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为在游戏里遇到了好心人
却不知已落入骗子精心设置的陷阱
一名初中生因轻信“好友”的承诺
不仅损失钱财
更险些成为骗子帮凶
希望这个真实的案例
能警醒所有孩子和家长
案 例
今年6月,我市一名初中生小刘,在热门网络游戏中结识了一名网友,对方主动提出要免费赠送游戏道具。
![]()
在结识后的日子里,骗子通过游戏聊天不断与小刘套近乎,并先后添加了两个视频账号,一个APP和一个聊天软件。其告诉小刘说:如果能按要求同时登录两个软件并按指示操作成功,就能领取游戏道具。
期间,骗子用社交软件中语音功能电话,指导小刘使用其母亲手机操作添加联系方式,并先后通过聊天软件转账450元给骗子,本以为马上就能得到游戏道具,但骗子本意并非如此,而是发来虚拟链接,继续诱骗小刘购买了2611元的小金豆,至此,共计损失3061元。
![]()
![]()
然而,更严重的是,骗子变本加厉,以"赠送更多装备"为饵,要求小刘用母亲手机拨打5-6个所谓"客服电话",按脚本对电话那头说:"直播到期了,要续费还是关掉?",最终导致母亲手机卡被锁定,银行卡内资金几乎全被转走(仅剩30元!)。
![]()
案例中,骗子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向小刘建立了一个游戏好友的人设,再利用初中生对游戏道具的渴望,一步步诱导转账,看似免费道具触手可达,实则已进入连环圈套,让人防不胜防,一旦大额转账得手,骗子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此,丽江警方提醒大家: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免费道具、中奖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突发情况要立即和家长沟通,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
盘点诈骗套路:
1.精准撒网:针对青少年游戏爱好者,以“免费道具”为诱饵,吸引大家的专注。
2.小额试水:先期以好友的名义索要小额的钱款,降低警惕后实施大额诈骗。
3.话术操控:以“帮忙打电话送道具”为由,诱导受害者参与洗钱通话。
4.资金盗刷:通过虚假链接消费+电话操作盗刷银行卡。
警方提醒:
务必选择正规的交易平台,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如果遭遇骗,应及时报警。
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子女使用手机和进行网络游戏的监管,教育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来源:云南丽江警方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