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7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仅仅一年多以前,一则《北京大学现80后副校长》的消息,就让任羽中登上过热搜榜。
彼时,年方43岁的他荣任这座著名的百年名校副校长,成为一代80后高山仰止的偶像。
时隔不久,任羽中再次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出现在新闻的头条。只不过,这次是负面的。
从天堂到地狱,坠落速度如此之快,任羽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任羽中出生于1980年1月,若早出生一个月,他就属于70后,恐怕日后也不会有“80后北大副校长”这种耀眼的光环。
他的出生地是四川资阳,家庭背景一般,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出身。
任羽中天资聪颖,智商过人,自小到大都是班级乃至学校的学霸级人物,荣誉和掌声陪伴了他整个青少年时期。
1998年,任羽中高考得中四川省文科状元。全省的高考状元,每年只有一个,这是何等的荣耀和辉煌!
国内高考状元的去向通常只有两所学校:清华和北大。
由于任羽中学的是文科,北京大学显然对于他有更大的空间。
最终,任羽中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就读。
在强手如林的北大,任羽中照样表现优异。他连续四年获北大明德奖学金,其中两年获北大创新奖。
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保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生。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是一个培养外交官的摇篮。在我国外交领域、国际关系研究方面,都活跃着该学院的许多知名校友。
然而,高材生任羽中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之路:他在硕士毕业后留校,进入校办秘书处,干起了政工和秘书工作。
对于任羽中的选择是出于何种考虑,我们不得而知。
应该看到,优秀毕业生留在母校工作,亦是一种普遍现象,并非任羽中有多么特立独行。
工作之余,2007年他在北大开始攻读博士,并于三年后取得博士学位。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政工干部任羽中把看起来琐碎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很快,他便得到擢升,陆续担任北京大学党办校办秘书室主任、党委政研室副主任、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党委政研室常务副主任等职务。
2017年9月,任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党委政研室)主任。
2019年7月,任北京大学人事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交流与培训中心主任(兼)、师资人才办公室主任(兼)。
2020年9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23年11月,任羽中正式跻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身兼副校长、秘书长、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融媒体中心主任、社会学系党委书记等多个职务。
从履历中可以看出,任羽中在北大管理过的领域相当宽广,包括党办、政策法律、人事、宣传等方方面面,是一位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他具有超高的智商、渊博的学识、过人的口才,这使得他在北大的各个部门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
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一流期刊上,展现了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洞察力。
2021年9月7日,时任北大党委政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任羽中,曾发表名为《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的文章。
文中提到:“科技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虽然位于985高校之列,但世人并不将其视作一般的985。
北大和清华,往往被单独列为一档,并肩为中国“TOP2”高校,凸显其特殊的地位。
作为副部级的大学,北大党委常委、副校长为正厅级序列。43岁的正厅级,按理说仕途虽然不慢,也不算凤毛麟角。
但北大的副校长显然不是一般的正厅级,这种职务的稀缺性和含金量远非普通厅级官员可比。
在北大当上了副校长,任羽中早一次成了家乡议论的热点人物。这一次的热度,比他当年一举中魁高考状元还要热上三分。
随着任羽中曝光度猛增,他在过去的言论举止也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早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很有趣的书,名叫《高考状元牢骚书》。
该书列出了22位高考状元对于高考制度的“牢骚”,这里面就包括1998年的四川高考文科状元任羽中。
书中这样引述任羽中的话:“我想,我,还有我的老师,我的朋友,都变成了劳累的犀牛,而我们学校其实是一个犀牛乐园。在没有名字当作名字的湖边生活,我就是看起来眼神非常忧郁、经常停下来摇自己头上的角还拼命喘气的那一头。”
任羽中所说的“没有名字当作名字的湖”,自然就是指北大的未名湖。
他用看似发牢骚的话描述自己的北大生活,实则表达了一种埋头拼搏、不畏困难的气概,展现出苦中有乐的精神面貌。
我们可以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象牙塔最顶尖的那一小拨人,任羽中没有理由不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和任羽中同时代的杰出青年们,也正走上各大名校的重要岗位:
出生于1981年1月、原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的王欢,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出生于1980年10月、原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的陈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出生于1981年6月、原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尤延铖,担任厦门大学副校长。
其中,任羽中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但正是这个领头羊,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
任羽中应该是第一个有据可查的因违反廉洁纪律而落马的高考状元,实在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任羽中的信息,也有他不同年份的照片留存。
在大多数照片中,任羽中都是一副青涩、懵懂的学生形象,彷佛他并不是什么大学校长,而只是你的同班同学。
即便中年有所发福,他看上去也只是一位敦厚、朴实的老师或者科研人员,和贪官一点也挂不上钩。
任羽中到底是怎样走上违法违纪之路的?在不谙世事的学霸外表之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当然,我们不能幼稚地认为他真的不谙世事,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为何能在卧虎藏龙的北大脱颖而出、居于人前。
仕途不比学术,只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手腕和情商。
国家每年给公办大学下拨的教育经费是巨额的,尤其像北大这种顶尖大学更是占尽优势。
据统计,2025年北京大学教育经费预算为259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就达到57亿之多,另外还有校企合作、校友捐赠等收入。
高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如果在纪律约束和监督方面稍有差错,也容易引发腐败。
任羽中从一个高考状元堕落成腐败分子,其人生跌宕令人扼腕叹息。
在强大的法律和心理双重压力之下,他最终选择的是主动投案,抑或迫于形势,抑或表明他尚存悔改之意。
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个道理:高智商和好成绩并不能保证人生之路平稳顺畅,关键还要坐得正、行得端,方能不摔跤。
在金融、医药、资源、房地产、演艺、航空等多领域重拳反腐之后,高校系统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反腐风暴。
高考状元兼北大副校长尚且逃脱不了被查的结局,这证明,反腐无死角。
已经投案接受审查的任羽中,还能记得起曾经独坐在未名湖畔的那些日日夜夜吗?
当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湖面上,荡起一层层涟漪,似乎在低吟着一首《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