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的杨先生遇上了一件让他十分恼火的烦心事。
他本来高高兴兴买了一辆二手奔驰车,结果发现,车辆的行驶里程根本不是车商承诺的20万公里,而是20万英里,换算下来足足32万多公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车时别轻信承诺
今年8月,杨先生想买辆二手车代步,就在懂车帝平台上看中了一辆老款奔驰C级,标价只要1.98万元。
![]()
页面显示这辆车已经开了19万公里,虽然车龄有点大,但价格合适,杨先生就联系了车商杭州旺君车业,约好线下看车。
车行负责人沈先生当面跟他说,这辆车实际里程是20万公里出头,还承诺无事故、无火烧、没泡水。
杨先生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毕竟二手车市场套路多,他就要求对方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第二天,车商发来了查博士出具的事故排查报告,上面白纸黑字写着表显里程204543公里。
看到专业机构都这么说了,杨先生终于放心付款、过户,还把车送去全面保养维修。
调了单位才发现,里程数直接翻倍
车整备好,杨先生开了没两天就发现不对劲,仪表盘上显示的数字后面跟着一个英文单词miles,他一查才知道,这是英里的意思。
![]()
把单位调回公里之后,真实里程数字跳了出来329180公里,这比车商说的20万公里足足多出12万多公里,杨先生顿时觉得自己上当了。
![]()
车商推责
杨先生立马去找车商沈先生理论,对方却理直气壮地说,当时仪表盘上明明写的就是英里,你自己看车时没发现,现在交易完成了,不关我的事。
而检测机构查博士那边回应说,确实是检测师疏忽,错把英里填成了公里,对此表示抱歉。
但他们又说,因为车商签过不承保协议,所以这种情况赔不了,建议杨先生自己和车商协商。
![]()
但杨先生认为,车商故意把仪表盘调成英里单位,就是存心误导,而查博士作为专业机构出具错误报告,也要负责。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这辆实际里程极高的车,完全就是被坑了。
律师观点:涉嫌消费欺诈,免责条款可能无效
针对这起纠纷,律师表示,二手车商作为专业经营者,有义务准确告知消费者车辆的真实里程。
明明显示的是20万英里,却说是20万公里,再加上检测报告的加持,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并购买,这已经符合消费欺诈的构成条件。
至于合同中写的不保证公里数真实性的条款,律师认为这类条款如果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规,是无效的,车商不能拿来当作推卸责任的借口。
结尾
目前,杨先生仍在维权,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买二手车真的不能大意,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哪怕有检测报告也得留个心眼。
自己多懂一点、多查一步,才可能避免踩坑。希望杨先生能顺利解决问题,也期待二手车市场能更透明、更规范。
信息来源:
杭州男子买二手车遇上奇葩事:说好的20万公里,怎么变成20万英里——环球网资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