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破除四相,你才能真正活得自在

分享至


为什么我们常常被身份和标签绑住?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偏见,总让我们彼此对立?今天就聊聊佛经里的“四相”,看看它们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
执着于“我相”,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中心;执着于“人相”,容易引发分别和对立;执着于“众生相”,会让我们陷入对生命形式的固化认知;执着于“受者相”,则让人恐惧生死无常。这四相就像一副副枷锁,只有破除它们,我们才能真正走向解脱。



那“四相”究竟在说什么呢?今天我就带你从生活的角度聊明白。

先说“我相”。所谓我相,说白了就是我们心里那个固执的自我画像。它是所有执着的起点,是我们自己建起来的身份牢笼。比如,你觉得乞丐和企业家在价值上是否平等?是否都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如果你是乞丐,你还会像企业家那样自信吗?

其实,我们常常把职业、成就、他人的评价这些临时的标签,当成了“我”的全部。就像小朋友用积木搭起一座城堡,他说“这是我的城堡”。

可当积木推倒了,城堡没了,但积木还在,小朋友也还在。我们执着的“我”,不过就是这些念头、情绪、身体感受堆起来的组合。

更麻烦的是,这种身份执着会让我们的决策产生偏差。给自己贴的标签,有时就是心理陷阱。比如有人一直认为“我就是不行”,于是永远不敢尝试;有人觉得“我就是成功人士”,反而容易看不到自己的盲点。说到底,这就是用别人的地图走自己的路,结果越走越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