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国“拉车人”的悲惨命运:很少能活过40岁,一生渴望拥有黄包车

0
分享至

如果你穿越回一百年前的北平街头,大概很快就会注意到一个特别的群体。



他们衣衫褴褛,脚步沉重,手扶车辕,弯腰拉着一辆黄包车穿梭在泥泞或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脸上布满风霜。

他们就是民国时期的拉车人,一个曾遍布城市角落的群体。

他们拼尽一生的力气,只为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却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梦想。

更悲哀的是,他们不是自甘堕落,而是时代悲剧下,无力挣扎的牺牲品……

车辙人生

民国时期的北平街头,清晨薄雾中,一道道弯着腰的人影从简陋的棚屋里钻出来,手里拎着冰凉的窝头,嘴里吐着哈气,缓缓走向那一排排停靠在街角的黄包车。



他们就是“车夫”,这个在那个时代意味着“穷人中最穷的人”的职业。

黄包车,最初从日本传入中国,在清末民初迅速在各大城市扎根,成了街头巷尾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在北平被称作“洋车”,在上海叫“黄包车”,而在百姓口中,更常被称为“拉脚的”。

那时候,小汽车还只是有钱人家的玩意儿,而大部分普通人出门,靠的不是自己的双腿,就是这些穿着破棉衣、满脚泥水的车夫。



但拉车这个行当,并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

进城之前,他们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是在连年饥荒中逃难的流民,是在战乱中被打散家庭的穷苦人。

原以为城里能谋个活计,哪怕只是饭馆端盘子、码头扛麻袋,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迎头一棒。

城市的饭碗早就被占得满满当当,工厂用人要签契约、识字、有介绍人,饭馆、杂货铺更倾向于招本地人。

这些从乡下来的穷人,不识字、不懂行、不懂规矩,也没有任何背景,哪怕只是到茶楼刷盘子,也常被嫌弃手脚不干净。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拉车”这门最苦最累的营生上。

可就连这条出路,也不是人人能踏进的。

首先得有一辆洋车,而一辆像样的黄包车,在当时的市场价,折合白银起码五六十块,一辆稍微结实、跑得快的进口车,更是要价上百。

这对一个刚进城、身上可能连五块钱都拿不出的穷人来说,根本是天文数字。

于是,大批的外来劳力只能转向“租车”。

北平的洋车行,就成了这些人赖以糊口的“庙门口”。



车行老板大多精明老辣,有的甚至原本就是黑道中人,干脆把车行办成了“半黑半白”的营生。

他们花大价钱批量购入洋车,统一上漆,统一挂牌,然后以“日租”或“月租”的方式,租给这些穷车夫。

但租车的门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车夫得先找个“介绍人”作保,才能跟车行老板说上话。

而这介绍人,往往也是江湖里的人精,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兄弟,要想拉车吃饭,先得懂规矩。”



什么规矩?规矩就是:先交押金,先交“喝茶钱”,还得向老板表示“诚意”

很多人哪来的钱?只能签借条、找高利贷,或者用仅有的家当作抵押。

甚至有人刚到北平,就被骗进车行,被要求签下厚厚一摞纸,表面是租车合同,实际上暗藏种种不平等条款。

就这样,许多人在还没开始拉车之前,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一些车夫为了“抢车”,连夜守在车行门口,只为等老板一声令下:

“哪位兄弟今儿能拿五块现钱?谁来!”

有时候,甚至是几个车夫轮流合租一辆车,分时段出车,早晚更替。



车成了稀缺资源,成了城市底层人群争夺生存资格的唯一筹码。

车行老板看中的,就是他们的“无路可走”。

因为只有彻底陷入困境的人,才会为了还债而拼命拉车,只有负债累累的人,才不敢忤逆老板的命令。

他们每日奔波于街巷之间,靠汗水换来几个铜子,而这几个铜子中,有一半要进老板的口袋。

更惨的是,一旦车夫因病或受伤无法出车,车行并不会给予任何帮助或缓冲期,反而会立刻停止租约,要求立即归还车辆,并索要违约金。



于是,车夫为了不失去这口饭碗,即便是发烧、扭伤,也要强撑着拉车上路。

有时候,他们身穿破棉袄,顶着风雪,脚上缠着布条,嘴里含着生姜,也得拉着客人走一二十里路,只为勉强糊个肚子。

在这样的重压下,车夫的生活早已不是生存,而是赤裸裸的挣扎。

很多人到城市三年五载,不但没存下一分钱,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债。

这条“车辙人生”,看似只是一个谋生的选择,但一旦踏入,就再难回头。

命薄如纸

想要生活,却是拿命去换,正是拉车人每天的真实写照。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体力劳作,把人掏空得很快。

