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一控,一产子。
三起事件如三把刀,划开了教育貌似光鲜的外衣。
近日,福建龙岩市一学生家属称,自己妹妹被要求剪短发,否则不让去学校。
![]()
虽然中学生行为规范里没有这一款,但此政策在当地执行几十年了,学校都是这么干的。
但现在是Z世代,发型就是个性,怎可轻易就范?
于是一方要剪,一方不让剪,拉扯之间舆情不断。
这些年,校园里发型上发生的争执可不少。
2025年3月,贵阳某中学强制要求男生必须剪寸头,不剪发则记过或强制停课。
2024年11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学校多名学生称,老师强制学生剪寸头,“不剪发退学”。
面对舆情,校方都不承认“停课”或“退学”,但懂的都懂。
看似头发的矛盾,其实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孩子看到的是个性和尊重,学校管理者看到的是分数和服从。
在学生看来,学习是学习,头发是头发,怎可混为一谈?
在校方看来,不剃短发=不好好学习=想早恋=坏学生。
“头发短一寸,分数高一分”,这样的训诫仍在多所校园回荡。
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也赞同学校管理,自己管不了,巴不得学校越俎代庖,管头管脚。
于是就出现了所谓“军事化管理”,或美其名曰“精细化管理”。
这一“精细”,就精益求“精”,没了底线。
最近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教室私装监控。
长沙某中学生在“问政湖南”栏目举报称,该校高一、高二等部分班级被“私装监控”。
这个真不算啥,今年早些时候,广州一中学被曝厕所装监控。
![]()
虽然校方辩解说:对着洗手槽,防破坏公物。
但明眼人都清楚,醉翁之意并不在此。
作为最后的角落,厕所成了孩子说悄悄话、做小动作的地方。
于是,厕所就成了“危险地带”;
于是,“为你们好”地装上摄像头。
管理再难,也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民法典》第1034条明确规定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
但某些管理者视若无睹,依然以“安全”之名,行监视之实。
话说回来,装摄像头、统一发型,这是哪里才会有的场景?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提出:权力通过规训来管理个体,比如监视、规范化和检查。
全景敞视监狱可以说是层级监视这一理念的极致体现。
![]()
这种理念逐渐延伸到医院、工厂等社会领域,让人们处在被监视的心理压力下,不敢轻举妄动。
在学校则表现为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监控系统等。
女生刘海不过眉,男生头发不超3厘米,厕所装声控传感器,连走廊打闹都被精准捕捉。
更可怕的是,有些学校用AI分析课堂抬头率,记名发呆次数,算作违纪数据。
监控成为凝视之眼,制度化作规训之手;
学校给孩子戴上了电子镣铐,还让他们感恩镣铐上刻着的“为你好”。
问题是,如此严防死守,天下太平了吗?
9月16日,惊曝一则消息:
甘肃某学院一名女生在宿舍产子,失血过多,情况危急。
![]()
这个事情就尴尬了。
学校成了产院?
女孩在宿舍独自分娩,面临感染、大出血、难产等巨大风险。
而女孩为何采如此危险的方式?女孩的家人是否知情?
更让人惊讶的是,该女生怀孕近十个月却始终未被察觉?!
当然,板子也不能都打在大学身上。
女生在宿舍分娩一事,不是偶然,是一种必然;
是性教育持续缺位、生命教育严重匮乏的惨痛结果。
国人向来“谈性色变”,家长因担心“教坏孩子”而讳莫如深,学校生理课上也多是敷衍应付。
而这位女生经历的中学时代,是不是也有熟悉的监控探头和齐耳短发?
![]()
母子平安的结果固然庆幸,棘手的问题或许还在后面:
涉事女生的学业如何继续?新生儿抚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性教育的缺失,不能用生命“补课”!
所谓教育,不是将人塑造为“规范产品”,更应帮助人成长为“完整自我”。
我们善于管制身体发肤,却疏于教导如何尊重身体、理解生命;
我们用AI分析学生是否“发呆”,却不曾倾听他们是否“无助”。
用监控确保秩序,用号令统一行动,却在最关键的人性教育、关系教育上集体失语。
当身体被规则控制、被监控审视、却被真实需求抛弃时,教育是否正走向反面?
当管理优于信任,控制压倒沟通,究竟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逃避教育更重要的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