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心峰汇” 大连站启幕,共筑疾病防控学术新篇

0
分享至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心峰汇——构建跨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场域

2025年8月2日,以“心峰汇——心血管事件链规范化管理”大连站隆重启幕。本次盛会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汇聚国内知名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围绕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控、血脂管理优化、抗血小板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病程管理等关键命题,展开一场聚焦前沿、深耕实践的学术对话,为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规范化进程赋能。

开场致辞


图:大会主席夏云龙教授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夏云龙教授发表致辞。夏云龙教授表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庞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负担沉重。面对严峻的形势,防控关口必须前移,践行“早筛、早诊、早治”的管理策略。通过早期筛查锁定高危人群,并以规范化的降脂、抗血小板等治疗阻断疾病进程,唯有如此,方能切实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本次会议涵盖最新防治理念、研究进展、个体化管理策略及综合防控方案等。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大家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更有效的疾病管理路径。

中国动脉粥样硬化负担值得警惕,斑块筛查重在“早”


图:陈红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红教授围绕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新进展,进一步强调了预防为主的防治理念的转变。《柳叶刀》委员会将“冠状动脉疾病”更名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疾病(ACAD)”,而这一框架调整直指全球严峻的疾病负担,预计2025年ACAD仍将是全球首要死因。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城乡居民死因中心血管病占比超47%,其中ASCVD导致的死亡占比持续攀升。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而中老年人群中,96%存在单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3%有多血管斑块[1]。研究证实,高危斑块具有最小管腔面积狭窄、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等特征,心血管死亡率最高可能提升14.4倍[2],可见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已不容忽视。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沉积是关键驱动因素。随着LDL-C的沉积,易形成不稳定进展性斑块。斑块一旦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引发临床心血管事件[3]。因此,早筛查、早预防十分重要。陈红教授表示,指南/共识针对不同高危人群推荐了筛查方案,旨在提升风险预测评分准确性、对中危患者风险重分类、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血管临床结局,并建议早期降低LDL-C获益更大,年轻时严格控制风险因素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4]。检测方法包括非侵入性(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CT造影等)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等)影像学检测方法,以及新兴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陈红教授强调,在心血管疾病负担极重的背景下,相信结合早期筛查和基于他汀类药物的药物干预,能够有效管理斑块进展,进一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图:斑块进展是导致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机制 [3]

心热点、新突破!降脂抗栓领域迎来变革


图:侯静波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侯静波教授在会议上,聚焦降脂与抗栓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开了精彩分享。侯静波教授指出,在降脂领域,LDL-C始终为ASCVD防治的核心靶点,且LDL-C达标后需关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瑞典一项研究显示,心肌梗死患者若在2个月内使非HDL-C达标,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可降低20%;若1年内达标,长期风险则降低24%[5]。侯静波教授表示,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国内指南推荐中等强度他汀作为降脂的起始治疗[6]。此外,脂蛋白a[Lp(a)]水平升高与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无论既往是否有ASCVD,Lp(a)水平的升高均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对于既往有ASCVD的患者,与低Lp(a)水平组相比,Lp(a)在75nmol/L(30mg/dl)以上会增加20%左右的心血管风险;对于无ASCVD的低危患者,则Lp(a)从极低水平开始与心血管风险连续相关[7]。

在过去的30年间,在抗栓领域治疗策略已从“强化治疗”转向“降阶平衡”。针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基于当前研究,国内外指南对ACS患者P2Y12受体抑制剂选择进行了推荐更新[6,8,9]。侯静波教授表示,降脂与抗栓两大领域中,多项突破性成果为临床实践带来新方向,深化了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机制的认知,有望引领心血管事件链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图:国内外指南/共识对ACS治疗时P2Y12受体抑制剂的推荐[6,8,9]

三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何管理?“三早”是关键!


