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农历七月廿九,农忙收尾的当口,老辈人说有4件事得留心。早稻晒谷场翻得正勤,玉米棒子堆成小山,这时候最忌生病误事儿。
![]()
菠菜地刚整好垄,小白菜苗儿冒了尖,农民弯腰干活儿,可不敢乱折腾。
七月廿九是“杨公忌日”,老辈人讲过个故事——从前有户姓杨的,仗着13个儿子说大话,结果闰年间瘟疫一来,儿子们挨个没了。
![]()
打那以后,这13天就成了警醒日,不是迷信,是教人说话做事留分寸。头件事:别穿太轻薄。
白露节气过了大半,早晚温差能有十来度,白天穿短袖行,可傍晚得披件薄外套。后脖子凉飕飕的,腿肚子冒凉气,这时候穿太少,感冒咳嗽找上门,割稻子都使不上劲儿。二件事:别乱吹大话。
![]()
杨公的教训搁这儿摆着,农忙时谁没个急脾气?
可话说太满,万一办不到,招人笑话是小,误了交情是大。《论语》里讲“讷于言敏于行”,农民最实在,多干点儿少吹点儿,邻里间才处得亲。
![]()
三件事:别往山上跑。白露后山上凉得快,爬个百来米,气温能降半度,出了汗被山风一吹,准得打哆嗦。
更别说这时候雨水多,山路滑溜溜的,石头松垮垮的,摔一跤轻的蹭破皮,重的伤筋动骨,家里的活计咋办?四件事:别直接坐石头。夜里石头吸足了凉气,早上摸起来冰手,往上面一坐,寒气顺着裤腿钻,老寒腿就是这么落下的。
![]()
石头缝里还藏着湿气,沾到身上黏糊糊的,脾胃弱的人,吃顿饭都犯恶心,哪有力气扛麻袋?有人说这是老迷信,可农忙时节防感冒、少折腾,哪点不实在?
前儿村东头张婶贪凉穿短袖,夜里就咳得睡不着,晒谷场的活计全落给老伴儿,俩口子急得直跺脚。西头李叔嘴硬说“爬个山能咋”,结果摔了脚踝,玉米棒子到现在还堆在地里,发了芽可就卖不上价了。老理儿里藏着生活的智慧,不是要约束人,是帮着少走弯路。
![]()
农谚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说的就是这时候得护好身子,别让寒气钻空子。你家老人还讲过七月底哪些讲究?评论区唠唠,咱互相提个醒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