你能在车夫身上看到“时间”留下的最直接痕迹,三十出头的年纪,脸上的褶子比城墙还深,牙齿掉得七七八八,头发灰白,背脊佝偻,走路时膝盖明显外翻。

很多人拉了三年、五年,肺病、胃病、风湿、脚气、肋间神经痛轮番找上门来,城里的医馆他们从没进过一次,只靠“熬”。

但这“熬”字,不是忍,而是用命去换时间,有个“活得久点”的幻想。

可惜,这幻想终究敌不过命运的毒打。



不少车夫在夜里死在自己拉车的小棚里,没人发现,他的死,不会惊动谁。

老板会很快收走他的洋车,家人若有,也许会被迫顶上借条继续偿还。

家人若无,就连埋尸的钱,都得由同行们凑几文草草了结。

更悲哀的是,等死的从来不只是身体,很多车夫的精神也早就提前死亡。

从希望到麻木,是一个缓慢却确定的过程。

他们曾经也是怀着梦想进城的,有人想着攒钱买车,有人想着寄钱回家给娘买药,有人想着多干几年,就带老婆孩子来城里住个棚屋,一家团圆。



可现实很快让他们明白,梦是城里最奢侈的东西,贫穷买不起。

钱,总是不够用,债,总是还不清,未来,总是看不到。

于是,有些人开始学着逃避现实,抽大烟、喝烈酒、赌大小,有的人甚至干脆搭上黑帮,白天拉车,晚上打手,给某个地痞在胡同口守着收保护费,或者参与抢劫、斗殴。

他们原本不是坏人,只是太累,太苦,太穷,太无望。

拉车,不止拉走了他们的身体,也拖垮了他们的人性。

四十岁,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也许只是“生活刚起步”,但对那时候的车夫来说,已经是“等死”的年纪。



能活到四十,就算长寿,能站着死,就算有福,能被人记住名字,那就是天大的幸运。

唯一能证明他们活过的东西,就是那条被车轮碾压得发亮的街道,那道深深浅浅、藏满悲苦的车辙印。

洋车梦碎,一生困顿

黄包车不仅仅是一辆车,对车夫来说,它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

在那个四处是剥削与压迫的年代,很多拉车人心中都有同一个念想,“只要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不必再看车行老板的脸色,不用再把半数辛苦赚来的钱上缴租金,我也能站起来做人。”

这个愿望,并不宏大,却几乎遥不可及。



一辆洋车很贵,普通车夫每日辛苦劳作,一天赚个七八角就已算运气好。

刨去吃住、还债、零碎开支,一年下来能存下十块已属不易。

按照这个速度,他们至少得干上七八年、甚至十年,才能攒下一辆车的费用。

更别说,这个过程容不得一点风吹草动。

稍有意外,生病、伤腿、被抓、摔车,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即便如此,仍有极少数人凭着骨头硬、命够长,终于攒够了钱,买下了一辆车。

那一刻,他们像脱笼的鸟,像脱苦海的鱼,满眼都是光亮。



他们把车擦得锃亮,连车轱辘都包上了细布,一路响铃清脆、昂首挺胸,就像披上铠甲的战士。

但现实从不让他们得意太久。

就像《骆驼祥子》里的祥子,那辆好不容易买下的车,不过三日就被当壮丁抓走,洋车被收缴。

再后来,他靠命拼回的那点积蓄,也在风雨飘摇的命运中一点点蚕食干净。

小说虽是虚构,但故事原型却真实得令人心寒。

许多北平车夫的人生轨迹,几乎都是祥子的翻版,买车、丢车、借钱、还债、再租车,从希望到崩溃,只需一个回马枪。

这些意外,来得既快又狠,车夫的那点微薄积蓄,在这座城里根本挡不住一阵风。



更讽刺的是,即便好不容易保住了车,也未必就真能“活得体面”。

拥有洋车的车夫,仍需在车市里排队抢客,一天如果拉不到三四趟,光靠拉活根本养不起车。

因为自己的车不再由车行负责保养,一旦车架断了、轱辘松了,就得自己掏钱修。

有的车夫省吃俭用,把破损的车零零碎碎修了三四次,最后才发现,一年的收入全搭进了那堆铁皮里。

而这辆“属于自己”的车,也渐渐变成了压在肩头的另一块沉石。

更悲哀的是,那辆梦寐以求的洋车,也未必能为他们带来“尊严”。

雇主还是照骂不误,鞭子照样抽下去。



客人依旧嫌弃他们臭、衣衫脏、不懂规矩,偶尔还会故意赖账、不给车钱。

洋车梦碎,碎的不只是铁和木,还有一生的挣扎与念想。

被遗忘的背影

时代的脚步永远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哪怕你曾在街头巷尾拼尽全力,哪怕你的汗水曾浸透整座城市的地砖。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黄包车开始被三轮车、公交车、私家汽车所替代。

城市建设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柏油路铺到了胡同口,铁轨从城墙外伸向远方,汽笛声代替了铜铃响,橡胶轮悄无声息地碾过旧日车夫的足迹。



黄包车退场了,拉车人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没有人通知他们“你们被时代淘汰了”,也没有哪一天清晰地划出界限,说“从今天起,洋车不能再上路”。