图:杨进刚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教授围绕三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筛、早诊、早治展开深入探讨,强调需重视斑块这一潜在健康威胁。数据显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问题严峻,超1/5人口面临颈动脉斑块问题,且三高人群(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风险更高,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三者协同作用还会加速疾病进展。随着病情发展,斑块会从稳定状态演变为易破裂的高危斑块,可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2-3倍,还会提升脑缺血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杨进刚教授指出,早期干预至关重要。PESA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可能逆转,年轻时控制LDL-C等风险因素效果显著[10]。当前指南、共识建议将斑块列为风险增强因素,前移防治关口,并推荐了针对不同人群的筛查方案及多种影像学检测方法。

在治疗方面,有荟萃分析提示,他汀类药物每治疗100人2.5年,即可预防1例MACE事件,且获益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1]。基于此,杨进刚教授呼吁,需加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三高患者的筛查与管理,尽早干预LDL-C等风险因素,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


图:他汀类药物荟萃分析研究结果[11]

注:瑞舒伐他汀在中国未获批降MACE事件适应症

上医治未病:谈个体化降脂策略


图:刘巍教授

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教授基于“上医治未病”理念,深入探讨了个体化降脂策略,为ASCVD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当前,高LDL-C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亟需加强对血脂异常的管理,以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刘巍教授强调,“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在此领域尤为关键。临床中,可通过生物标志物(如LDL-C、hsCRP)和影像学检查(如颈动脉超声)进行早筛,二者结合能更精准评估风险,为个体化干预奠定基础[12]。刘巍教授表示,国内外权威指南纷纷更新,均将LDL-C列为ASCVD防治首要干预靶点,虽在具体目标值上存在差异,但“更早、更强、更长久管理”的方向一致。研究还发现,LDL-C累积暴露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即起作用,且其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相关,凸显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13,14]。针对血脂管理,刘巍教授指出,他汀类药物可高效降脂,延缓斑块进展,仍是降脂治疗基石药物。总之,以LDL-C为核心靶点,结合多维度评估实现个体化降脂,借助他汀类药物等手段,真正践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念。


图:LDL暴露量决定斑块的形成和进展,需更早、更强、更长久管[13]

2024年冠心病抗血小板领域大事记,共筑治疗新范式


图:张大庆教授

2024年,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领域迎来多项里程碑式进展,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大庆教授分享了2024年冠心病抗血小板领域的大事记。张大庆教授表示,多项大型临床研究不断探索抗血小板治疗之路[15-18],共同推动治疗策略向“降阶为主、平衡风险”演变。

基于不断累积的循证证据,2024年度冠心病领域三大指南发布,为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明确推荐除非存在较高出血风险或禁忌证,确诊后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使用1种P2Y12受体抑制剂(I,A),建议首选抗血小板强度更强的替格瑞洛(I,B)。《2024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指南》与《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也较为一致地强调,在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前建议对患者进行缺血与出血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调整治疗方案[6,19,20]。从“越强越好”到“精准平衡”,2024年的突破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时代正式来临。


图:中国CCS指南推荐在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前,建议对患者进行出/缺血风险评估[19]

ASCVD患者综合管理优化策略,如何实现?


图:张波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波教授聚焦ASCVD患者的综合管理,深入剖析了当前冠心病防控现状与应对策略。当前我国心血管病现患3.3亿人,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预计2030年将新增急性心梗7500万例、卒中1.18亿例,防控形势严峻。数据显示,即便接受PCI治疗,患者术后5年仍面临较高的MACE风险,且全球范围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偏低[21]。而动脉粥样硬化是ASCVD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当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内皮下后被氧化,将引发炎症,募集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内吞LDL形成泡沫细胞,促进斑块发展。随着病变进展,纤维帽变薄,将导致斑块破裂或侵蚀,最终引发急性血栓事件。张波教授在会中指出,CCS虽然长期稳定,但仍属于高危状态,控制不佳也可进展为ACS。

针对当前冠心病综合防治,张波教授强调需遵循“ABCDE”方案。其中在抗血小板治疗上,指南推荐ACS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方案,进行为期12个月的DAPT治疗,出院后可根据出血风险确定后续的具体策略[22]。此外,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尤其是高脂溶性、高β1选择性高的β受体抑制剂,降低猝死作用更明显,多为指南Ⅰ类推荐。降脂治疗方面,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呈线性关系,越低越利于延缓甚至逆转斑块。

总体而言,通过规范用药、定期审查等二级预防综合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指南指导药物治疗(GDMT)的依从性,进一步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大咖论道,对谈个体化用药策略

讨论环节中,陈红教授、侯静波教授率先围绕斑块筛查的意义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地位展开了讨论。

关于斑块筛查,专家们指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极快,甚至像恶性肿瘤一样迅速发展,因此斑块筛查对早期干预意义重大,即便无法完全阻止斑块形成,稳定斑块、延缓进展也至关重要。在他汀类药物地位方面,专家认为当前已进入联合用药时代,他汀类药物有悠久历史和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能降低死亡率,而新药多基于他汀联合使用,并强调需结合患者斑块类型、指标等进行个体化分层管理。对于中外他汀剂量差异,中国指南建议从中等剂量开始,根据情况调整。专家呼吁积累更多中国本土研究证据,制定符合中国人群的指南。

