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在上世纪特别常见,那时候全国到处都是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模式。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四五十年的光景了,大部分地方早就转向市场经济,农民们自己包田、搞个体。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居然还坚持着人民公社的路子,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保留这种制度的乡镇。
记工分、出集体活、统一分红,这听起来跟现在很不搭,但人家干得风生水起,人均收入不比城里差。他们真过得幸福吗?
![]()
周家庄位于河北晋州市中部,1952年当地农民们开始搞农业合作社,那时候全国都在推互助组。
曹同义、李五金带头,成立了曹同义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入股,集体干活,很快就成了全县的样板。1956年升级成高级社,覆盖了6个自然村,社员们开始统一规划生产。
1958年,周家庄响应号召,建起了黎明人民公社,后来调整归入东风人民公社。
![]()
1961年,又以周家庄为驻地正式挂牌周家庄公社。这段历史跟全国差不多,都是从互助组一步步走到公社的。
1982年,全国开始解散人民公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户,大锅饭改成各自管各自的。周家庄也面临这个压力,河北省甚至派县委书记来督促解散。
可当地社员们开会商量,大家觉得集体经营好,收入稳,不想散伙。结果,全社公决,决定保留原模式。
![]()
1983年,行政上改成周家庄乡,但管理体制没变,还是集体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
至今为止,它分10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由乡政府直接管,不设村委会。这么一坚持,就成了全国独一份的“活化石”。
为啥周家庄能扛住不散?说白了,是因为他们早早就摸索出路子。公社成立初期,农业是主打,社员们记工分,出多少活记多少分,年终按分分配口粮和现金。
![]()
工分细化得很,比如犁地记高分,喂牲口记低点,但总的公平。
改革开放后,他们没死守老一套,而是发展工业和副业。建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这些集体企业成了支柱。阀门厂现在是长江以北的大户,产品卖全国。
农业上,也搞专业基地:4000亩红地球葡萄、3000亩鸭梨出口基地、1000亩高档苗木、10000亩优质小麦繁育。这些不是瞎种,得看市场,葡萄和梨子还出口呢。
![]()
旅游也帮了大忙。从2007年起,第九生产队办起特色农业观光采摘园,游客来摘果子、逛田园,到现在接待了120多万人次,收入超4000万元。
园子是国家3A级景区,社员们分工管维护、接待啥的,都记工分。
2007年他们还办了资金互助社,是河北第一家,现在仍是唯一一家。这像小型银行,盘活集体资金,支持农业工业,还给社员贷款方便。
![]()
结果,公社经济越滚越大,2013年人均纯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和全国农民平均。
2015年,工农业总收入10亿多,人均现金分配13189元。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8000元。2018年,总收入12亿多,纯收入3亿出头。2023年,粮食产量3万吨,人均1.5到2吨。
粥家庄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基础设施不比城里差。
![]()
分配方式,还是记工分、统一分红。社员出集体活,农业生产集体安排,机械化程度高,有拖拉机、收割机。工业上,阀门厂工人转车床,建筑队砌房子,都算工分。
年终由乡里统一核算,现金分红,人均6000元左右。2017年底,周家村分了近7000万,分红时还得找警察护驾,因为金额太大,怕出事。
周家庄没贫富差距,干群关系融洽,福利全覆盖。从1982年起,推行12项福利政策:住房、教育、医疗免费,水电补贴,日用品、粮油统一调配。
![]()
社办企业提供本地工作,不用外出打工,所以没夫妻分离、留守童老人问题。一家子团聚,老人60岁退休,待遇跟城里人差不多。
生活上,公社建了住宅楼、文化宫、影剧院、图书馆、培训中心、农民乐园。这些设施高标准,社员住新房,看电影、读书都免费。
红白喜事有规矩,宴席不许上高档菜,烟不超过15元,酒不超过25元。这规矩保持勤俭,避免攀比,风气正。
![]()
医疗站免费看病,学校免费上学,孩子们不用愁学费。就业在家门口,阀门厂、果园、旅游园,随便挑。
结果,社员积极性高,劳动自觉,不偷懒。公社还能适应市场,葡萄梨子卖出口,用区块链溯源啥的高科技,滴灌系统精准浇水。这些创新让老模式活下来。
当然,坚持公社不是没挑战。全国都市场化了,周家庄得跟上趟。工业企业得升级设备,农业得防虫害、看天气。
![]()
资金互助社帮了大忙,但也得管好风险。
外部压力也有,政策变了,土地流转啥的,他们得平衡集体和个人。可他们干得稳,集体经济占大头,社员收入稳升。比起散户种地,周家庄社员风险小,福利全。
2013年走访时,有人说这里实现了共同富裕,农民城镇化了,还保持尊严。不是空话,村里别墅林立,小学中学齐全,环境整洁。
![]()
现在,周家庄的社员过得咋样?从数据看,幸福指数高。收入超平均,生活无忧,家庭和睦。没贫富分化,社会稳定,这在农村少见。
有人说这是计划经济的残余,但人家证明了集体也能富。公社模式激发了积极性,社员不懒惰,创新不断。
比起外出打工的辛苦,这里稳当。老人退休有保障,孩子教育免费,一辈子不愁。当然,年轻一代可能想更自由,但公社给了集体温暖。
1、晋州周家庄乡金秋旅游采摘节开幕 体验唯一保留人民公社 河北新闻网 2013-09-06
2、中国“最后的人民公社”61年了!家家住别墅,外地人愿当女婿 新浪财经 2019-12-12
3、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 北方网 2008-09-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