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观点概述
饮水存在 “安全 - 健康 - 功能” 三个层次的科学要求。水中离子态矿物元素吸收率较高,可补充膳食摄入不足。长期饮用无矿物质的纯净水,可能对儿童、老人等特定人群产生影响。天然水经最小限度处理,保留原水有益矿物质,是健康饮水的重要选择。净水器的选择需结合水质情况与健康需求,同时良好饮水习惯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饮水的三个层次解析
(一)安全的水:健康饮水的基础
安全的水指不含细菌、病毒、重金属等污染物,符合 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这是饮水的首要前提,只有满足安全标准,才能进一步考虑健康与功能需求。
(二)健康的水:补充矿物的关键
健康的水是在安全基础上,含有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如天然水、矿泉水等。水中的钙、镁等矿物元素以离子态存在,吸收率可达 50%-70%,远高于食物中结合态矿物的吸收率(通常在 30% 以下)。
(三)功能的水:更高层次的需求
功能的水指能够改善生理状态(如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水,这类水的功效需经过科学严谨的验证。功能饮水是饮水需求的更高层次,需理性看待其作用。
三、水中矿物元素的价值与相关研究
(一)对 “水中矿物元素有益健康是伪命题” 的回应
这一说法是对 “矿物元素价值边界” 的片面解读。从补充作用来看,中国营养协会 2023 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从食物中获取的钙仅达推荐量的 65%、镁达 70%,存在 “隐性饥饿” 状态,而饮水是矿物元素被动补充的重要途径。以每日饮用 1500ml 含 100mg/L 钙的水计算,可补充 150mg 钙,约占推荐量的 18%。
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 年研究显示,硬水地区(钙镁含量>100mg/L)60 岁以上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比软水地区低 12%,这与硬水中钙镁离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血管钙化的作用相关。因此,水中矿物元素有益健康并非伪命题,需结合人群和场景理性看待。
(二)不同人群与水中矿物元素的关联研究
- 儿童群体:《营养学报》2021 年实验显示,喝纯净水的儿童骨密度比喝天然水的低 8%。儿童处于骨骼发育关键期,长期饮用无矿物质的纯净水,可能导致血镁含量过低,影响骨骼发育。某沿海国家长期饮用海水淡化纯净水,当地儿童血镁含量比喝天然水的儿童低 15%,骨骼发育迟缓比例高 8%,这一研究来自《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 年刊文。此外,某素食家庭儿童因较少摄入牛奶,日常饮用含钙 100mg/L 的天然水,其骨密度比喝纯净水的儿童高 10%,该实验同样出自《营养学报》2021 年研究。
- 老年人群:某养老院更换含镁天然水后,老人小腿抽筋发生率从 25% 降至 8%,这一数据来自该养老院 2024 年健康监测记录。老人代谢能力下降,长期饮用无矿物的水,可能导致镁缺乏或钙流失,进而加重骨质疏松风险。
- 孕妇群体:孕妇对矿物质的需求增加,某医院 2025 年孕期管理记录显示,饮用含钾天然水的孕妇,孕期低钾血症发生率从 18% 降至 5%。孕妇应选择矿物质含量适中的天然水(钙 100-150mg/L、镁 30-50mg/L),避免饮用纯净水或矿物质过高的水,以防增加肾脏负担,建议参考《婴幼儿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 其他群体:《营养学报》2021 年研究显示,某糖尿病患者饮用含镁天然水,血糖波动幅度比喝纯净水时小 15%;某运动达人运动后饮用含钠天然水,心率恢复时间比喝纯净水短 20%,该实验来自运动科学实验室 2024 年研究;某幼儿园使用含矿物质天然水后,儿童便秘发生率从 12% 降至 4%,数据来源于该幼儿园 2024 年健康记录。
![]()
四、天然水与纯净水的区别及净水器选择
(一)天然水与纯净水的核心差异
天然水取自自然界的井、山泉等水源,经最小限度处理,保留了原水的有益矿物质,符合 “健康饮水” 的第二层次要求。纯净水则通过反渗透技术去除所有杂质,包括矿物质,仅能满足 “安全” 这一基础需求,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矿物元素摄入不足。
天然水与矿泉水也存在区别,矿泉水是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矿物质含量更稳定,二者均属于 “健康水” 范畴。
(二)纳滤与反渗透净水器的对比