随后,张波教授、刘巍教授针对如何个体化降脂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的选择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经验。

在生物标志物与影像学结合方面,专家指出,影像技术与肌钙蛋白等生物标志物进展迅速。冠脉CT不仅能评估斑块,还能通过斑块外脂肪组织了解炎症情况,反映斑块周围微环境。但斑块存在显著异质性,因此需综合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以及风险增强因素制定个体化方案。国际研究显示危险因素越多,斑块不稳定性越高,评估风险时需全面考量,不能孤立看待单一因素。他汀类药物选择也需要基于斑块的稳定性和其他危险因素综合考虑。此外,专家强调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包括减重、健康饮食、运动等。当生活方式调整无法使指标恢复正常,或存在斑块、ASCVD等不可逆损伤时,需药物干预,且两者并不矛盾。

最后,张大庆教授畅谈了ASCVD患者多维度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以及适用缩短DAPT方案的患者类型。

在个性化药物治疗策略方面,专家指出,ASCVD全程(从一级预防到二级预防,涵盖ACS与CCS转化)都需重视代谢性风险因素管理。有斑块的患者,无论ACS还是CCS,降脂强度应一致,欧洲指南已明确此类人群为极高危,中国指南也在调整相关标准。因为只要存在斑块,就可能引发血管生物学改变,需强化降脂治疗。同时,需结合患者动态变化进行个体化管理,纠正患者对指标的认知误区。关于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专家提到,2010年前更关注血栓风险,现在安全性更受重视。ACS急性期内皮未完全修复,血栓风险高,需坚持抗血小板治疗,复杂病变风险更高。研究显示,高出血风险人群采用3个月疗程较1个月更优,出血未增加且血栓减少,但需精准判断,若出现出血迹象应及时止血。此外,治疗需结合患者特点和生活理念,强调动态、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

小结

此次心血管事件链规范化管理峰会从剖析中国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负担的宏观视角,到聚焦斑块筛查、降脂策略、抗血小板治疗等临床实操细节,构建起跨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场域。夏云龙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以指南为锚、以临床为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前沿研究盘点、三高患者斑块早筛早治、ASCVD患者综合管理等议题中,串联起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脉络。这场学术盛宴,不仅沉淀了心血管事件链管理的诊疗共识,更以思想碰撞点燃创新火种,为心血管疾病防控体系升级、患者预后改善筑牢学术根基,驱动行业向更精准、更高效的规范化诊疗征程迈进 。

参考文献:

