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沈白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的区域连接线、东北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沈佳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起自沈阳北站,沿线经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吉林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5个地市(州),终至长白山站,全长约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10座车站。目前,沈白高铁已经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随着沈白高铁开通在即,与之有关的另一条高铁线路——牡丹江至敦化高速铁路(牡敦高铁),也迎来了新的进展。
![]()
牡丹江至敦化高速铁路(牡敦高铁)是国家规划的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佳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东部高铁环线的关键段落。线路南起吉林省敦化市敦化站,向北经雁鸣湖、镜泊湖、宁安市等地,终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站,全长约19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总投资约300亿元。
![]()
该线路途经镜泊湖5A级景区、雁鸣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区,采用桥梁隧道占比超过60%的方案,虽增加建设成本,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同时预留了后期提速至350公里的条件。沿线设牡丹江西、大岭国际机场、宁安西、东京城西、镜泊湖、雁鸣湖、官地、敦化南等8座车站。其中,牡丹江西站以8台14线的规模打造成为黑龙江东部最大高铁枢纽;大岭机场站将与牡丹江大岭国际机场合建,实现空铁联运;镜泊湖站3台5线的设计专为旅游专列始发预留空间。
作为承载东北振兴希望的铁路新通道,牡敦高铁项目的规划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项目早在2016年便启动预可研工作,但直到2020年才完成预可研编制并通过两省审议,2023年纳入国铁集团勘察设计计划,2024年线路方案基本稳定。在此期间,项目经历路线之争、资金压力、生态审批等多重考验,最终在2025年迎来突破性进展:2025年7月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审查,8月启动初步测量,成为今年全国第二条启动此类审查的重大高铁项目。
目前,牡敦高铁已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可研审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有望在2026年开工建设,预计2030年建成通车。这一时间表基于三大支撑:一是资金难题逐步破解,地方与国铁出资比例已明确;二是技术障碍持续突破,冻土区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三是审批流程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部审查与林地征用许可进入最后阶段。
![]()
项目建成后,沈佳高铁通道将全线贯通,形成纵贯黑吉两省东部的铁路大动脉,使牡丹江至长春、沈阳的旅行时间分别缩短至2小时和3小时以内,彻底解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城市出省绕道哈尔滨的瓶颈。同时,该线路将串联长白山、镜泊湖、雪乡等旅游资源,形成东北冰雪旅游黄金走廊,预计带动沿线GDP增长率提升3个百分点以上,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