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足协主办,南京市校园足球教育发展中心和南京市小营小学承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在小营小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培训班不仅为南京培养具备专业资质的基层教练员,更创新搭建家校社合作桥梁,探索家长参与体育教育新路径,构建学校用心、家长热心、社会齐心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
![]()
从“门外汉”到“同行者”,家长走进足球师资培训课堂
南京市幼儿足球教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次培训班更是开创全国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的先河,邀请了多位热爱并支持校园足球的特色学校的家长,与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的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培训班采用“理论+实践”的“双螺旋”模式授课。课程设置涵盖现代足球教学理念、科学训练计划制订等核心内容,重点通过模拟教学提升学员的课堂组织能力。
![]()
小营小学六年级足球队队员罗元岑的家长也受邀参加了此次培训,他表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把家长纳入足球培养体系,这份远见让我真切感受到,孩子的足球之路,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奔跑。教练员培训让我们从赛场边的‘门外汉’,有机会变成懂战术、知技巧的‘同行者’。这份用心,不是简单的支持,更是对孩子们足球梦想的守护,是对家校共育最实在的践行。相信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孩子所经历的体能训练、战术配合和心理调整,也能在赛后更有针对性地与孩子们交流心得、巩固技能。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双倍的支持,更能让校队形成‘学校教、家长帮、孩子拼’的良性循环。”
![]()
通过此次创新探索,未来,南京市校园足球将逐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教育合力,共同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种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校园足球教学中各方孤立运作的状态,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校园足球育人生态圈,实现“1+1+1>3”的教育效果,为优秀的足球人才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
筑牢“足球沃土”,南京创新师资培养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一直以来,制约全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性难题之一便是缺乏优秀师资,以南京为例,按照教育部要求,南京市29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均已满足每校一位D级及以上等级教练员,但从全面普及角度来看,现有的师资力量与项目发展实际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为此,南京市先行突破,通过创新性订单式、分级分类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培训与定期评估,现已建立、完善了南京市校园专兼职足球教练员星级评定和晋级机制,并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师德师风建设。同时南京市正在为具备一定条件的足球教练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定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优秀校园足球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入编政策。
作为此次培训班承办方之一的南京市小营小学,是南京市玄武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传统强校之一,素有“足球沃土”之称,学校始终坚持“娃娃足球、健康第一”育人理念,具有深厚的足球文化和历史传承,也是南京市校园足球人才重要的孵化地,培养了如“苏超”南京队的戈伟、曹翰成、张杰奇等优秀足球运动员。
通讯员 曾威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