[1]Pan Y, Jing J, Cai X, et al. Prevalence and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Multiterritorial Atherosclerosi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in Southeast China. JAMA Netw Open. 2022;5(6):e2218307. Published 2022 Jun 1.
[2]Yang Y, Shah JP, Zeng H, et al. Prevalence and Prognosis of High-Risk Plaque on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20;13(2 Pt 1):522-523.
[3]Borén J, Chapman MJ, Krauss RM,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aus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hophysiological, genetic, and therapeutic insight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Consensus Panel. Eur Heart J. 2020 Jun 21;41(24):2313-2330.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编辑委员会.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2,05(01):1-13.
[5]Schubert J, Leosdottir M, Lindahl B, et al. Intensive early and sustained lowering of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prognosis: the SWEDEHEART registry. Eur Heart J. 2024;45(39):4204-4215.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6).
[7]Berman AN, Biery DW, Besser SA, et al. Lipoprotein(a) and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Baselin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24 Mar 5;83(9):873-886.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05):432-454.
[9]ESC Scientific Document Group. 2023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ur Heart J. 2023 Oct 12;44(38):3720-3826. doi: 10.1093/eurheartj/ehad191. Erratum in: Eur Heart J. 2024 Apr 1;45(13):1145.
[10]Mendieta G, Pocock S, Mass V, et al. Determinants of 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Over 6 Years. J Am Coll Cardiol. 2023;82(22):2069-2083.
[11]Yourman LC, Cenzer IS, Boscardin WJ, et al. Evaluation of Time to Benefit of Statin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dults Aged 50 to 75 Years: A Meta-analysis. JAMA Intern Med. 2021;181(2):179-185.
[12]Nielsen RV, Fuster V, Bundgaard H, et al. Personalized Intervention Based on Early Detection of Atherosclerosis: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 J Am Coll Cardiol. 2024;83(21):2112-2127.
[13]Ference BA, Braunwald E, Catapano AL. The LDL cumulative exposure hypothesis: evid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Nat Rev Cardiol. 2024 Oct;21(10):701-716.
[14]Scudeler TL, da Costa LMA, Nunes RAB,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eal-world analysis using data from an international network. Sci Rep. 2024 Nov 25;14(1):29201.
[15]Ge Z, Kan J, Gao X, et al. Ticagrelor alone versus ticagrelor plus aspirin from month 1 to month 12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ULTIMATE-DAPT):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Lancet. 2024;403(10439):1866-1878.
[16]Zhu Y, Zhang W, Dimagli A, et 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five year follow-up of randomised DACAB trial. BMJ. 2024;385:e075707. Published 2024 Jun 11.
[17]REC-CAGEFREE II Study Group. Randomized evaluation of 5-month Ticagrelor monotherapy after 1-month dual-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reated with drug-coated balloons: REC-CAGEFREE II trial rationale and design.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4 Jan 20;24(1):62.
[18]Single Versus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Sidney-4) collaborator group. De-escalation to ticagrelor monotherapy versus 12 months of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individual patient-level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24 Sep 7;404(10456):937-948.
[19]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06):589-614.
[20]Vrints C, Andreotti F, Koskinas KC, et al. 2024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s. Eur Heart J. 2024;45(36):3415-3537.
[21]McEvoy JW, Jennings C, Kotseva K, et al. Variation in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INTERASPIRE study. Eur Heart J. 2024;45(39):4184-4196.
[22]Rao SV, O'Donoghue ML, Ruel M, et al. 2025 ACC/AHA/ACEP/NAEMSP/SCAI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int Committe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25;151(13):e771-e862.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65774 过期日期:2026-09-17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医学界心血管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出卖彭湃后,叛徒白鑫准备出国避风,周恩来亲自下令:必须处决

历史八卦社
2025-11-02 23:20:39
特大消息!“国家队”最新持仓被曝光!不出意外,明天A股这样走

特大消息!“国家队”最新持仓被曝光!不出意外,明天A股这样走

虎哥闲聊
2025-11-02 12:00:53
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召回700辆奇瑞汽车,包括高级军官座驾

以色列出于安全考虑召回700辆奇瑞汽车,包括高级军官座驾

桂系007
2025-11-02 23:58:40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1 18:30:59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暴跌了50%!中国第一睡城成鬼城,十年前上车“燕郊”的人都哭了

墨兰史书
2025-10-24 13:25:03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中国外交官已全部离开立陶宛,立总理对华递交建议书,想重建关系

律便利
2025-07-03 15:20:03
每体:皇马已与莱万特前锋埃永的团队接触,但球员首选是巴萨

每体:皇马已与莱万特前锋埃永的团队接触,但球员首选是巴萨

懂球帝
2025-11-02 17:22:42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一觉醒来,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32岁的杨紫!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0-31 02:51:26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眼光很亮
2025-10-22 15:15:24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全红婵放弃全运单人角逐系顶层决策,并不仅仅是保护身体那么简单

杨华评论
2025-11-01 19:30:01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TOP大学来了
2025-11-02 17:01:46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牡丹花下死!结婚刚一个月,娶“白月光”的李国庆彻底成为笑话

春秋论娱
2025-09-23 07:20:44
太强了,丁俊晖4杆破百,6-0晋级!中国8胜3负6-4淘汰了三冠王

太强了,丁俊晖4杆破百,6-0晋级!中国8胜3负6-4淘汰了三冠王

求球不落谛
2025-11-02 21:37:19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周深因狐狸尾巴被人民日报两次点名,內娱遮羞布被撕下

周深因狐狸尾巴被人民日报两次点名,內娱遮羞布被撕下

枫尘余往逝
2025-11-02 17:35:33
英超历史最差球队?连续2个前10轮都无法获胜

英超历史最差球队?连续2个前10轮都无法获胜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2 23:33:32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我妈53岁没一根白发!吃了20年的早餐方子,气血足到素颜发光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1 14:43:04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稻谷与小麦
2025-11-02 00:51:14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向航说
2025-10-26 00:35:03
2025-11-03 00:52:49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incentive-icons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医学界网站心血管子频道。
9923文章数 610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亲子
手机
健康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