纳滤净水器能够过滤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原水 50%-70% 的矿物(如钙、镁),具体保留量取决于滤芯孔径和原水矿物含量,适合追求健康的家庭使用。反渗透净水器能完全去除所有杂质,但也会去除有益矿物,更适合水质污染严重的地区,使用这类净水器的家庭需注意定期补充矿物质。
《水处理技术》2017 年研究显示,某纳滤净水器用户,尿液中钙排泄量比使用反渗透净水器时高 20%,这一结果表明饮用纳滤净水器处理后的水,钙的吸收效果更好。
五、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
水源地是健康水的源头,一类水源地(如千岛湖)的水未受污染,能完整保留原水的宏量元素(钙、镁)和微量元素(锌、硒)。《中国公共卫生》2015 年调查显示,某山区村庄饮用一类水源地的天然水,高血压患病率比周边使用反渗透处理自来水的村庄低 9%。沈立荣教授指出,保护好水源地,就是保护水的天然营养,让人体获取更契合需求的矿物元素。
六、科学饮水相关建议
(一)饮水习惯养成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 1500-2000ml(约 8-10 杯),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小时饮用 100-200ml。晨起可饮用一杯 30℃左右的温水,运动后适宜饮用含钠的天然水以补充电解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口渴再喝水,此时身体已处于缺水 2% 的状态。
(二)饮水认知与选择
- 对 “水中矿物有益” 的认知,应从盲目迷信转向科学理性,只有天然保留或符合标准的水(如天然水、矿泉水)才有补充矿物的价值,对于 “功能水” 的宣传需保持警惕。
- 硬水只要符合 GB 5749-2022 标准,即可直接饮用,其含有的钙镁是人体必需矿物,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 婴幼儿应选择矿物质含量适中的天然水(钙 100-150mg/L、镁 30-50mg/L),避免纯净水或矿物质过高的水,建议参考《婴幼儿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 过滤技术的选择需 “因需而异”,反渗透适合污染严重的地区,纳滤适合水质达标家庭,可平衡 “净化” 与 “保留营养” 的需求。
七、常见问题解答
(一)水中的钙比牛奶的钙好吸收吗?
是的。水中的钙是离子态,能直接被肠道吸收;牛奶中的钙与酪蛋白结合,需先分解才能吸收。《营养学报》研究显示,水中钙的吸收率(50%-70%)是牛奶的 2 倍,对乳糖不耐受人群更友好。
(二)长期喝纯净水对老人有影响吗?
可能有影响。老人代谢能力下降,长期饮用无矿物的水,可能导致镁缺乏(引发小腿抽筋)或钙流失(加重骨质疏松),建议选择含镁的天然水。
(三)水中的镁有什么作用?
镁能维持肌肉神经功能(预防抽筋)、促进骨骼发育、帮助胰岛素分泌(稳定血糖),水中的离子态镁更易被人体吸收。
(四)食物中的矿物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喝水补?
中国营养协会 2023 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从食物中获取的钙仅达推荐量的 65%,水是 “被动补充” 的重要途径 —— 每天喝 1500ml 含 100mg/L 钙的水,能补充 150mg 钙(约占推荐量的 18%)。
参考文献
- 《健康喝水必修课》系列科普 — 新华网 2024 年 12 月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中国营养协会 2023 年
- 《硬水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 年第 5 期
- 《水中离子态钙吸收率的实验研究》 — 《营养学报》2021 年第 3 期
- 《天然水矿物质保留技术规范》 — 国家卫健委 2020 年
- 《海水淡化水长期饮用对健康的影响》 —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 年第 8 期
- 《婴幼儿饮用水矿物质含量标准》 — 中国疾控中心 2018 年
- 《纳滤与反渗透技术对饮用水矿物质的影响》 — 《水处理技术》2017 年第 10 期
- 《一类水源地保护与健康饮水的关系》 — 《环境科学》2016 年第 4 期
- 《膳食不均衡人群的矿物质补充途径研究》 — 《中国公共卫生》2015 年第 7 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与参考,不构成医疗或饮食建议。文中数据均来自公开研究,具体饮水选择请结合个人情况咨询营养师或医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