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21日报道:近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养老社区品牌“太保家园”在上海静安和河南郑州的两处新社区同步开业。至此,中国太保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的养老社区项目达15个,其中12个已投入运营,常住居民超过2500人。
此次双城社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太保在“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上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医养结合”和“认知症照护”等行业重点领域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
![]()
聚焦城市核心区养老与区域服务空白
新开业的两家社区分别定位了不同的养老需求。
太保家园·上海静安国际康养社区位于上海核心城区,临近岭南公园,其特点在于“嵌入式”高品质照护。社区设有260余套房间,专注于为高龄自理、介助介护及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该社区积极响应上海市“五床联动”医养结合服务项目。通过与市北医院等医疗机构签约,整合家庭病床、养老机构床位、医疗床位、康复床位和安宁疗护床位资源,形成“养老-治疗-康复”的闭环管理,试图解决养老机构“就医难”的痛点。
郑州国际颐养社区则填补了区域内高品质养老供给的空白,拥有近1100张床位。88岁的首位试住居民谢天增老人表示,社区的无障碍设施和专业照护能力是他选择入住的主要原因。
深化认知症照护与公益投入
随着老龄化加剧,认知障碍照护成为社会刚需。在开业活动中,中国太保旗下蓝公益基金会向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静安区代表处、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各捐赠50万元,专项用于认知症早期筛查及家庭照护者培训。
据介绍,新开业的两大社区均设有“乐忆家”认知症照护专区,提供从行为干预到生活照料的全周期方案。
![]()
“保险+养老”模式的规模化落地
近年来,保险资金依托其长期性和稳定性,成为布局养老产业的重要力量。中国太保探索的“保险+养老”模式,旨在将金融保障转化为实际的养老服务。
在上海,随着静安社区的开业,太保家园已形成“一城三园”(普陀、崇明、静安)的布局,覆盖了从城市核心照护到郊区生态旅居的不同场景。在全国范围内,其“颐养、乐养(旅居)、康养(照护)”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也日趋成熟。
业内人士指出,大型险企规模化运营养老社区,有助于推动养老服务标准的建立。中国太保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大康养”战略,促进康养服务与保险主业的结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更多实践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