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昌碩 篆書《天隨之書院》
鏡心 水墨紙本 34×105 cm
【釋文】天隨之書院。
天隨復出,有家若浮。
且讀且游,似漁似鷗。
茶灶筆床,江湖散愁。
【天隨】隨順天然;純任自然。《莊子•在宥》:「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吾之於五弦也,始則心驅之,中則神遇之,終則天隨之。」
【題識】庚申秋,吳昌碩年七十七。
![]()
![]()
![]()
吳昌碩書法著力於《石鼓文》,深研數十年,他寫的石鼓文,自出新意,用筆結體,一變前人成法,力透紙背,獨具風骨。吳昌碩書法以篆書聞名。他在跋《石鼓文》中說:「石鼓文辭既深,典出入《雅》、《頌》,而書法淳質,是史籀跡。」並認為古篆籀是中國書畫藝術之源。此件《天隨之書院》創作於吳昌碩77歲之時,是其「食金石力,養草木心」的最佳演繹書寫章法嚴謹,鬆弛有度,從這幅作品中不難看書其書、畫用筆的高度統一。
初以篆刻名於世,晚復肆力於書畫。書則篆法獵碣,而略參己意,雖隸真狂草,率以篆籀之法出之。畫則以松梅,以蘭石,以竹菊,及雜卉為最著,間或作山水,摹佛像,寫人物,大都自辟町畦,獨立門戶。其所宗述,則歸墟於八大山人、大滌子。若金冬心、黃小松、高且園、李復堂、吳讓之、趙悲庵輩,猶驂靳耳!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