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像里看见“我们”与“我”的模样,镜头是个奇妙的容器,既能装下闺蜜间的亲昵羁绊,也能盛起一个人独处时的精神角落。
就像照片,把少女感和ACG亚文化揉在一起,拍出了不一样的人像故事。
![]()
一、闺蜜照:把共同热爱变成时光标本
高达模型堆成的小世界里,两个姑娘穿着同款不同色的家居服,背靠背的姿势像在说“我们就是这么合拍”。这种合拍,不只是穿搭的默契,更是对同一个爱好的痴迷。
谁规定闺蜜照就得是花海或咖啡馆?把她们泡在满是模型的房间里,光线柔得像午后的懒意,两人的笑不是对着镜头硬挤,更像是聊到某个模型彩蛋时的自然雀跃。这些高达不是摆设,是她们无数个一起拼模型、聊剧情的夜晚的缩影。拍闺蜜照,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姿势多完美,而是那些属于“我们”的独家记忆,被镜头钉在了画面里,多年后再看,还能闻到当时的笑声。
![]()
二、个人像:在爱好的角落藏起真实的自己
另一个姑娘站在堆满漫画海报的小空间里,胶片的颗粒感给画面蒙上了一层旧时光的滤镜。水手服、小短裙是日系少女的标配,但只有在这些漫画、海报的包围里,她的“宅系灵魂”才真正露了出来。
这不是一个摆拍的“网红打卡点”,更像她的精神小窝。摄影师没让她刻意凹造型,只是让她自然地站在那里,眼神里的自在和一点点小得意,是只有在自己热爱的事物面前才会有的松弛。拍个人像,拍的不是“别人眼中的她”,而是“她眼里的自己”——那个躲在漫画世界里、永远对故事充满好奇的女孩。
三、亚文化与人像:跳出模板,拍出“活的人”
现在的人像摄影,太多“模板化”的美:统一的滤镜、相似的姿势,拍出来的人美得千篇一律,却记不住是谁。但这几组照片不一样,它们把ACG亚文化当成了“灵魂线索”。
![]()
喜欢高达的闺蜜、痴迷漫画的姑娘,她们的爱好不是镜头前的“装饰”,而是性格的延伸。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众热爱”,可能是手账、可能是滑板、可能是某支冷门乐队。把这些热爱放进人像里,照片就有了“人味儿”——它不再是一张空洞的“美照”,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切片,有她的痴迷、她的快乐、她和朋友的羁绊。
所以啊,拍人像何必拘于套路?去看看被拍的人喜欢什么、和朋友怎么疯,把这些“不那么大众”的元素丢进镜头里,说不定就能拍出别人复制不了的故事。毕竟,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构图和滤镜,而是照片里那个“独一无二的人”,以及她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热爱与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