国通”。那就是兰德公司政策研究员内森·博尚-穆斯塔法加(Nathan Beauchamp-Mustafaga),中文名:莫小龙,其经历更为离奇。他的青年时代曾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多,并在中国五个城市的七所学校完成了高中、大学和硕士各一年的教育。
![]()
毕业后他曾在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和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工作。独特的经历使他可以利用本土语言资源关注与中国相关的战略问题。耐人寻味的是他自称有北京大学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CISS)的任职经历。但从新闻检索来看,只能看到他代表兰德拜访北大相关机构的经历。
他加盟兰德公司后利用大量中文资料,在2023年发表《中国新一代心理战:新兴技术的军事应用及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梳理了中国军队对心理战的新概念和技术构想,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以及传统的声光、电磁手段等影响对手决策的手段。建议密切关注中国利用军民融合推动心理战技术发展;加强对中国官方机构心理战部队和活动的研究,保护美军免受新型非杀伤性心理武器和信息操控的影响;但同时他也建议与中方开展对话管控此类技术的战争门槛。
显然与听证会的四剑客相比,莫小龙要理性很多。
这些“中国通”在深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之后,却坚定的反华,他们利用在美国政商届广泛的影响力,加上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专业背景,或为暗线的战略设计师,或为合唱团本色出演,在美国对华网络安全打压中起到关键作用。
八、和弦与落幕
智库一直在美国政治和治理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智库人物中有的是资深研究者,有非常深刻的领域洞见,有的曾在美国政府军队任职,参与过规划和重要行动;有的在科技巨头或明星公司掌握关键资源,主导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布局。他们深谙美国政府军方、情报、企业和金融资本之间的运作逻辑,为支撑他们心中的美国世界霸权,或为特定利益集团请托,或在听证会慷慨陈词,或发表长篇大作,著书立说,他们捆绑在美国政府精心构建的旋转门体系中。
在这个体系里,总会阶段性地冒出一些“引领风骚三五年”的人物,“卡里们”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有着丰富的资源与人脉,擅长包装自己的观点,占据了话语权,成为了美国网络空间领域的“权威”人物,而他们也构成了一个连接丰富的小圈子。
2022年美国国会USCC听证会的反华四人组中,德松布尔是记录未来公司(Recorded Future)亚太威胁情报研究员、约翰·陈是埃克索维拉公司情报与研究分析中心首席分析师(分析中国网络民兵的格林正是他的前同事)。德松布尔与约翰·陈则均是大西洋理事会非常驻研究员。大西洋理事会由前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等创立,其长期受美国国防部支持,并获得高盛等资本赞助,是北约的主要智库机构之一。
生于互联网时代,让合唱团的成员们比智库的前辈更活跃,更理解流量和影响力,他们之间互动频繁。在中国网络民兵报告中,格林公开致谢德松布尔、约翰·陈;在他发布文章《网络民兵重现:或者,“为什么你的老板也可能是你的中国排长》后,德松布尔则第一时间推送转发了报告;而格林也经常转发德松布尔的相关内容;对卡里发布的所谓中国网络攻击生态、中国网络人才和CTF竞赛的帖子,德松布尔也都在第一时间转发。
青年成名的他们,将反华作为其任务和使命,也让他们推动了火眼、众击等一批美国新兴网络军工承包商的崛起,但 “凡鸟偏从末世来”的时代宿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继承乔治·凯南的架构设计能力,亨利·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态度,或者布热津斯基的阶段预见力。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他们唯一继承的就只剩下了政治偏执。阿迪·萨莫尔(Adi Shamir),布鲁斯·施奈尔(Bruce Schneier)这批美国网络安全技术泰斗们的老去,给了卡里们更多的空间。在美国炮制的与中国进行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他们强化对立,撕扯裂痕,使出浑身解数维护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
全球热爱和平与正义的网络安全研究者需要认真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观点、言论与活动,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和预判美国在网络空间领域的霸权走向。
他们的狭隘与执念终会是他们自己的绊脚石。他们在美国政治舞台的“引吭高歌”恰恰成为了更多国家认清美国网络霸权本质的反面教材。这是东升西降,世界和平正义力量不断崛起,美国霸权逐渐衰落的时代;这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这支合唱团的纵情欢唱终将作为噪音制造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谢幕,他们只是历史的过客。
![]()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