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60年的夏季,当时我父亲在老家生产大队民办小学担任校长。学校借用地主家的一栋老木房办学,教师四人,学生二十八人,一共三十二人。
![]()
一天,学校接到公社通知,必须在生产大队附近的显要位置,用石灰写上一行醒目大型标语,主题是“大跃进万岁”,以便更好地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
接到通知后,父亲陷入了沉思,在斜坡上写大型标语,首先用石灰在草地上撒出字形,然后铲去草皮,再撒上石灰。
父亲觉得事不容缓,火速集中老师们展开讨论,标语写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标语写在学校西边一华里远的黔桂铁路北侧偏坡上。
中午时分,父亲集合全体师生,挑上石灰,拿着劳动工具,高举五星红旗,唱起当时的歌曲,向指定地点出发。
来到铁路北侧偏坡,在父亲的指挥下,师生各就各位,先用石灰撒出“大跃进万岁”几个大字,学生开始铲草。
不料,一个老太太站在偏坡下面的马路上指手画脚,不准学生铲草,父亲走下偏坡去询问原由,原来老太太每天都在这里摘蒿菜去充饥,她不让学生铲掉,几个胆大的学生和老太太争吵起来。
父亲耐心做了老太太的思想工作,老太太倚老卖老,越吵越凶,死活不听。师生们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置之不理。父亲在老太太的叫骂中忍气吞声。
当师生铲到“跃”字的“足”字旁,准备撒石灰时,那老太太在马路上嚎啕大哭,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叫骂。
![]()
这时,铁路上走来一个身穿中山装的领导,他走下道砟,站在路基上向下张望,大声喊道:“谁是校长?”
师生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立刻安静下来,呆呆地看着这位领导,父亲喘着气爬上路基,领导毫不客气地质问:“是哪个决定把标语写在这里的?”父亲吞吞吐吐地回答“是……我。”
领导双手叉腰,又问:“你把标语写在这偏坡下,是给谁看的?标语要让乡亲们看,全国人民更要看。”
胆小如鼠的父亲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吓得全身发抖,师生们看到呆若木鸡的校长,也纷纷愣住了。
领导指了指对面一华里远的斜坡,厉声说:“到对面山脚下去写,让火车上来来往往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被训得面红耳赤的父亲,又呼喊师生集合,重新讲明写标语的地点。
正准备出发时,老太太也来到了领导的身边,幸灾乐祸地又把父亲臭骂了一通,父亲低下头带着全体师生出发,往对面斜坡走去。
师生们来到山脚下,父亲开始在草地上撒石灰,当撒到“万”字时,对面的铁路突然传来了几声轰隆隆的巨响,如同地动山摇,几节车厢瞬间滚下了铁路北侧偏坡,卷起漫天尘土,有人高喊:“火车翻车了!”
师生们瞪大眼睛远看,翻车的位置。正好是刚才大家写标语的铁路偏坡。父亲浑身颤抖,站着一动不动,双眼流泪,一种由衷的庆幸涌上心头。
他对那位领导的怨恨,顿时抛到了九霄云外,变成发自肺腑的感激,当着全体师生的面感慨地说:“天呀,要是没有领导的厉声叫骂,今天下午家家户户将会哭声一片!”
父亲带领学生来到了事发地点,看见六节货车厢横七竖八地倒在偏坡下,有的四脚朝天,有的砸进深坑,师生们铲过的字迹已经荡然无存,车上的粮食、药品撒满一地,那位摘蒿菜的老太太也被车厢碾压得鲜血淋淋、面目全非,躺在偏坡上。
很快,公社的民兵和干部纷纷赶来维护现场。父亲站在观望的人群中,看到了刚才叫骂他的领导,正在参与搬运货物,父亲想去和领导握手说句感激的话,可是父亲畏畏缩缩,不敢擅自闯入现场,只好泪流满面地向领导招手,领导根本没有看见,那忙碌的背影匆匆消失在搬运的人流中。
半个月后老家发生饥荒,学生们都跑光了,父亲和几个老师在空荡荡的破教室里坚守了一个星期,又去挨家挨户的动员,仍然不见一个学生来上学,老师们只好回家种地,父亲成了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父亲常常跟乡亲们讲起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个精彩故事,总是庆幸地说:“师生们铲到‘足’字傍时,上天告诉我们赶快逃‘跑’,转移了新地点后,石灰撒到‘万’字时,上天告诉我们死里逃生是不幸中的‘万’幸,天意呀!”
后来,心怀感恩的父亲登门去感谢了老太太的家人,又几次去区上寻找领导,可是再也没有见着踪影。
![]()
晚年的父亲再一次把这件事告诉我时,他觉得很神奇,说他和所有师生的命都是捡来的,能够安安稳稳地多活几十年,是上苍对他们的眷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