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癌最“安静”,没有症状却悄悄蔓延!很多人一发现就是晚期!
![]()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最令人畏惧的,或许不是它的致命性,而是它的“悄无声息”。有些癌症在早期几乎不发出任何警告,等身体终于传来信号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专家马文华主任提醒:以下四种“隐形癌症”尤其擅长伪装,但只要掌握科学筛查方法,就能在它们尚未发难时将其揪出。
![]()
1. 肾癌:血尿是身体最后的“求救信号”
肾脏深藏于腹腔后方,早期肿瘤生长缓慢且无痛感。由于肾组织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即便长了肿瘤,也不会立刻引起疼痛。许多患者直到体检时做B超,才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肾癌。
但身体并非完全沉默。一旦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尿液呈现粉红、洗肉水样,且不伴有尿痛,就要高度警惕。这是肾癌最常见的早期征兆之一。此外,部分人可能在腰部摸到质地较硬、位置固定的肿块,或感到持续性的隐痛、钝痛,这些都可能是肿瘤增大的信号。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肥胖人群、高血压患者、有肾癌家族史的人。
筛查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B超和尿常规检查;50至70岁为肾癌高发年龄段,更应坚持定期筛查。
![]()
2. 肝癌:肝脏“不喊疼”,不代表它没事
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因为它几乎没有痛觉神经。即使部分肝组织被癌细胞侵占,剩余健康组织仍能代偿工作,因此早期肝癌常常毫无症状。
等到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腹部胀大(腹水)等症状时,往往意味着病情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高危人群: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长期饮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
筛查建议:高风险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B超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一般人群建议从35岁起开始筛查,有家族史者应更早介入。
![]()
3. 肺癌:咳嗽不止可能是“癌”在敲门
很多人把长期咳嗽当作感冒或咽炎,殊不知这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早期肺癌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刺激性呛咳”,尤其是原本没有慢性咳嗽的人突然出现此类症状,或原有咳嗽性质发生改变,需格外警惕。
更危险的是,部分早期肺癌患者连咳嗽都没有,完全没有任何不适,仅在体检CT中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肺癌一旦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的重要原因。
高危游戏副本:吸烟包年数≥30包/年(即每天吸1包烟,连续吸30年)、长期接触二手烟、职业暴露于石棉/氡气、有肺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肺病者。
筛查建议: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高危人群可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这是目前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
![]()
4. 卵巢癌:腰围变粗不是胖,可能是癌在生长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病变极难察觉。许多女性发现自己腰围悄悄变粗、常有腹胀感,以为是消化不良或发福,实则可能是卵巢肿瘤在悄悄长大。
由于症状不典型,卵巢癌被称为“女性隐形杀手”。等到出现明显腹痛、腹胀难忍、尿频、食欲下降甚至腹水时,往往已发生扩散,治疗难度显著上升。
高危人群: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未生育或不孕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筛查建议: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盆腔B超,结合CA125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
面对“隐形癌”,我们能做什么?
这四种癌症虽然隐匿,但并非无法防范。关键在于:不要依赖症状,而要依靠筛查。
普通体检中的血常规、肝功能等项目,并不能有效发现早期癌症。只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如B超、CT、肿瘤标志物、内镜等,才能捕捉到那些“无声的威胁”。
专家强调: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只要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早期癌症都能获得良好预后。养成每年一次防癌体检的习惯,是对生命最负责任的投资。
记住: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癌症。定期检查,才是真正的“无病呻吟”护你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