但他们自己知道,街上的客人越来越少了。

有人把车卖了,转行去干搬运、烧炭、挑水的活,有人索性把车留在原地,不告而别。

更有甚者,眼看着谋生无门,只得一头扎进了更黑的巷子,做贼、扛私货、当打手,或是干脆在酒坛边上醉死过去,再也没醒来。



车夫这个职业,没有告别仪式,也没有谢幕掌声,他们来时无声,去时更寂静。

城市的面貌换了新颜,那些曾经站满车夫的街口,如今成了汽车站。

为他们留下只言片语的,或许就只是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

一个虚构的车夫,成了数百万真实车夫的“代表”。

这本小说之所以让人读来沉痛,不仅是因为祥子的悲剧,更是因为读者在他身上看到了那个被时代吞噬的群体。

祥子不是英雄,他没有反抗,没有反转,没有“穷且志坚”的热血桥段。



有人说《骆驼祥子》太压抑、太沉重,但真正沉重的,是它背后那群“没有名字的人”。

这个城市,从来不属于车夫。

在今天的老照片里,还能看到街头那一个个佝偻的背影,有人蹲着休息,有人正在迎客,有人弯着腰在车辕下补裂缝。

他们的脸模糊不清,名字无人知晓,相同的是,一身风霜、一脸憔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备巡视兵营,见一将士深夜擦拭兵器:此人不可重用,速遣离营

刘备巡视兵营,见一将士深夜擦拭兵器:此人不可重用,速遣离营

荔枝人物记
2025-11-11 17:14:20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20岁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失联女留学生确认已离世,其父发声:案件正在办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极目新闻
2025-11-12 13:28:55
7.2万股民哭晕:“可控核聚变”大牛股,跌懵了!

7.2万股民哭晕:“可控核聚变”大牛股,跌懵了!

看财经show
2025-11-12 16:48:43
抛开杨瀚森,让我告诉你开拓者这个队到底有多烂

抛开杨瀚森,让我告诉你开拓者这个队到底有多烂

史虇的生活科普
2025-11-11 23:33:18
黑龙江肇东两挂车相撞起火,消防称驾驶室都烧没了,一名司机烧伤住院

黑龙江肇东两挂车相撞起火,消防称驾驶室都烧没了,一名司机烧伤住院

大风新闻
2025-11-12 18:28:03
貌合神离!55岁钟丽缇胖到认不出,骑行李箱近200斤,张伦硕全程黑脸

貌合神离!55岁钟丽缇胖到认不出,骑行李箱近200斤,张伦硕全程黑脸

扒星人
2025-10-24 16:11:13
何为籍,何为贯?“籍贯”是什么地方?看完下次可别再填错了!

何为籍,何为贯?“籍贯”是什么地方?看完下次可别再填错了!

长风文史
2025-11-12 14:24:59
连爆2大行业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都不装了

连爆2大行业瓜!大花回应只字不提影帝,阔太倒油导演,都不装了

石场阿鑫
2025-11-13 01:30:34
为何金庸故事渐渐失去市场?本质是“伪君子”意淫,市场下沉后已无需道德面纱

为何金庸故事渐渐失去市场?本质是“伪君子”意淫,市场下沉后已无需道德面纱

齐天候
2025-10-26 12:23:02
意外!徐杰落选新一期国家队名单,全运决赛砍18+7+9获全场最佳

意外!徐杰落选新一期国家队名单,全运决赛砍18+7+9获全场最佳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13 03:41:37
快船17分逆转遭5连败,哈登空砍三双,看清3个事实

快船17分逆转遭5连败,哈登空砍三双,看清3个事实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13 02:08:56
“续面事件”老板致歉,称将闭店、销号、给当事人赔礼道歉,面馆是5年心血、全部身家,回应被说“卖惨”:我本来就很惨

“续面事件”老板致歉,称将闭店、销号、给当事人赔礼道歉,面馆是5年心血、全部身家,回应被说“卖惨”:我本来就很惨

极目新闻
2025-09-24 18:15:28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大爷大妈尝试同居,24天后分手,大爷:她每次上厕所至少3小时!

大爷大妈尝试同居,24天后分手,大爷:她每次上厕所至少3小时!

游戏收藏指南
2025-11-10 05:20:46
利马面临曼联生涯最大挑战!若再伤阿莫林不得不引援,但人选难觅

利马面临曼联生涯最大挑战!若再伤阿莫林不得不引援,但人选难觅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3 07:20:56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2 00:06:39
安切洛蒂:皇马到目前为止成绩出色,还能怎么要求阿隆索呢?

安切洛蒂:皇马到目前为止成绩出色,还能怎么要求阿隆索呢?

懂球帝
2025-11-12 21:43:22
我在广州退休后,在苏州定居的真实感受,全是实话

我在广州退休后,在苏州定居的真实感受,全是实话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09 01:44:28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沈言论
2025-11-10 18:40:03
2025-11-13 07:39:00
青途历史
青途历史
历史是经验的宝库,是智慧的源泉。
2966文章数 2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头条要闻

邱毅:感觉两岸统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完整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月之暗面“内涵”奥特曼:钱不知道怎么烧的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时尚
手机
亲子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与韦达定理,一个视频学会!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 70 Pro 手机星闪车钥匙失效,预计 12 月底优化

亲子要闻

方媛月子期间无聊,熬夜跟网友聊天,透露很久没洗头,近视又加深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