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找毛主席要墨宝,主席写了3个成语,至今无人知道真正含义,那毛主席写的三个成语是什么?
背后所蕴含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时,曾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得到一幅主席亲笔题写的墨宝。
毛主席很爽快的答应了尼克松的请求,挥笔写下了三个成语,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作为礼物送给了尼克松。
![]()
收到毛主席所写的墨宝后,尼克松一脸茫然,他不明白毛主席所写的三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回到美国后,尼克松请了很多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想搞明白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可这些中国通看了这12字后,个个摇头叹气,没一个人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尼克松和很多美国官员,都没明白毛主席所写的三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直到后来,美国著名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里曾经对这幅书法做过研究,并解释了一番。
![]()
他认为,‘老叟坐凳’说的是美国稳坐世界老大哥的位置,而‘嫦娥奔月’则暗示中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强了,而‘走马观花’则指尼克松这次访华根本就只是走了个过场,而并没有深入了解中国。
这个解释也有点意思,但并不完全正确。显然,罗斯.特里尔的解读,是站在了当时那个时代进行解读。
然而,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字句,极少会只着眼当下。所以,他的这三个成语,还要站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才能真正解读出其深意。
![]()
首先,老叟坐凳,说的其实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毛主席将美国比喻为“老叟”,实际是说美国的本质是老牌帝国主义,它很稳,但是却老了,不动了,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也就那么回事了。这一解释和罗斯特里尔基本一致。
相对的,嫦娥奔月,指的是中国,毕竟嫦娥奔月是中国的古代神话,用它指代中国,最为合适恰当。这里是说,中国还非常年轻,且有无限可能,尤其中国的科技,说得大一点,将来和美国一样登上月球也未为不可。它虽然年轻,但活力无限,未来不设限。
第三,走马观花,说的是毛主席对尼克松这次访华的看法:流于形势,没有对中国进行深入了解,没有发现中国已经强大的事实,而只停留在过去和表面对中国的了解。这一解释,也和罗斯特里尔一致。
![]()
这十二个字放在一起,是毛主席想提醒尼克松:你这次走马观花,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这也不怪你,毕竟美国现在在盛景中,要盛景中的美国,看懂还处于贫弱中的新中国“终将强大”的本质,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那,我们相识一场,你又真心求墨宝,我就把中美两国的本质大大方方地告诉你吧,这个本质就是:美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太老了,终将被年轻的新中国赶上,甚至超越。
可以说,半个世纪前的毛主席,就已经准确预知到了中国的未来,这种自信,当真令人叹服。
不过呢,以上种种解读,都是后人的揣测。
至于这三个成语,背后蕴含的真正含义,毛主席也没跟左右的人说过,因此,至今无人知道其真正的含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