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全世界都在为和平发声时,她却举起了战争的旗帜。
9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第10000次会议上,14个国家投下赞成票,支持加沙地带立即停火。
一个女人的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摩根·奥塔古斯,这个43岁的美国中东和平事务副特使,用她的否决权,让全球和平努力功亏一篑。
这已经是美国第六次在联合国否决加沙停火决议。
但这一次人们记住的不仅是那个冷酷的"NO",更是说出这个字的那张面孔。
![]()
一个女人的权力进阶史
1982年7月10日,摩根·奥塔古斯出生在佛罗里达州奥本代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罗纳德经营着一家清洁公司,母亲丹妮丝是办公室经理。
谁能想到,这个独生女会在40多年后站在世界政治的中心,用一票否决改写中东的命运?
年轻的摩根拥有令人艾羡的外表。在佛罗里达小姐选美比赛中,她获得第三名,赢得了3000美元的大学奖学金。
那时的她站在聚光灯下,满脸笑容地挥手致意,谁能预料到多年后的她,会在另一个更大的舞台上,面对全世界愤怒的目光?
选美的经历为她打开了通往权力的第一扇门,2005年,她从佛罗里达南方学院政治学专业毕业,仅仅20岁就进入了美国财政部,担任情报分析员。
一个如此年轻美貌的女子,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政府部门站稳脚跟,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
爱情与信仰的转变
在华盛顿的政治圈里,摩根遇到了她的真爱,乔纳森·罗斯·温伯格,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她的丈夫,更是她政治生涯的重要推手。
温伯格曾在2003年至2008年担任美国财政部执行秘书,2008年至2012年担任白宫副法律顾问。
为了这份爱情,摩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皈依犹太教。
2013年,两人在一场备受瞩目的婚礼中结为夫妻,婚礼由已故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亲自主持。这场婚礼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像是政治联盟的象征。
宗教信仰的改变,是否也改变了她对中东问题的看法?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在她后来的政治立场中可以找到端倪。
![]()
从批评者到追随者
摩根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她曾被派往巴格达担任美国国际开发署公务员。
奥巴马政府时期,她在财政部负责北非和中东地区的情报分析,还曾前往沙特阿拉伯担任财政部专员。
离开政府部门后,她进入私营领域,先后在渣打集团担任全球关系经理,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执行理事。
她甚至创办了自己的游说公司,专门帮助华尔街和硅谷的富豪们与白宫和财政部建立关系。这段经历让她深谙权力运作的规律。
摩根与特朗普的关系曾经非常紧张,在2016年共和党总统初选中,她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和个人行为。
![]()
特朗普后来回忆说:"摩根与我斗争了三年,但我希望她已经吸取了教训。"
2019年4月,在时任国务卿蓬佩奥的力荐下,摩根出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这个位置上,她以强硬的反华立场和浓妆艳抹的形象而备受关注。
2022年,摩根试图东山再起,宣布参加田纳西州第五国会选区的共和党初选。
尽管得到了特朗普和其他共和党大佬的支持,但因为没有满足田纳西州共和党的投票要求,最终被取消竞选资格,这次失败成为她政治生涯的低谷。
![]()
意外的重新任命
2025年1月20日,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消息传来:特朗普宣布任命摩根·奥塔古斯为总统中东和平事务副特使。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一个曾经公开批评特朗普的人,怎么会被委以如此重任?
特朗普的解释是:"她得到了共和党的大力支持。"这个简单的理由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交易。,和党建制派的压力,让特朗普不得不做出妥协。
在宣誓就职仪式上,摩根穿着一身深蓝色套装,面色严肃地举起右手。
她将在史蒂夫·维特科夫大使手下工作,负责中东和平事务。讽刺的是,一个"和平使者"的职位,最终成为了战争的推手。
![]()
历史性的第10000次会议
2025年9月18日下午,北京时间19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迎来了历史性的第10000次会议。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但却因为一次投票而蒙上了阴影。
10个非常任理事国联合提出的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内容非常明确:要求在加沙立即无条件实行永久停火;要求立即、有尊严、无条件释放被哈马斯和其他团体扣押的所有人质;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无条件取消对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的所有限制。
这是一份人道主义色彩浓厚的决议草案,得到了14个国家的支持,而摩根·奥塔古斯代表美国投出了否决票。
在投票后的发言中,摩根为自己的选择进行了辩护。
她表示该决议寻求的"立即、无条件和永久停火"会让哈马斯处于能够进行未来"10月7日式袭击"的位置,这些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在14:1的悬殊对比下,显得格外刺耳。
![]()
这已经是美国第六次在联合国否决加沙停火决议。每一次否决,都意味着更多的平民伤亡,更多的人道主义灾难。而这一次,人们终于看清了否决背后那张面孔。
愤怒的国际反应
投票结束后,联合国大厅里的气氛凝重得可以切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在解释性发言中表达了"非常失望",并发出了"灵魂三问":
"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到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安理会才能履行职责?"
这三个问题如重锤一般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傅聪大使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愤怒和无奈,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
巴勒斯坦总统发言人阿布·鲁代纳发表声明,对美国的否决表示"遗憾与震惊"。声明强调,该草案获得了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国的支持,美国的否决行为实际上是在鼓励以色列继续对巴勒斯坦人民犯罪,违反了国际法与联合国决议。
哈马斯的反应更加激烈。他们强烈谴责美国动用否决权,称美国此举是"赤裸裸的共谋",与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的"种族灭绝罪行"形成"完全合作关系"。
黎巴嫩之行的尴尬
投票结束后不久,摩根按照既定行程访问了黎巴嫩。然而,这次访问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抗议。
在贝鲁特的街头,愤怒的民众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和平使者还是战争贩子?"的字样。摩根的车队在严密的安保护送下穿过抗议人群,透过防弹玻璃,她能够清楚地看到那些愤怒的面孔。
这个场面充满了讽刺意味:一个被称为"和平事务副特使"的人,却成为了和平的敌人;一个应该化解冲突的外交官,却成为了冲突的制造者。
![]()
权力背后的代价
从佛罗里达的选美皇后,到华盛顿的政治精英,再到联合国的否决者,摩根·奥塔古斯走过了一条令人瞩目的权力之路。她用美貌打开了政治的大门,用才智在官场站稳了脚跟,用妥协换得了权力的巅峰。
权力的代价是沉重的。当她在联合国投下否决票的那一刻,她不仅仅是在执行美国的政策,更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写下最具争议的一笔。
那张曾经在选美台上光彩照人的脸庞,如今成为了全世界记住的"战争面孔"。她的一票否决,不仅否决了一项决议,更否决了无数人对和平的渴望。
![]()
历史会记住2025年9月18日这个夜晚,记住联合国第10000次会议上的那个关键时刻。更重要的是,历史会记住摩根·奥塔古斯这个名字,记住她那张在聚光灯下说"不"的脸。
在权力的游戏中,她或许是赢家。但在人类良知的天平上,她已经成为了输家。这就是权力的代价——当你站得越高,摔得就越重;当你的声音越响亮,背负的责任就越沉重。
摩根·奥塔古斯的故事还在继续,但这一票否决,已经成为她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标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